回憶七十年代農村生活那些事4,七十年代農村的計酬制度

四,七十年代農村的計酬制度

當時農村是集體制度,而且正是農業學大寨的高潮時期,參加生產隊勞動稱為出工,用工分計酬,工分計酬有兩種,一種是紅工工分,一種是定額工分,到了年終,將紅工工分加定額工分就得出了某一個人的全年工分。

(下圖是當時生產隊記工薄格式表)。

回憶七十年代農村生活那些事4,七十年代農村的計酬制度

1,紅工工分:(當時也有叫大寨工分)就是生產隊所有男女勞動力出工後,在某一個時段,或半年或幾個月,全體勞動力集中到隊委會坐在起,逐一進行評定工分,由隊長報一個人的名字,全體社員討論,比如隊長報出王五這人後,大家發表意見,有人提議可評10分,但要得到90%的社員同意才確準。在我們隊裡,10分就是一個紅工工分,所謂某件事要三個紅工才能完成,意即是要30分才能做好,那時,一般青壯年,體力好的,做事肯吃苦的男同志都能評上10分,女同志最高可評8分。

我們那兒全隊設有一個記工員,記工員用記工薄登記每個人每天的出工情況,早工,上午,下午在做什麼事都記載得清清楚楚,一個月一本,一個月一個小累計,比如張山六月份出早工12個,出日工30天,記工員就會按照社員會上對張山評定紅工分進行計算,若張山紅工每天是10分,其六月份的工分是:早工(12➗3)X10二40(三個早工抵一天)。紅工30x10二300。總分:300十40二340分

(下圖是全體社員在隊委會會議室評定紅工工分)

回憶七十年代農村生活那些事4,七十年代農村的計酬制度

2,定額工分:定額工分也可說是針對某段時期的某項農活為趕時間儘快完成,或由單個勞力或一個家庭小單位能做好的農活而設定定額工分,比如冬春的農田"三光",積肥,送公糧,剎牛吃草等等,這些多數是用定額工分來完成的,比如送公糧,我們村離糧點只1公里多,挑一擔100斤的穀子送到糧點就有1分7釐工分,一個早上可送五趟,力氣大的一早上可爭10多分。如早上剎草喂牛,每百斤草記2分,有的人一早上也可弄8到9分。還有如冬季農田三光,分配給你家某一片田,這片田的三光工分300分早就定額在那裡(生產隊有一本定額工分薄,由隊長或會計掌管),你將它三天就搞完了,300分記給你,你拖拖拉拉六,七天才完成,也是給你這300分。

定額工分體現了多勞多得,也逐步打破了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所以,在當時很多年青人就很喜歡搞定額工分。

定額工分也有專人登記,年終生產隊決算時與紅工工分一併統計,兩項相加得出全年工分。

(下圖是生產隊定額工分送公糧圖片)

回憶七十年代農村生活那些事4,七十年代農村的計酬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