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巴基斯坦和印度常常產生爭端、戰爭不斷?

秦皇見漢武


印巴衝突其實歷史淵源並長,這一切都要從1947年,印度次大陸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說起。從1858年到1947年這段時間內,整個印度次大陸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上世紀40年代,印度已經漸漸脫離了英國的控制,獨立運動此起彼伏,其中有兩個最主要的力量。一個是由非暴力不合作的倡導者甘地影響下的國大黨(當時國大黨的領袖是尼赫魯),另一個是就是穆斯林民族聯盟,在真納的率領下。

1945年英國新工黨上臺,克萊門特指認蒙巴頓為總督,決定於1947年8月15日完成權力交接。如何建國,成了各方爭論的焦點,最終決定以宗教來劃分國家。這樣一來就實際上分為了信仰伊斯蘭教的東西巴基斯坦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當國家建立起來那一天,不同信仰的民眾,紛紛拖家帶口開始了轉移。甚至引發了多起暴力衝突。在印度首都德里,首任印度總理尼赫魯,不得不走上街頭,勸誡人民停止暴力攻擊。

可以說,宗教衝突是印巴衝突的根本原因。其次,雙方還有領土爭端。

印巴之前的領土爭端主要是圍繞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問題。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到現在還衝突不斷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印巴衝突,也混雜著政治等許多因素。比如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衝突中,因為,巴基斯坦與我國交好,而印度在上世紀60年代曾與我國暴發了邊境戰爭,此時中國是有心幫助巴基斯坦的,至少也會提供武器裝備等援助。但是,蘇聯因為與我國交惡(69年剛剛爆發了中蘇珍寶島衝突),與印度交好,就曾公開警告中國介入衝突的話,莫斯科將採取行動。

所以,這一衝突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宗教或領土爭端了,還夾雜著大國之間的博弈。






士兵王大貓


【英屬印度殖民地】


1、印巴分治。印度長期作為地理和文化概念,而不是國家的概念出現。公元前3世紀中葉孔雀王朝、1526年建立的莫臥兒帝國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此外的歷史時期南亞次大陸基本處於小國林立狀態,直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少數地區由葡萄牙及法國統治)。英國殖民者才是印度國家的“締造者”。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慘勝,無力控制廣大殖民地,1947年提出蒙巴頓方案,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英國雖然放棄了殖民統治,但並未就此罷休,而是留下了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的一系列“政治定時炸彈”。

【歷史上的印巴分治】


2、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獲得獨立,然而兩國的對立至今還在繼續。根據分治方案,土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克什米爾多數居民和巴基斯坦宗教信仰相同,而統治者是印度教徒,由於該地歸屬問題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歷史上的克什米爾】


綜上,印度先後三次發動戰爭,肢解巴基斯坦,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在“傳統友好國家”的支援下,避免了被印度吞併的命運。面對印度這樣的“惡鄰”,鄰國所處的的局面如同歷史上“法國面對普魯士統一德國”,遏制印度的“霸權主義企圖”,才能避免戰爭。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巴基斯坦和和現在的印度,是從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印度殖民地分裂而誕生的國家。分裂是按照宗教分歧進行的,即印度教的留在印度,穆斯林湧向巴基斯坦。分裂過程中發生了慘烈的宗教衝突,死難者數以百萬計。而雙方圍繞克什米爾地區歸屬又互不相讓。以上原因也就註定了這兩個國家互相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戰爭不斷。

經常會有人說,這是英國在印度的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所搞出來的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頓方案》)埋下了嚴重禍根。但實際上,這個方案不如說是《甘地方案》,正是為印度獨立而奮鬥了一輩子的甘地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要求英國人最遲1948年底就必須全面退出印度,而這也是甘地的國大黨不能違背印度廣大人民意願的表現。而獨立的另一個大佬,穆斯林聯盟的真納則堅決不願意獨立後人數少的穆斯林繼續生活在“印度”這個國家中,受到佔多數的印度教徒壓迫。而這樣短的撤退時間,蒙巴頓是很難拿出更好的方案來的。

因此說,真正禍根是甘地和真納,以及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數以億計民眾不能互相妥協,結果造成了大悲劇。筆者還聯想到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各民族混戰與屠殺的慘劇。民族獨立的願望雖然值得尊重,但歷史和地理上的因素使得許多民族國家必須要謹慎再謹慎,互相妥協來謀發展。


鷹眼戰情室



塘坳美如畫


談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就要說到兩國之前都是屬於英國殖民地,有殖民的地方就有起義反抗,由於當時印度的上層社會受到英國的西方化教育和政治影響,在此背景下印度人成立了第一個政黨“國民大會黨”建立地方自治機關,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組成的“穆斯林聯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

由於二戰對英國的衝擊以及印度本土的反英大起義導致英國無法維持對印度殖民統治,但又不肯放棄印度這塊肥地就提出了成為英國自治領的方案,英國為了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竭力的在印度各派、各黨之間進行挑撥離間,從而印度穆斯林聯盟同國民大會黨之間仇恨進一步加深,導致1946年8月份兩派互相殘殺死傷達千人。

1947年英國政府派蒙巴頓任印度總督,並公佈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印度被分割成巴基斯坦和印度聯邦,1947年印巴正式分治

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50年1月26日成立印度共和國,仍為英聯邦成員。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未定,因此印巴兩國於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

9月發生兩次大規模衝突。

印巴關係到現在還如此緊張不只是領土爭端,還有一系列的政治、民族、宗教衝突導致。


你我共尋舊年夢


這個問題昨天回答過了,只是題目不一樣。謝謝!


怡人之人148633009


英國人留下來的後遺症。


戰神震懾邪惡勢力


依我的看法是:一是領土相爭,一個不讓一個;二是印度人天生張狂,並有擴張的野心,統治的野心。可從印度宗教的傳播看出,僅佛教傳遍幾十個國家。宗教本質是為了便於統治,宗教的傳播讓印度人充滿征服世界的信心,所以,印度人總自我感覺良好,天性是“不服氣”,中印戰爭失敗了,仍不收斂,侵佔我藏南地區,得寸進尺,沒把巴基斯坦放在眼裡,宗教爭鬥連國內都常動刀動槍,加上天性張狂和擴張野心,所以跟他有領土爭端的國家就難逃“戰爭不斷”,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又比印度強大,印度才不敢造次。但巴基斯坦就沒那麼走運,好在有中國支持。


金絲猴遊戲人間


巴基斯坦與印度鬧戰爭都是英國殖民者造成的結果,印度殖民地有兩股獨立力量,以甘地為的國大黨,主要是印度教,以真納為首的伊斯蘭教,蒙巴頓方案以後,印度殖民地成立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可是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為多數,印度教佔少數,可是克區王公信印度教,印度因此出兵,印巴大打出手,幾./次印巴戰爭,東巴獨立西巴成為現今巴基斯坦,所以兩國糾割不斷,戰爭不止


十八星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