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直擊養老“痛點”,社會資本進駐養老服務時機成熟

為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強化信用為核心、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並重的服務管理體系,大力推動養老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社會有效投資明顯擴大、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養老服務消費潛力充分釋放,確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上,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国办直击养老“痛点”,社会资本进驻养老服务时机成熟

經國務院同意,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並提出了六個方面共28條具體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主要包括建立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繼續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通過提高審批效能解決好養老機構消防審驗問題,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提升政府投入精準化水平,支持養老機構規模化、連鎖化發展,做好養老服務領域信息公開和政策指引等7項措施。

二是拓展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主要包括推動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擴大養老服務產業相關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全面落實外資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國民待遇等3項措施。

三是擴大養老服務就業創業。主要包括建立完善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教育培訓制度,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吸納就業,建立養老服務褒揚機制等3項措施。

四是擴大養老服務消費。主要包括建立健全長期照護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普惠金融,促進老年人消費增長,加強老年人消費權益保護和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整治工作等4項措施。

五是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主要包括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互聯網+養老”行動,完善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老年教育等6項措施。

六是促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工程,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區分級規劃建設要求,完善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等5項措施。

《意見》提出,國務院建立由民政部牽頭的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將養老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範圍。各地要充實、加強基層養老工作力量,強化區域養老服務資源統籌管理。

四川老齡人口全國第二 佔比超14%

3月19日,經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批准,省統計局發佈2018年四川省人口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41萬人,比上年增加39萬人,總量居全國第4位,連續8年實現增長。

其中,四川全省6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1181.9萬人,僅次於山東。占人口總量14.17%,僅次於遼寧、上海和山東,位於全國第四,老齡人口占比比全國高2.23個百分點。

“2018年四川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高於全國。”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智說。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的人口首次超過14%,表明四川省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給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帶來巨大挑戰。”

“破題”加快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國家越來越重視養老產業的發展,發佈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逐步完善老齡人口相關社會保障制度,全面開放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大力繁榮老齡消費市場,積極促進居家社區,醫養結合等養老模式。

但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

其實早在今年3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民政廳、衛生健康委員會就聯合印發了《四川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明確到2022年,在四川全省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8—10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引進和培育10—15傢俱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形成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知名品牌,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高地。

此外,還將加快建設省統籌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構建統一規範、互聯互通的健康養老信息共享系統。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建設養老信息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一體化信息服務;在培育壯大健康養老產業方面,積極推進智慧健康養老與農業、休閒旅遊、體育健身等行業融合發展,加快形成智慧健康養老區域產業聚集。支持和完善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建設,加強智慧健康養老應用推廣,促進健康養老產業提質升級。

四川已放寬醫療養老等社會資本准入

《意見》提出要拓展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主要包括推動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擴大養老服務產業相關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全面落實外資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國民待遇等3項措施。

在解決養老服務機構融資問題上,《意見》提出,鼓勵商業銀行探索向產權明晰的民辦養老機構發放資產(設施)抵押貸款和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探索允許營利性養老機構以有償取得的土地、設施等資產進行抵押融資。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化、規範化程度高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

而在四川,健全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機制,也是四川發佈《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的重要舉措。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將以項目為紐帶,探索促進民間投資的綜合服務機制。

對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將優先納入省重點項目,分領域分類別建立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項目庫,對政府核准投資的項目目錄進行動態調整,凡是符合要求的民營資本能納盡納。

定期向民營資本推介的項目,都是符合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而且成熟度高、前期工作好、可操作性強,並初步明確了合作模式、回報方式、預期投資收益率等內容的優質項目。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完善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立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今年還將進一步放寬醫療、養老、教育等社會領域民間投資准入門檻,制定跨部門全流程綜合審批指引實施細則,減少許可限制和前置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