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公元16世紀後期,明朝派十餘萬大軍越過鴨綠江,與朝鮮軍民併力抵抗豐臣秀吉統治下的日本侵略大軍。經過數番血戰之後,明朝聯軍徹底擊敗倭寇,朝鮮國家社稷得以保存。李朝國王萬分感激,嚮明朝上書謝“再造藩邦”之恩德,雙方從此也結了鮮血凝成的戰友情誼。

然而,這份友誼在公元17世紀初受到了挑戰,清人的崛起讓雙方的關係產生了史上最大的危機。

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圖/萬曆援朝

01 朝鐵參戰

公元1618年,努爾哈赤正式以“七大恨”為名起兵反明,開啟了明清的遼東全面戰爭。在這種戰略背景下,明朝向朝鮮請求側翼軍事策應。1619年1月,朝鮮派遣姜弘立為五都元帥,攜一萬三千人越過鴨綠江與楊鎬的十萬大軍協同作戰。朝鮮軍隊與明軍在深河富東與女真軍隊展開戰鬥,明軍兵力因過於分散,被女真人各個擊破,朝鮮軍被圍,主帥向女真人投降。至此,朝鮮人與女真第一次交鋒以慘敗告終,朝鮮人的誓死效忠遭遇了女真鐵騎的當頭一棒。

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02朝清交惡

1621年,清朝軍隊連破瀋陽、遼陽,大量的遼東漢人渡江至朝鮮避難。明將毛文龍趁機進入朝鮮,重新立起反清大旗,集合當地的漢族難民,在椴島(今天鴨綠江口外的皮島)設立抗清根據地,利用水軍多次偷襲遼東海岸,並向李朝求援。此時的朝鮮政府依舊堅定立場,不僅暗中支持毛文龍的舉動,更公然採取“崇明反清”的政策,公然斷絕了與後金政權的一切來往,將女真人視作“奴酋”,從而招致了女真人的強烈不滿。

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圖/毛文龍的活動區

03 八旗入朝

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後金統治者採取“先取江東(朝鮮),以除根本之憂,次犯山海關、寧城”的戰略,將朝鮮視為第一打擊目標。公元1627年,後金統帥阿敏率領女真兵三萬橫越鴨綠江,先克義州,再克宣州,直逼清川江流域,虎視平壤城。朝鮮平壤駐軍統帥尹喧見金軍勢大,居然棄城逃跑,清軍輕鬆拿下平壤城。可笑的是,朝鮮國王聽到清軍攻陷平壤的消息,居然直接棄漢城而逃,跑到了他們熟悉的地方-當年蒙古人逼迫下他們流浪的江華島上。

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朝鮮人跑路的功夫是一絕,女真人此時卻沒有瘋狂追擊的耐心,對於他們而言,攻打朝鮮只是為了保障他們伐明時遼東的側翼安全,而並非貪戀這些朝鮮人的土地。同時,隨著戰線的不斷深入,女真人的後勤補給開始遭到朝鮮民兵的騷擾,深恐陷入朝鮮戰局的女真統治者意識到,與明朝的戰爭才是女真國策的基本面。正在此時,朝鮮國王派遣阿敏前來求和,女真人遂與朝鮮約定退兵。雙方自此建立外交關係,規定朝鮮在女真人與大明的戰鬥中嚴守中立。

04 南漢山城

1636年,皇太極在瀋陽建立大清,要求朝鮮稱臣。在遭到朝鮮的拒絕後,皇太極於12月率領12萬女真大軍再次渡過鴨綠江,連克開城與漢城,朝鮮國王再次倉皇出逃。不過,這次朝鮮統治集團在將妻女送到江華島後,選擇了背水一戰,在南漢山城(漢城以南的高地城池)聚集了包括御營軍在內的近兩萬軍隊,等待清朝大軍的到來。

滿洲大軍圍城之後,朝鮮軍隊雖然略有抵抗,但統治集團仍然遲疑不定,次年1月,清軍攻陷江華島,俘虜了朝鮮高層的家屬。至此,朝鮮鬥志盡喪,向清軍投降求和,女真騎兵帶著大量俘虜人口與兩位朝鮮王子撤軍,朝鮮人屈辱地訂立城下之盟,向大清稱臣,與明朝斷交。

曾誓忠明朝的朝鮮國,如何被清軍徹底打服?

圖/《南漢山城》

滿洲時期的軍隊戰鬥力與作戰水平遠遠不是朝鮮人所能抵擋的。因此,女真人使用騎兵快速突進與重兵克大城的方式迅速撲滅了朝鮮統治者的反抗意識,輕鬆地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由於清軍的目的僅僅在於收服朝鮮,而非佔領,也就沒有實現征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朝鮮簡史

2.中國全史百卷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