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走上“致富之路”的最佳捷徑乃是勤奮節儉,它不僅有助於財富的積累,同時我們還能夠從中培養出高尚的品德。……本傑明.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說起本傑明.富蘭克林,你會想到他的什麼身份?

是作家吧?確實,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直到今天讀完他寫的《富蘭克林自傳》,才算真正瞭解這個傳奇人物。

我們先看看他的簡介: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 (又譯班哲明·富蘭克林、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傑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

作為外交家和發明家,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這樣評價富蘭克林:“他從蒼天那裡取得了雷電,從暴君那裡取得了民權。”為什麼杜爾哥會這麼說呢?

因為作為外交家,他是美國獨立戰爭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參與了多項重要文件的草擬,並曾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成功取得法國支持美國獨立。

作為發明家,他曾經進行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他還發明瞭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本傑明·富蘭克林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6名。

這讓我對他很好奇,這個人為什麼能在短暫的一生取得如此多的成就?

富蘭克林: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他是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是不是受過良好學校教育的天之驕子?

答案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1.他是窮二代: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七個孩子,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孩子。

2.他只讀過兩年書: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於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

他這樣的學歷還能成為作家、記者、物理學家、發明家?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答案是:全憑自學,終身學習

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範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著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閱讀的範圍。

正是在當印刷工人的自學,讓他走上了作家的道路,談到讀書的好處他在自傳裡這樣說道: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自己喜歡的事情要堅持做下去,比如讀書。我之前說過,從小我就熱愛讀書,一生中也沒有停止過讀書。現在細細回想一下,我的成就和讀書這個愛好有很大關係,甚至可以說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沒有什麼能比讀書對我的影響更大了。

正因為刻苦讀書自學,他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1737年,他任費城副郵務長。雖然工作越來越繁重,可是富蘭克林每天仍然堅持學習。為了進一步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外國語,先後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廣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先進成果。為自己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他能成為物理學家和發明家的原因所在。但他讓人佩服的地方,不單單隻有這些。我覺得他更難得的是真正做到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境界。

富蘭克林: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窮則獨善其身

他是怎樣獨善其身的呢?

他結合自己閱讀的大量書籍進行了一番全面的思考,最後為自己制訂了一份計劃,裡面包括他所要培養的所有美德。這也是富蘭克林以此著名的“十三條美德”。

這些條目如下: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無益的聊天

三、生活秩序。每一樣東西應有一定的安放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務當有一定的時間。

四、決心。當做必做;決心要做的事應堅持不懈。

五、儉樸。用錢必須於人或於己有益,換言之,切忌浪費。

六、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七、誠懇。不欺騙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不利於人的事,不要忘記履行對人有益而又是你應盡的義務。

九、中庸適度。避免極端;人若給你應得的處罰,你當容忍之。

十、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十一、鎮靜。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驚慌失措。

十二、貞節。除了為了健康或生育後代起見,不常舉行房事,切忌房事過度,傷害身體或損害你自己和他人的安寧或名譽。

十三、謙虛。仿效耶穌和蘇格拉底。

他認為培養美德就如同清理花壇。美德是花壇裡的花朵,而缺點是花壇裡的雜草。現在他有13個花壇,想一天完成是不可能的,這超過了他的能力。

但是,先清理乾淨一個花壇,然後再清理另外一個花壇,這樣,所有的花壇就都會被清理乾淨。同時清理完一個花壇後,也會獲得一些經驗和成就感,清理下一個花壇就更加輕鬆了。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美德是最難培養的。那麼富蘭克林是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點的呢?他認為,奮鬥不是不擇手段的,它還包含一定的道德要求。

他說,改正缺點就好比打磨一把滿是鏽斑的斧子,本來打磨斧子就是一件很費時的事情。有些人無法等待,打磨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雖然說斧子上沒有明顯的鏽斑,但上面還是有一些小鏽斑沒有清除,這些人會安慰自己:我就是想要一個有斑點的斧子。而且他們還會對那些一心想要一把完美斧子的人肆意嘲笑。

他指出:我自然不想成為這樣自欺欺人的人,所以在自我磨鍊上我一直不敢鬆懈。 我並不是一個說教者,但我認為許多明顯的錯誤就應該改正,而不是縱容,或者編造一些理由敷衍自己。

富蘭克林: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達則兼濟天下

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之後,富蘭克林把精力慢慢轉向公益事業中。在他二十四五歲的時候,他想把“十三項美德”推廣開去,他開始考慮,如何從個人的完善出發,幫助更多的人改善,做到達則兼濟天下,進而,把北美殖民地上的人民粘合成一個道德共同體。

為此,富蘭克林具體做了三件大事。

1,他想在自己創立的讀書俱樂部,推廣“十三項美德”。

會章中包含了許多條例,我在下面介紹一些,說不準它們會對有相同想法的人們有所幫助:1.當你最近讀到新書的時候,你學到了什麼樣的知識?這些知識值得向共讀社的成員傳達嗎?2.最近有沒有聽說一些經商失敗的例子?其原因是什麼?3.最近有沒有親戚朋友受傷或者生病?如果有的話,是用什麼樣的方法治療的?效果如何?4.自上次聚會後,城裡來沒來值得幫助的外地人?這些人的品行和學識是否值得我們幫助?我們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幫助?5.最近有沒有人對你進行名譽上的詆譭?共讀社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嗎?6.如果有人傷害了你,共讀社可以幫你向他索取賠償……

2,他堅持出版一本個人年鑑,名叫《窮理查年鑑》。

在他自傳的附錄裡有幾篇年鑑文章,原文抄錄如下:

a.致富之路,上帝只助自助者

最近有一天,我路過一個拍賣集市。開市的時間還沒到,有一大堆人聚在一起談論世道的艱難。其中一人向一位穿著整潔樸素的白髮老者問道:“亞伯拉罕大爺,您說這是個什麼世道?沉重的賦稅簡直可以把國家都壓垮,我們怎麼付得起?您說我們該怎麼辦?”亞伯拉罕大爺緩緩站起身來,答道:“朋友們,稅的確很重,但如果我們只付錢給政府,我們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可是我們還有別的負擔。懶惰的代價是稅的兩倍,驕傲是稅的三倍,而愚蠢則四倍於稅。既然這些額外的負擔一點也不能使稅務官們軟下心來減免我們的賦稅,那就讓我們用心聽聽忠告吧:‘上帝只助自助者。’這是老理查德在1733年曆書上講的。”

b.懶惰走得慢,貧窮很快追上它了

“時間一去不回頭。我們總是說時間足夠了,但事實證明時間永遠不夠。”

“讓我們打起精神,總在做點什麼,而且要有目標。勤奮使我們可以少一點迷惑,多一點成就。懶散使一切變得困難,勤奮卻使一切變得簡單。哦,老理查德就是這麼說的。睡懶覺的人必將忙碌一整天,到了夜裡生意也不會好。懶惰走得慢,貧窮很快追上它了。對了,理查德還說,趕著生意走,別讓生意趕著你走;早睡早起帶給你健康、財富和智慧。”

3,富蘭克林做成了一件惠及千秋萬代的公益事業:他從讀書俱樂部起步,著手興建了一個會員制圖書館。

綜上所述,可以說,富蘭克林在創業成功後做的這些工作,不管結果很成功還是未能如願,其最終目的都是推廣美德。後來,北美殖民地的人民能夠打贏獨立戰爭,建立美利堅合眾國,跟富蘭克林在民間所作的一點一滴美德推廣之功是分不開的:在道德上形成共識,促進了北美人的民族認同,使他們在獨立運動中顯現出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正因如此,他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才會這樣說道:

我的人生如同一次旅行,路上有太多驚喜,也有太多意外;有不捨的地方,也有不想停留的地方,然而我從未停止自己的腳步,最終我以一個平凡人的身份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沒有什麼能比這更讓我值得自豪的了。

人,出身可以平凡,但一輩子絕不可以平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