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名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8個方法,受益匪淺

在學校裡,我們學會人類所完成的一項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難的技術——怎樣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事:讀老師指定的書。老師指定讀《白鯨》,我不喜歡它,我沒有讀,我以為我贏了。

可實際上,我輸了。我失去了閱讀名著本應得到的有益的東西。後來,我還是讀了它,漸漸喜歡起《白鯨》來,而且每讀一遍,我都發現一種新的樂趣。

怎樣閱讀名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8個方法,受益匪淺

什麼是名著呢?名著就是這樣的書——哪怕只是一瞬間,它都會使人從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義。名著是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書,是世界上億萬讀者多少年來為從中得到特別啟迪而閱讀的書。不是很多書都能經受住這種考驗的。算一下自從人類第一次用鑿子打製石器以來出版的所有著作,名著只佔有其中極微小的部分——還不到總數的千分之一。只不過有幾千部罷了。在這些書中,它牢固的核心則不足一百部。

為什麼我們應該閱讀名著,並且要學會欣賞它們呢?我提出三條充足的理由:

第一,名著開闊人的眼界。

第二,名著資助人成長。

第三,名著幫助人瞭解生活,認識自己。

最後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人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從別處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人們幾乎能夠從許多書中得到樂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讀進去了,它會把人帶到更高的境界。

我常聽到人們說:“名著太難懂了,我啃不進去。”

讓我出些主意幫助人找到這個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常說要讀的名著,然後按照下面的建議去讀?

怎樣閱讀名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8個方法,受益匪淺

知道自己正在讀什麼

這是一部小說,劇本,還是傳記或歷史?要想知道這一點,查一查目錄,讀一讀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讀者百科全書》中查一查題目或作者。

不要躺在床上讀

我承認讀名著會是很難的,所以必須思想活躍,器官敏銳。如果躺在床上讀,就想睡覺,那麼當開始打瞌睡的時候,就會埋怨那本書。

不要被眾多的人物所左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爾馬卓夫兄弟》一書中拋出了50多個主要人物,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個又長又複雜的名字,使人腦袋發脹。這時,不要急著往前翻,堅持看下去,漸漸地,這些人物就會變得清晰。就會覺得和他們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樣。每個人記得自己的許多朋友,在結識前也是陌生人。

怎樣閱讀名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8個方法,受益匪淺

給作者一個機會

不要過早地說“我看不懂”,要堅持讀完。有時也許是對自己要讀的那本書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我啃柏拉圖的《理想國》一共啃了三遍,才看懂。如果認真看了但確實看不懂,就把它放到一邊,擱一天或一年,先去讀另一本書。

大段大段地讀

別小口小口地啃,讀的句子越長,就越能進入書的節奏和感情,從中得到的樂趣也就越大。

讀作者讀的書

例如,莎士比亞為了寫《尤力斯?愷撒》、《仲夏夜之夢》,曾仔細閱讀了諾斯的《蒲魯塔克傳記集》的翻譯本。任何一個作家都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產物。瞭解當時的歷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臨的問題和他們的態度會幫助人理解作家的觀點。作家的觀點不一致。沒關係,起碼它使人思考。

怎樣閱讀名著?這是我看過最好的8個方法,受益匪淺

閱讀有關作者生平的書

讀者對作家的個人經歷知道得越詳細,就越明白他為什麼寫他所寫的作品,就會開始明白隱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傳性的花絮。一個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我們關於莎士比亞的大部分猜測都是從他的劇作中出的線索。

重讀一遍

所有名著都反覆讀。讀完一本書後,如果很感興趣,又不完全懂,那麼立即重讀一遍,會發現更多的東西。如果幾年前讀過一部名著並且喜歡它,就再讀一遍。書裡還有那麼多的東西要告訴人們,使人簡直不會相信這是同一本書。

不要只把腳尖浸在名著這潭深水中,要跳進去。像前面一代代聰明的人類一樣。我們會覺得自己的靈魂深處被那些歷史上最有天賦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