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

魯南網4月16日訊 (記者 崔洪英)16日下午,現代保險服務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論壇召開。論壇就2018年全市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情況進行了概述,保險領域著名專家庹國柱重點論述了農業保險在鄉村振興方面的重要性及完善對策。

安華農業保險公司是我國首家全國性的專業化農業保險公司。未來,該公司將以“擴面、增品、提標”為路徑,大力開展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屬特色保險產品,滿足企業發展的個性化保險需求。不斷豐富保險服務手段、服務方式,豐富保險產品。大力推進農業保險與農業擔保、農業信貸、農業投資等農村金融要素的融合聯動。

庹國柱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論壇上,他就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做了重要論述。10多年來,我國的農業保險,在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下,得到蓬勃發展,對於農業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重要的意義。

庹國柱說:“從這12年實踐的情況來看,我們這個具有中國自己特點的農業風險補償制度,在總體上是合理的、正確的,也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但在實踐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缺陷,這些缺陷正在逐漸‘腐蝕’著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制度,加大農業保險的運行成本,影響效率提升,越來越困擾參與博弈的各方。探討制度建設和革新,克服弊端,才能適應服務實體經濟,振興鄉村的實際需要。”

關於完善現行農業保險制度,庹國柱表示,農險市場的規範和秩序,首先要解除基層政權對市場的資源配置權;學習西班牙模式,用共保方式全面結束競爭;中央和省級需要建立和完善統一的管理和協調機構;必須在評估基礎上嚴格市場的退出機制;市場退出機制對整個保險市場都是需要的,通過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結合其他監管制度,將不合格的保險機構罰下場。

作為經濟的“助推器”和社會的“穩定器”,保險業在支持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8年,全市保險業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實現保費收入254.9億元,同比增長6.5%,位居全省第3位,為全市承擔各類風險責任總額達8億元,支付賠償款和給付保險金76億元,同比增長14.7%,全市保險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

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社會管理3大功能,對維護經濟秩序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農業保險對農業產業的風險保障作用尤為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