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中院:知重負重 響鼓重錘 緊牽審判質效“生命線”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對於我們法院來說,審判質效不高,一切都是零,全市法院要以螞蟻啃骨的韌勁,重錘釘釘的拼勁堅決打好審判質效翻身仗”,在2017年的全市法院院長會上,銅川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馮迎春面對全市法院發改率高、質效評估排名落後的被動局面,向全市法院發出了提升審判質效的“動員令”,至今猶言在耳、振聾發聵。紓痛點、破難點、化堵點,全市法院愈戰愈奮、愈行愈堅,用為期兩年的努力奔跑,換來了執法辦案的提質增效,甩掉了質效低位的沉重包袱,全市法院審判執行質效考核躍居全省法院第二位。

撘平臺,對標前行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面對審判質效中存在的諸多短板,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十個指頭彈鋼琴”、激活提質增效的“神經末梢”,銅川法院選擇了後者。為確保審判質效體系中的各個指標得以全面補強,銅川中院及時啟動了“五比五看”審判質效業務競賽活動,明晰了提升審判質效的“施工圖”。所謂“五比五看”,即“比辦案質量,看誰的發回改判率低;比辦案效率,看誰的均衡結案能力強;比辦案效果,看誰的服判息訴率高;比文書製作,看誰的文書寫作規範性強;比司法作風,看誰的當事人滿意度高”。“五比五看”審判質效業務競賽活動將5大類18項質效指標全部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將各個指標劃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級等次,並設定了不同等次的指標數值,通過法院之間縱向比較、團隊之間和法院之間橫向比對,既為兩級法院和辦案法官釐清了質效目標,又充分激發了法官幹警比學趕超的辦案動力。

近年來,全市法院以“五比五看”審判質效業務競賽活動為載體,持續補齊短板、加固底板、掛圖作戰、對標對錶,不斷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制度設計。為著力提升審判質量,破解發改率偏高等質量痼疾,銅川中院連續3年集中開展了發改案件點評剖析活動,倒逼發改案件集中的法官自我剖析,落實整改;出臺《關於規範發回重審、改判、再審案件的規定》,推行發改案件自查剖析、申辯、評查等工作機制,讓中院發改案件有法有據,讓承辦法官面對案件發改心服口服。為著力提升審判效率,破解結案進度“前松後緊”、季度結案不均衡,案件結收比低等效率頑疾,全市法院嚴格按照“質量第一、提高效率”的要求,對結案率按月嚴格通報至部門和個人,對審限延長扣除嚴格報批程序,對季度結案率嚴格劃定紅線,紮實開展長期未結案件清理活動,持續“減存量,化增量,均月量”。為著力提升審判效果,破解服判息訴率偏低、信訪率偏高等效果難題,通過提升訴中調解率、書面判後答疑、提升文書論理水平能途徑降低服判息訴率;通過實行“一個案件、一名領導、一名員額法官、一個方案、一抓到底”信訪化解機制,及時穩控化解涉訴信訪案件。撘平臺、建機制、強弱項,踔厲風發、盡銳出戰,全市法院審判質效在陣痛中漸次提升,在篤行中積厚成勢。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根據省法院2018年審判案件質效評估報告,在19項審判質效考核指標中,銅川兩級法院一審判決案件發回重審率、一審案件陪審率、結案目標完成率、民事案件調解率、司法公開指數等9項指標達到滿分,另有多項指標超過全省平均值。一串串亮麗數字的背後,不僅僅是知恥後勇的無聲兌現,更浸透的是法官幹警風雨兼程的辛勤汗水。通過提質增效所贏得的,不僅僅是質效排名的提升,更是銅川法院人對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

推改革,守正創新

遠飛者當換其新羽,善築者先清其舊基。面對審判質效中的種種問題,銅川中院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司法規律,奔著問題去、瞄著問題改,堅持向改革要質量、要效率、要動力,審判質效在司法體制改革的牽引之下應勢而動、乘勢而上。

破與立,分與合,本身無所謂對錯,唯一的評判標準,是是否有利於提升審判質效。2017年元月,在首批員額法官遴選工作落實落地之後,面對審判質效短板亟待補齊,而全市法院員額法官數量嚴重不足的困境。如何在辦案法官銳減的情況下提質增效成為擺在銅川中院黨組面前的一大難題,但正所謂唯改革者進,銅川中院在全省率先啟動新型審判執行團隊組建工作,在僅有16名員額法官的情況下,由一名員額法官、一名法官助理和一名書記員按照“1+1+1”模式組建了審判團隊,執行團隊由執行長與一名法警和一名書記員組成,全院19個審判執行團隊齊力並進,闊步前行。在第二批員額法官遴選結束後,市中院基於員額法官增配至28名的現狀,按照“3+2+3”模式對審判團隊完成優化重組。上行下效,上下同欲。耀州法院根據不同審判領域分設專業化審判團隊,王益法院實行大團制—分團制運行模式,宜君法院和印臺法院針對轄區基層法庭數量多,服務半徑大的現狀,對無員額法庭的案件予以就近分流,破解了無員額法庭運行困境。通過科學組建審判團隊,全市法院審判資源得以充分盤活用足,82%的在編人員集中於審判一線。

群雁高飛頭雁領。全市法院嚴格落實入額院長、副院長辦案制,明確其最低辦案比例,嚴格落實隨機分案制度,以入額院領導帶頭辦理疑難複雜案件引領法官提升提質增效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2018年,全市入額院長、副院長共承辦各類案件830件,結案776件,同比分別上升70.43%和 67.6%,結案數佔全市法院非減刑假釋案件結案數的10.06%。其中,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馮迎春帶頭承辦了王某某故意殺人案等大案要案,為全市法官做好了表率。入額院領導辦案的實質化、責任化,極大緩解了一線法官辦案壓力,充分激發了一線法官辦案的自發性和積極性。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面對逐年激增的辦案量,破解人案矛盾、推進繁簡分流勢在必行。為此,自2018年起,銅川法院積極借鑑未央區法院、榆陽區法院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兩級法院自上而下成立速裁中心或速裁合議庭,推進簡案速審、普案快審、難案精審,全市基層法院民事速裁程序適用率達到23.95%,在簡易程序適用率連年高位的優勢互補下,全市法院連續三年結案率超過90%。

只有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穫別樣的風景。唯有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方能在實踐中破舊立新。面對聘用制司法警察和聘用制書記員待遇低、留人難、保障弱的沉痾,銅川法院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實事求是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報告審判輔助人員人員緊缺、保障不足的現狀,積極尋求黨委和政府的支持。2018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有力支持下,銅川法院按期完成聘用制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聘用制司法警察管理體制改革,全市法院從在崗人員中重新聘用書記員和司法警察143名、面向社會聘用94名,兩類聘用人員薪資待遇大幅提升,業務庭和行政部門輔助人員得到全面補充,特別是審判執行團隊司法輔助人員得到史無前例的補強,為全市法院審判質效的持續提升築牢了人力資源根基。

抓管理,嚴管厚愛

原有的舊束縛,要以更大決心破除;前進的新障礙,要以更大力度擊碎。提升審判質效,“審者不判”不行、“放任不管”不行、待遇保障跟不上更不行。健全完善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監管有力、運轉有序、保障有力的制度體系是提升審判質效的必然選擇和現實進路。

面對改革後部分院、庭長不敢管、不願管、不善管的問題,員額法官辦案質量良莠不齊、少數法官瑕疵案件頻現的現狀,在充分保障獨任法官或合議庭辦案的親歷性的同時,如何推進院庭長行權規則的重構和轉型,確保司法責任制改革中審判質效良性提升?唯有求新求變,對症下藥,推進院庭長審判監管由結果乾預向程序約束轉變。基於此,市中院制定《規範院、庭長審判管理權、審判監督權實施辦法(試行)》,建立健全了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的發現機制、啟動程序和監管方式,探索建立院庭長“靜默式”列席案件合議和“四類案件”分類監管機制,有力推進了“放權不放任,監督不缺位”。

人按職責幹、事按制度辦、權按規矩用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應有之義。全市法院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權責一致、獎懲一體,不斷完善案件質量評查、績效考核、警示懲戒相配套的審判責任追究機制,為審判績效實現最大產出建強了責任體系。建立員額法官、審判輔助、司法行政三類人員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以制度定崗明權,以制度追責問責。建立員額法官業績檔案,成為法官晉職晉級、進退留轉的“數據庫”,並對評查出的瑕疵案件全部記入業績檔案,根據主觀過錯程度追究審判責任。制定《標準案件折算辦法》和《績效考核及績效獎金分配辦法》,嚴格確定各個審判領域員額法官的年度辦案量,並依據其辦案質效分級兌現績效獎金。落實重點發改案件責任倒查機制,由紀檢組介入調查,自2017年以來,市中院紀檢組已約談辦案法官70餘人次,持續釋放出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

剛性約束強調的往往是底線要求,要真正把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充分激發出來,關心與厚愛同樣不可或缺。針對市中院法官幹警職級待遇普遍偏低、晉升緩慢的歷史欠賬問題,為了讓廣大法官幹警安心、安身、安業,讓大家“工作有奔頭、生活有盼頭”,中院黨組奮力挺起為幹警擔當的“寬肩膀”“硬肩膀”,通過多方爭取,於2018年一次性解決了33名幹警的職級待遇問題,一批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青年幹警脫穎而出,得到提拔任用。中院黨組通過對幹警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能力上歷練,有力激活了鼓勵幹事、支持擔當、獎優罰劣、愛護幹部的“一池春水”,全面激發了法官幹警幹事創業、提質增效的內在潛能,為審判質效的穩步提升注入了源源動力。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審判質效關係群眾切身利益、關乎司法公正公信,銅川法院將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創造出更為優異的審判質效業績。(張文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