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代是我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历来被认为是学习篆刻的楷模。有“印之宗秦汉,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之说。汉代自西汉到东汉,前后经历四百余年,汉承袭秦制,西汉初期的印章,带有不少秦印的风格,如“田”字格的边格。但之后很快便消失了,而形成了汉印独特的艺术风貌。汉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缪篆文字结体优美

缪篆在汉代初期已经逐步形成,班固在《后汉书•艺文志序》中提到:“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关于缪篆,颜师古注释《汉书》时指出:“缪篆谓其文屈曲缠绕,所以摹印也。”清代段玉裁也曾谈到:“规度印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缪读如绸缪之缪。”缪篆的艺术性,可以从汉印的欣赏中体会到。

1、笔势方正。

清末袁杜在《缪书分韵序》中提及缪篆的艺术特色,有如下的概括:“以篆刻印,宜循印体,文变圆为方。”

小篆的书写特点是文字结体趋长,线条圆转流畅,而缪篆的文字则将小篆的圆转之处以方折处理。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这是小篆“马”字的写法。我们再看在汉印印文中“马”字的写法。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为了适应印章方直的印体而演变成方整平直,结体也趋于平头方足。

我们再来看“军”字。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这是小篆中“军”字的写法。我们再看看汉印印文中“军”字的处理。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2、增减笔画

清代谢景卿作《汉印文韵序》时,指出:“缪篆因别为一体,屈曲填密,取纠缪之义,与隶相通,不尽与《说文》合,复其损益变化,具有精意,不可磨灭章法配合。”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胜”字与“迁”字在小篆中的写法如下所示。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两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在有限的方寸印面中,如果照搬小篆的结体与笔画入印,处理起来是很费力的,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印面效果。缪篆将繁多的笔画简损,取得了简洁明快的美感。

我们来看看汉印中是如何简洁明快的处理这两个笔画繁多的字的。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3、长短随意

小篆的结体,都为长方形,而在印章之中文字的形体则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字数的不同或排列的因素,对字形运用长、扁、方的不同变化来适应不同的要求。

我们来看看“留”字的小篆写法和其为了适应印文安排而做的各种变化。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其实在将军印中我们看到的四字基本相同大小,而在左侧拉长的单独的“章”字也是缪篆长短随意的体现

4、多种结体

虽然秦代始皇帝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但自印章文字缪篆产生之后,长期的应用中,字画几经伸缩、增减,逐步形成了文字结体的多种变化,也产生了一字多体的现象。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这是小篆“愿”字,在汉印中就有许多不同的写法。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这种变换结构的方式在缪篆中还有许多,大大丰富了汉印文字的表现形式,也反映古代艺术家们博大的创新意识。也正因为如此,也有人将缪篆的缪解释为谬误的谬,即缪篆是一种不规范的篆体。

二、印章风格的丰富多样

汉印的艺术风格多样,也正因为此为历代仿效之楷模,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不断唤起人们各种审美影像。或端正、或雍容、或精致、或飘逸。曾有篆刻家不胜唏嘘地说,每一方汉印都可以发展出一路风格。虽言有夸张,但是足见汉印之丰富多样。此处我们只是列举几个较为常见的与大家分享。

1、雍容端庄

平整浑厚之中透出的雍容端庄,是汉印的最大特点。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官印“武陵尉印”,字形端庄中正,文字笔画线条匀称静和。平整而不呆板,关键在于平直的线条中间,有几根左顾右盼的弧线,不仅有效的调整朱白之间的疏密关系,也使得印面效果更加生动。加之横直的线条也略带弯势,刚劲挺拔中蕴含着含蓄深沉。这一路的印章,代表了汉官印的基本面貌,也是粗白文印的基本面貌。这类作品很容易让欣赏者感受到“崇高”、“刚正”、“威严”等美感。

2、布势机巧

汉印文字的线条,实际上是简约的直线与缠绕的曲线两者的辩证统一。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汉私印“张得”,耐人玩味之处,正是在巧施线条的曲与直。“张”字作方直处理,没有过多的变化,“得”字的双人旁与日部也以直线处理。三面的直线处理中间,几笔上下左右飞动的线条,顿使印面光彩照人,静中寓动,逸趣横生。犹如密林之中,一泓清泉潺潺流出,在石涧间迂回曲折的流淌。

三、粗细白文印各具姿态

汉印不论粗白文印、细白文印、满白文印,还是粗细相间的白文印都各有特色。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细白文印“都乡侯印”,笔画间隙宽松舒畅,字形舒朗爽达,线条方圆映照,更显秀丽风姿。既有“候”字的横平竖直、方折刚劲,亦有“印”字四横画强劲直线间,流转的弧线波势荡漾,绵中藏针又轻盈活跃。


汉印的艺术特色篆刻讲堂六十


满白文印“九原丞印”,雄强宽博,别具体态。线条宽厚粗实,比之前之细白文印几倍不止。“九”字笔筒,体势浑厚,尤为突出,又字形奔放不羁。满白文印以白为主、朱红为辅,分散在满白中的点点嫣红,如雪中红梅,鲜艳夺目,倍觉可爱。丞字的部分细白文处理,使得整个印面更加富余变化,如果说点点嫣红是雪中红梅,那这纤细弧线的处理便是那被雪覆盖的梅枝。

满白文印也有的有宽阔完整的边格,以红衬白,别具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