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01

婆媳關係很重要,這人人都知道;婆媳關係很難處,人人也都知道。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婆媳關係問題看似很大很廣,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深奧,但其實問題又都很小很細,都體現在一些小細節上,爆發於一個一個小摩擦上。

簡單來說,婆媳關係的矛盾點,皆是小事,無大事。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02

這些小事情,比大事更棘手,一是不值得一提,比如碗筷擺放的順序、衣服疊放的方式、打掃衛生的頻率等等細節問題,數不勝數。只要婆婆想,生活中,不會有她找不到的問題。

這些問題,女人無處傾訴,和婆婆計較這些小事,沒必要,但是順從了,又覺得太憋屈。和老公抱怨,老公也不會理解,說的多了,反而會不耐煩的向女人發問:“至於嘛,我媽嘴碎,但說的都不是壞話,都是為你好,你就多讓著點不行嘛!”

二是分不清對與不對。

關於作息時間和生活方式,婆婆有講不盡的不滿意,媳婦們有道不盡的苦水,婆媳大戰通常都是從這兩個問題上展開。

婆婆有看不慣的媳婦生活方式的地方,媳婦同樣也有,如果雙發都不讓步,各持己見,一件小事就註定會被鬧到無法收場。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03

讀者鄭女士發來投稿,為描述方便,以下以第一人稱方式敘述。

婆婆睡了我的床,我帶著孩子打地鋪,勢和婆婆抗爭到底。

我和丈夫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底子薄,沒什麼大本事。結婚時,我們沒錢買房子,婆婆說了一句沒錢就甩手不理會了,其實我們都知道,她攢了一筆錢留著給小叔結婚用,婆婆偏心,丈夫很生氣,但無可奈何。

我安慰丈夫,我勤勞你肯幹,靠不著家裡,就只能靠自己。為此我們埋頭苦幹,輪流加班,結婚的第二年,我們倆攢齊了首付,買了屬於自己的婚房。

住進婚房不久,婆婆卻突然聞訊趕來,說是要過來照顧孫子,“順便”住下,我雖然心有芥蒂,但是為了不讓丈夫為難,就應下了。

婆婆的到來,的確給我減少了很大的負擔,平時我和老公工作忙,孩子疏於照顧,有了奶奶的照顧,也讓我放心了不少。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但兩代人同住,生活習慣和教育觀念的不同,難免有摩擦,但為了家庭和睦我都隱忍了。

前天,原定的加班突然被取消,我就提早下了班,特意買了婆婆愛吃的水果拎回家,卻發現婆婆穿著外褲,躺在我們的婚床上看電視。

我一下子炸了,和婆婆大吵了一架。晚上我就帶著孩子打地鋪,不願意睡床上,婆婆覺得我小題大做,完全不覺得自己有錯誤,老公也在一旁和稀泥,當和事佬。

關於這件事情,我承認我做的有些偏激,但是我不認為我有錯,無法忍受婆婆睡我和老公的婚床,我想請問大家,我錯了嗎?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04

方臉想說的是,婆媳關係中,真的很難分出對與錯。不能偏向某一方,也不能為了尋求短暫的和平而是非不分。

婆媳問題要想迎刃而解,方臉提幾個建議。​

放下成見,互相理解。

如上文所說的那樣,婆婆和兒媳之間因為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的矛盾從來不會少,婆婆覺得自己是對的,兒媳也覺得自己沒錯,兩人各持己見,不願退讓,導致的結果就是矛盾激化,問題加深,還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不如都放下架子,放下對對方的成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互相理解,相互體諒,方臉私想,婆媳問題會消去大半。

勤溝通,多交流。

婆媳在處理問題時,經常會捨近求遠,不正面解決問題,而是要通過丈夫、兒子傳達,把男人當成傳話筒,但是男人生性遲鈍,一不小心詞不達意,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對於婆媳之間的問題,男人也很難成為很好的潤滑劑,總是會變成雙面膠,兩邊都想維護,但苦於不懂女人,只能唯唯諾諾受夾板氣。

其實都是一家人,沒有什麼事情過不了,只要能平心靜氣坐下來,好好解決問題,把問題說開,沒有什麼大不了。

婆婆睡婚床,兒媳婦發飆了:“要麼你媽走,要麼我走!”

05

其實在婆媳關係這個問題上,方臉的觀點一直都很明確,以上兩個觀點,可以做到自然好,如果有人說:方臉,我做不到,那也沒關係。因為你只要做好最後一點,也可以。

婆媳相處,別給自己定位。有人說,媳婦把婆婆當媽、婆婆把媳婦當親閨女,關係自然會好。但婆婆和媳婦其實並不需要給自己強加定位,婆婆就做一個好婆婆,媳婦就做一個好媳婦,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足夠了。

相敬如賓這四個字便是婆媳的本分。

不生分、不熱絡,不遠不近,保持距離,你做到了嗎?

今日問答:你認為,好的婆媳關係是什麼樣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