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到底是什麼原因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

CarKei


自古以來強盜打劫的方式都是先殺人後放火,這是為了掩蓋自己搶劫財物的目的,只要燒了就可以睜眼瞎的說我沒偷我沒拿我全都燒了!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也是為了掩蓋自己搶劫的真相。這一點在《北京條約》簽訂賠償金額時奕訢曾有向英法兩國提出要求歸還被盜文物,結果英法直接狡辯說東西已經燒了,兩國沒有拿一件寶貝。結果這件事在1872年法國被德國滅國的時候就被打臉了,法國在1872年被普魯士德國擊敗,當時發動侵華戰爭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虜,法國拿這些從中國搶來的寶物去跟德國議和。

其次,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而沒燒紫禁城也不是像他們說的那麼仁義道德!他們只是把紫禁城扣押起來當“人質”要贖金而已,當時的清政府是用1500萬兩銀子才把紫禁城贖回來的。

區別於圓明園,紫禁城在咸豐撤離的時候是把皇宮裡能帶走的值錢東西全部搬走的,所以強盜沒東西可搶了,也沒有了所謂的需要“滅口”的必要;

第二點,如果燒了皇宮的話,整個北京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清政府完全可以在其他地方重新建立都城比如直接遷都西安,這樣英法聯軍會一毛錢都拿不到。這一點是法國提出來的,法國曾經在1812年時候入侵俄羅斯,並放火燒燬莫斯科城,結果俄羅斯直接選擇遷都聖彼得堡,莫斯科不要了。然後法國政府一毛錢賠償也沒拿到,最後不得不狼狽逃走並獨自承擔大額軍費。所以法國提議不燒紫禁城,要求拿錢贖回紫禁城,於是1500萬兩白銀就這麼出去了。


優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

英法聯軍燒燬圓明園,2個目的。

第一,滿清莫名其妙將洋人的使團,抓走折磨死了一半,必須報復。

不懂國際法的滿清,以為現實就是三國演義小說,可以擒賊先擒王。

他們將來談判的巴夏禮使團抓走,關押,折磨死了一半,其中一些人還被大卸八塊。

對於英法洋鬼子來說,殺死使團無異於不按照遊戲規則來玩,更等於侮辱英法,必須報復。

於是,英法聯軍將皇帝的私家花園,也就是圓明園燒燬,搶光。

因為這裡曾經關押過使團。

第二,恐嚇滿清屈服

英法聯軍缺乏後勤保障,其實不能在北京長期停留,尤其不能過冬。

但當時滿清皇帝帶著老婆跑路了。

如果打成持久戰,對英法聯軍很不利。

所以洋鬼子就把皇帝的花園圓明園燒了,恐嚇你。

如果你不談判,我把紫禁城都給你燒了。

果然,皇帝被洋人嚇尿,迅速答應了他們的條件。

其實,當時中國老百姓對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毫不關心。

這個圓明園,可不是老百姓能去的,完全是私家花園。

燒不燒,管老百姓什麼事情。

實際上,洋人放火燒圓明園的同時,當地土匪和老百姓也敢來趁火打劫,偷盜搶掠。

大火滅了以後,老百姓還來偷木材和石料。

國不知有民,名自然不知道有國!


薩沙


這個提法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八國聯軍表示:當時我們真的沒有燒!

但是一個萬園之園到如今的一片廢墟,誰來解釋一下呢?

這要“感謝”1860年的英法聯軍。

19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屢戰屢敗,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兵鋒直指北京。咸豐皇帝倉皇北逃,不久英法聯軍進入北京。

攻陷北京後,英法聯軍以被俘人員在圓明園被虐待致死為由,決定對清朝皇帝進行報復,遂對圓明園進行搶奪,大肆搶奪後,為毀滅罪證,英法聯軍在圓明園內大肆縱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萬園之園圓明園就此被嚴重破壞。

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勘,圓明三園在此次劫難中損失慘重,建築物大部分被毀,150多萬件文物遺失。與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燬。

但是由於圓明園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1873年清朝查勘結果,園內尚存建築13處。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藏舟塢、大宮門、正覺寺等。這一時期的圓明園除倖存建築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貴花木、山水疊石、建築基址,橋樑、道路、園牆和園門大多完好。所以清朝對於沒有徹底焚燬的圓明園景點進行了修繕和維護,並繼續作為皇家園林使用,慈禧和光緒皇帝都曾到圓明園中游覽散心。

但是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匆忙攜光緒皇帝西逃,北京再次成為無政府狀態。八國聯軍自天津登陸後,迅速佔領北京,北京再次淪陷。

在慈禧太后西逃之後,居住在圓明園附近的八旗士兵們,開始行動起來。他們紛紛攜帶武器回家,換身行頭,假扮成土匪進入圓明園,對圓明園進行的廢墟進行“搶救性搶劫”。他們拆除殘存的各處建築,並砍伐園內樹木,大的木料當作建築材料買,小件木材就地燒炭。

而此時的八國聯軍都在那裡呢?當時有一部分德軍駐紮在朗潤園,即北大校園,另有意軍部隊進駐玉泉山。剩下的,包括俄軍、日軍及美、英、意軍隊都奔頤和園而去。因為他們知道,經過一次劫掠的圓明園已經沒什麼價值了,而慈禧太后在圓明園被焚燬之後,將大量的資金用在修築頤和園,甚至因為修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所以八國聯軍不認為頤和園是個好去處。

所以,這次被搶劫的,是頤和園,當然,也包括玉泉山和朗潤園。

至於圓明園,則真正是毀於不學無術的八旗士兵手中。為了自己的私利,八旗子弟在清朝行將就木的時刻,將曾經的皇家園林徹底送入了墳墓。

其後,在經過各個軍閥的搶掠,圓明園徹底成為廢墟!

可悲可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這個問題其實有一些混淆了,把兩個問題放到了一起了。榮話簡單了回答一下吧。

火燒圓明園是1860年的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強盜主義行徑,他們在殺入北京之後火燒了圓明園。而鴉片戰爭是這此外國列強對中國進行銷售鴉片造成毒害國人的一種方式,進行掠奪我國財富的一種方法,當時覺醒人士進行了禁菸,從而有了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算是武力侵華的,因為洋務運動,當時的國家確實軍力有了一定的增強,因此就有了一些主戰派認為可以一戰,結果還是沒有打過。八國聯軍打入北京,不過他們打到北京並沒有火燒圓明園。


榮話


首先,我要糾正一下題主錯誤,八國聯軍侵華是1900年,最後簽訂了《辛丑條約》。而題主所說的“火燒圓明園”,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之後。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咸豐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莊,攻入北京城的英法聯軍搶劫了富麗堂皇的圓明園並且燒燬了它。

下面,我再來談談為什麼英法聯軍要燒燬圓明園這個問題。


清政府虐殺俘虜

1856年,英法聯軍藉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企圖再一次到中國攫取利益。1859年的時候,英法聯軍強行登陸天津地區的大沽口,被大沽口的守軍打敗,最後狼狽逃出。

後來,英法聯軍迫於形勢,也只有和清政府展開談判。但是在談判中,雙方發生了嚴重的糾紛,搞得不歡而散。而清政府也是做得比較絕,將以前抓到的39名英法聯軍俘虜部分虐殺,歸還時只活下了18人,其中還有7名泰晤士報記者。這種做大極大的刺激了英法聯軍,他們覺得要報復中國人,所以進入北京城後就搶劫了圓明園並燒燬了它。


掩蓋搶劫的罪證

當然,清政府虐殺俘虜,導致39人中只有18人活了下來,是引起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重要原因。但是這個原因也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英法聯軍真正打算火燒圓明園的,是要掩蓋自己搶劫圓明園的罪證。

這一點,很多歷史課本中都已經講道過,但是近些年來有些人不相信這種說法。其實,當時的親歷者之一,美國漢學家和傳教士衛三畏,在自己所著的《中國總論》重已經明確的提出了了這個觀點,說明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就是為了掩蓋他們的搶劫罪證的。


我的結語

英法聯軍的暴行固然是讓人所憤恨的,但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固步自封也是其重要原因。這也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只有不斷取長補短,不斷開放進步,才能屹立於世界。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呢?


老魏聊歷史


1856年英法聯軍在美國和沙俄的支持下,又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他們企圖採取戰爭的手段來促使愚昧頑固的清朝政府與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撲滅中國人民的火焰,以掃清他們侵略中國的障礙,於是英法聯軍組織了對中國強盜式的進攻。

圖為珠海以北京圓明園1:1比例修建了40景中的18景,佔地1.4平方公里,免費對外開放。

1860年英法聯軍進抵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按照侵略者的說法:圓明園乃是清帝所最寵愛的行宮,毀壞這個地方,對於皇帝的驕倨和情感兩方面準是一個大打擊。於是在短短十數天中,侵略者將圓明園的文化寶藏珍品搶劫殆盡,再放火將這座清王朝經營了一百多年,動用了浩大財力、物力和智慧的園林付諸一炬,他們本想將三園全部燒光,但因範圍太大,有的有河和湖泊,所以遺留了一部分。

如今的圓明園只剩下一堆遺蹟的西洋樓。

而1900年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和30年前的英法聯軍如出一轍,當年清政府正在平息太平天國,而這次正在剿滅義和團,而這兩次歐洲列強都跟著倒黴,按照英國的中國通喬治·托馬斯·斯當東的話說:這個王朝聽不懂貿易的言語,但能聽懂炮火的意思。於是八個帝國組織聯軍向中國發動進攻。

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流失文物達2萬3千多件,圖為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藏品。

起初法國軍隊首領孟託班建議火燒紫禁城皇宮,但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認為紫禁城是中國的象徵,燒了這座皇宮就把整個中國人民都得罪了,我們只對付清王朝,圓明園是清王朝的私家園林,燒這裡合適。於是八國聯軍燒圓明園之前在北京城內張貼布告:準備火燒圓明園是為懲罰清政府,與中國百姓無關。

法國的吉美博物館也藏有2萬件中國藏品,圖為吉美博物館中國瓷器。

於是八國聯軍分駐郎潤園、頤和園、玉泉山等地,侵略軍再次洗劫了圓明園,很多北京流氓惡霸甚至百姓都舉著火把給八國聯軍幫忙,1860年所幸存下來的建築物再予以拆毀盜賣,最後連園內幾萬株名貴樹木都盡遭砍伐盜賣了,到了宣統末年,圓明園已被北京百姓開荒種地了。


圖文繪歷史


哈,這讓我想起了一則笑話,歷史老師看見小明在課堂上睡覺,正在說近代史,於是厲聲叫醒小明,並問:圓明園是誰燒的?小明不知所措,連忙說:不是我燒的!不是我燒的!

圓明園當然不是小明燒的,那時還沒他呢!也不是八國聯軍燒的,是在八國聯軍四十年前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乾的好事!

為什麼要燒圓明園?哪個強盜進村進城進國都不殺人放火!小強盜大強盜,土強盜洋強盜哪有例外!

落後就要捱打!捱了打還得和著血往肚子裡吞,古今中外沒有可以說理的地方!沒有實力的抗議毫無意義!

一個小孩子戴著滿身珠寶,在大街上行走,理所當然地被無數強盜盯上了,要不是爭搶的強盜太多,那小孩子丟的就不只是珠寶了,連小命也將不保了。因為強盜們忙著爭搶寶貝,顧不上了害命了,近代中國也象那小孩子一樣,幸運地躲過了一劫。

多學點歷史吧!學歷史不是讓人記著仇恨,是讓人記著教訓,切莫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雲卷飛山


火燒圓明園的原因的前因後果。

前因是: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廣州海珠炮臺附近碼頭的''亞羅"號划艇正作起航以準備。這時,有一艘清軍的巡邏船急駛而來,廣東水師官兵登上划艇,把全船14名水手挨個盤問身份,並把其中12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邏船上,帶回廣州。"亞羅"號原是中國人蘇亞成的一艘載重100噸的划艇,後來被海盜搶走,幾經輾轉,後屬於中國方亞明所有,成了走私船。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當局領過執照,但已過期失效。中國水師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國水手,純屬中國內政。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卻藉口該船曾在香港註冊,領有執照,硬說是英國船。因此,他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強硬照會,無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還要向英國道歉和賠償。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里率領英國軍艦突入省河,向廣州進攻,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敵當前,兩廣總督葉名琛一味妥協,下令不許還擊。10月29日,英軍攻入廣州城,叫名琛慌忙逃命。.......

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陸續北上來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時,英法聯軍照會清政府,限令清軍在兩小時內交出大沽炮臺。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後,英法聯軍悍然以數十隻小氣輪和舢板闖進大沽口,向大沽炮臺發動猛烈攻擊。守炮臺的愛國官兵奮起反抗,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但因防禦薄弱,力量相差懸殊,大沽當天被佔。26日,英法聯軍到達天津城外,清政府急忙於29日派大學士桂良和吏部尚書花紗納到天津,與英、法等國代表談判,並於6月26日和27日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英、法等國得寸進尺,又以到北京換約為名,準備擴大侵華戰爭。1860年春,英、法軍艦陸續開到中國,並於7月底再次集結大沽口外。8月1日,英法聯軍攻佔北塘,14日攻佔塘沽,21日又攻佔大沽,24日進入天津。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張家灣和通州,21日攻下八里橋。22日清晨,咸豐皇帝帶著后妃、皇子、親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熱河行宮(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

後果是:10月5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取;並聽說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並將圓明園洗劫一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為了銷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竟下令燒燬圓明園。大火連燒三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焦土。

( 歷史鉤沉:這群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著名作家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這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也是我們中國人民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


吾才是傻瓜


很多人,把與“八國聯軍”八杆子打不著的“火燒圓明園”,扯在一起,並刻意宣傳,不但是歷史知識問題,更是意識理念問題,可以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哀!為了排外,混淆歷史,誤弄視聽,以激起所謂“愛國反帝”義憤,實質是封建奴才情結,在作怪!

試想,“庚子國難”,與英法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相距已有整整四十年,除了幾處由清政府修復且日常維護之處外,整個圓明園破敗荒廢成不知什麼樣子,所有有價值的東西,無不搶光偷光,“八國聯軍”,有什麼道理,要鄭重其事再去燒一遍呢?邏輯都不通嘛!可令人詫異的,在那一班“愛國者”的故意渲染下,天曉得,今日國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意識裡,圓明園,是包括了美帝在內的八國聯軍,燒的!

不要發人深省嗎?!


用戶2633600175


火燒圓明園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好象是龔自珍的兒子帶領英法軍隊到了圓明園進行了大肆劫掠,後英主將為給滿清一點顏色,同時消滅劫掠罪證才放火燒燬圓明園,成為一段令人痛惜的歷史。八國聯軍進北京發生在其後三十多年,這是一個對歷史無知的人提出的一個令人可笑而又笑不出來的問題,就象老師問小明,“誰燒了圓明園?”小明驚慌地說:“不是我!”老師對小明父親說了此事,小明父親說:“我家孩子從不撒謊,再說圓明園燒就燒了,咱賠多少錢?”老師無語。所有有愛國良知的人也該無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