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氫”概念成新風向,熱炒背後的冷思考

上個禮拜一,發改委發佈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徵求意見稿)》,在意見稿中上百個鼓勵項目中,氫能及燃料電池等相關項目再次成了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本週,浙江、上海等省市紛紛響應落實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各地政策更是明示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同時,A股各個上市公司也密集披露了在氫能源領域的動作。

比如重慶上市公司力帆股份(601777)本週一公告,2019 年 4 月 13 日,公司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與武漢泰歌氫能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地大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重慶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通過本次戰略合作,能夠幫助各方進一步提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實力、開發出性能優越的氫能源乘用車產品、降低生產成本、促進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推廣應用,實現優勢資源互補,成就各方未來的市場擴張,為各方在行業內創造更大的知名度。

公告發出之後,力帆股份在二級市場上表現強勢,截至今日收盤,公告後已經連續收穫三個一字板漲停。

“涉氫”概念成新風向,熱炒背後的冷思考


另外,中鋼天源(002057)與宗申動力(001696)也在近期發佈公告,蹭上了氫能源的快車,在近幾日都有相當不錯的漲幅。

在今日的盤面中,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更是成為了領漲板塊。覽富財經數據顯示,氫能源板塊個股共41只,上漲39只,漲停14只。燃料電池板塊個股79只,上漲73只,漲停18只。兩個板塊強勁的表現成為了近期A股市場新的熱點。

“涉氫”概念成新風向,熱炒背後的冷思考


但是在熱炒之後,目前市場氫能源以及燃料電池面臨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這兩天表現強勁的東方電氣(600875)近日在公告中指出,目前但氫能及燃料電池的應用和推廣還存在不確定性,若氫能源市場不能進行有效的產業化推廣,氫能源業務可能無法給公司創造預期的收益。公司財報顯示,2018 年度公司氫能業務收入僅佔合併報表營業總收入的0.034%,氫能業務實現的淨利潤僅佔公司合併報表的淨利潤0.035%。

“涉氫”概念成新風向,熱炒背後的冷思考


雖然風險提示得很到位,但是今日東方電氣仍然擋不住投資者的熱情,尾盤直線拉昇封住漲停板。

被市場視作氫能源概念龍頭股之一的嘉化能源(600273)也曾表示,目前公司對外銷售氫氣2018年利潤佔比只有1.94%,與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擬投資的富氫氣體綜合利用項目不會對2019年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氫能源以及燃料電池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因為它確實可以解決內燃機和電動車在環保,能源消耗等方面的痛點。技術和相關政策的推進將會為氫能產業產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不過氫氣是目前世界上最易爆的氣體之一,安全性等技術問題是相關產業需要攻克的首要難關,氫燃料電池固然很美好,但是氫氣的儲運搞不定,不消除消費者對氫氣的恐懼,就不會在消費市場有實用價值。

氫概念公司道氏技術表示: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仍存在核心技術積累不足、基礎設施和產業鏈協同配套缺乏等問題,尤其是膜電極(MEA)等核心材料仍依賴進口,嚴重製約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的持續發展。

所以對於目前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的熱炒,市場投資者還需謹慎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