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鎮:摘除“蝸牛獎” 跑出加速度 幹出高質量

2018年6月22日,在銅梁區總河長第一次會議上,西河鎮因貫徹落實工作不力,被區委責令檢討。區委執行力建設辦公室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核實後,授予西河鎮“蝸牛獎”。

今年3月14日,經區委同意,決定摘除西河鎮“蝸牛獎”。從獲“獎”到摘“獎”,近一年多來,西河鎮做了哪些工作?各項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幹部執行力有哪些變化?近日,記者來到西河鎮一探究竟。

工作慢騰騰 領到“蝸牛獎”

3月18日,春光無限好,記者站在西河鎮柿坪村柿坪水庫的堤壩邊,只見水面波光粼粼,水庫遠處的田野、山峰若隱若現,水庫邊上一片黃燦燦的油菜花正在綻放,勾勒出一幅綠水青山的生態畫卷。

西河镇:摘除“蜗牛奖” 跑出加速度 干出高质量

柿坪水庫整治前。

“柿坪水庫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不僅水變乾淨了,周邊的垃圾也減少了,空氣裡也聞不到臭味了。”住在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水庫沒整治之前,水庫裡肥水養魚,大壩邊搭建養鴨的大棚,周邊環境很糟糕。

如果不是聽村民介紹,記者很難將柿坪水庫現有景色與西河鎮獲“蝸牛獎”聯繫在一起。西河鎮副鎮長黎昌強介紹,西河鎮被授予“蝸牛獎”原因之一,就是肥水養殖排查整治問題行動遲緩。

“得‘獎’後,心裡肯定不是滋味,但這也是對我們河長制工作落實不力的一個警示。”黎昌強說,獲得“蝸牛獎”,鎮裡痛定思痛,迅速行動起來,這個“獎”就像賽場上的一張“黃牌”,時刻提醒西河鎮全體幹部履職要迅速到位、工作要及時推進、問題要快速解決。

有壓力才有動力,“蝸牛獎”讓獲“獎”的西河鎮幹部們如坐針氈。“我們振作精神,進一步端正工作態度,將‘蝸牛獎’帶來的壓力轉換為推動工作落實的動力。”西河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蔣靜介紹,鎮裡對集體的山坪塘和水庫的承包權進行了回收,對鎮域內肥水養殖問題啟動了再次排查,對疑似肥水養魚的魚塘進行了清淤和消毒,部分養殖魚塘上存在吊腳樓的情況,也全部進行了整治拆除。

徹底整治是手段,健康發展才是目的。“整治後,我們實施動態管理,對個別的養魚場進行不定期回訪,嚴防死灰復燃,杜絕肥水養魚的現象。”蔣靜說。

據悉,目前西河鎮已拆除魚鴨混養吊腳樓6775平方米,收回鎮內所有集體山坪塘和水庫承包權。“蝸牛獎”的出現,讓鎮裡的幹部們直面問題,深刻反思,立行立改,倒逼各項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推進到位。

“蝸牛獎”鞭打慢牛 “快作為”奮然前行

除了肥水養殖排查整治問題遲緩外,西河鎮被授予“蝸牛獎”還有一個原因是鎮裡中電碳素有限公司廢氣及噪音擾民投訴處置應對不力。

西河镇:摘除“蜗牛奖” 跑出加速度 干出高质量

柿坪水庫整治後。

當天,記者來到中電碳素有限公司廠區內,幾名工人正在廠區內修建道路。詢問得知,中電碳素有限公司早在去年7月就已停產關閉,如今正在廠區內作業的是鎮裡盤活閒置廠房後新引進的企業。

“因企業問題獲‘獎’後,我們積極協調解決,多次組織企業與周邊群眾協調,鎮裡也積極配合中電碳素有限公司做好人員安置。去年7月,該廠就實現了停產關閉,原廠房由中爍新材料有限公司租賃,目前新企業還未生產作業。”黎昌強說。

原來的企業關停了,那麼新企業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嗎?對此記者採訪了中爍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原來這個地方是排廢氣的煙囪,我們接手之後,就把煙囪拆掉了,上了一批我們自己的環保設備,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指著堆在地上的一堆建築材料,中爍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副總劉文平介紹。

劉文平說,針對以前企業周邊群眾反映的噪音擾民的問題,他們企業不僅從設備上進行了更新換代,降低了設備的噪音,還對原有廠房進行了改造升級,對廠房加裝了隔音罩,以減少揚塵、降低噪音。

知恥而後勇。西河鎮因企業問題被授予“蝸牛獎”後,並沒有簡單的將企業“一關了之”,而是在解決好原有問題的基礎上,激發敢於擔當和積極作為的內在動力,積極盤活閒置廠房,引進新的企業,促進閒置資源再利用,同時不影響周邊群眾。

跑出加速度 幹出高質量

“蝸牛獎”給西河鎮帶來的壓力和變化,不僅體現在整改問題的進度上,還體現在全鎮幹部如今時刻保持著的良好精神狀態和優良的工作作風上。

“我們舉一反三,在‘蝸牛獎’的‘負激勵’下,狠抓全鎮幹部的執行力建設,對標對錶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區委工作要求,不斷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提升執行力,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著力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以及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以務實的工作作風,紮紮實實的工作態度,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力爭跑出加速度,幹出高質量,取得新業績。”西河鎮鎮長吳別表示。

以整治肥水養殖為例,西河鎮以“蝸牛獎”整改為契機,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完善了汙染防治工作的常態化治理、定期回訪、志願者服務等機制。定期組織河道清漂,持續推進畜禽養殖汙染問題整改銷號;成立環保志願者服務隊,對畜禽養殖、農村面源汙染、肥水養殖和農村垃圾收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動態管理……

為政之要,貴在落實;落實之要,重在執行。西河鎮的“蝸牛獎”雖已摘除,但“蝸牛獎”在當地幹部隊伍中引發的震動和變遷,依然在持續……(記者 袁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