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全球資本大撤離? 中國逆勢增持美債之謎

本報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大舉撤離美債,中國卻選擇“反其道而行之”。

4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佈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今年2月份,中國內地持有美國國債環比增加42億美元,持倉規模達到1.1309萬億美元,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去年12月中美領導人避免貿易摩擦升級達成共識後,中國內地連續3個月增持美債。

“因此,不少華爾街投資機構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是中國決定逆勢增持美債的重要原因之一。”Renaissance Capital宏觀策略部門負責人Charles Robertson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但在他看來,中國逆勢增持美債,其實有著更現實的考量——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不夠明朗與美聯儲趨於年內不加息,令美債價格趨於上漲,因此加倉美債反而成為一種兼顧安全性、流動性與穩健收益的新避險投資選擇。

事實證明,中國2月加倉美債似乎已收穫不錯的收益。2月美債收益率基本在2.54%-2.7%之間波動,到了3月美債收益率最低觸及2.36%(即美債價格上漲),因此中國2月加倉的美債因價格上漲獲得至少18個基點的收益。

也有多位對沖基金經理指出,2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存在“明升暗降”的可能。具體而言,被視為“中國持有美債離岸中介”的比利時賬戶在2月環比減持了101億美元美債,創下2017年4月以來的最大單日降幅。

“但這很可能是全球大型投資機構減倉美債所致。”一位熟悉全球大型投資機構最新投資策略的美國投行人士解釋說。畢竟,中國部分外匯儲備委託給全球大型投資機構進行投資管理,當後者在一季度大舉減持美債時,也可能導致比利時賬戶持有的美債規模相應減少。

在他看來,這未必會影響中國相關部門對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的投資決策,因為這些相關部門更看重海外大型投資機構投資組合的長期安全性與收益性,不大會對具體投資品種進行干預。

增持美債與外儲回升“同步”

在Charles Robertson看來,全球資本都在拋售美債,2月中國持續增持美債令華爾街金融市場頗感意外。

TIC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環比減少1570億美元,已是連續第5個月減持。

“這也是部分對沖基金將中國增持美債與中美貿易談判緩和聯繫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實在想不出新的理由,解釋中國緣何逆勢增持美債。”他指出。

記者多方瞭解到,多家華爾街大型資管機構對此則有另一番見解。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與日本等大型美債持有國增減持美債步伐幾乎都保持一致,很可能與美聯儲貨幣政策大轉變息息相關——在去年11月前美聯儲堅持鷹派加息期間,中國與日本等國不得不減持美債以應對美債價格下跌(債券收益率上漲)壓力,隨著去年12月美聯儲開始釋放暫緩加息的信號,這些國家紛紛逆勢抄底增持美債。

“如果美聯儲傾向年內不加息,則意味著這輪美聯儲加息週期與經濟高增長週期基本宣告結束,未來將轉而趨於降息以提振美國經濟,就資產中長期配置以最大限度分散投資風險的角度而言,加倉美債有助於確保這些國家外匯儲備實現可持續的保值增值。”他直言。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12月以來中國持續加倉美債,也與外匯儲備觸底反彈有著密切關係。具體而言,在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導致外匯儲備減少之際,中國持有美債規模也隨之出現減少趨勢,但隨著去年12月人民幣匯率觸底反彈令外匯儲備回升,中國加倉美債規模也隨之上漲。

這也讓不少華爾街對沖基金猜測,中國將過去3個月新增的外匯儲備主要用於加倉美債。

“考慮到2月比利時賬戶(被視為中國持有美債的離岸中介)出現美債持有規模縮水逾百億美元,不排除中國相關部門當月增持美債,是為了確保中國持有美債整體規模相對穩定,為中美貿易談判創下良好的環境。”上述美國投行人士分析說。

不過,這種觀點同樣遭到華爾街多家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的反駁。

在他們看來,今年以來中國持續加倉美債,更多是基於全球經濟復甦不明朗的未雨綢繆。目前持有類似觀點的國家央行為數不少,比如2月份法國持有的美債規模環比增加33億美元,較1月環比增幅17億美元提高約1倍,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前歐洲經濟受到英國脫歐波折與意大利債務風波影響而不夠景氣,令法國央行也在考慮增持美債確保外匯儲備投資安全性。

撤離美股已成“共識”?

隨著中國逆勢增持美債,其對美股是否採取同樣的交易策略,開始倍受華爾街金融市場關注。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持有美債等固定收益類資產同時,也會配置少部分美股等風險資產以促進資產配置多元化提升收益率,但是,目前尚無相關部門公佈中國外匯儲備具體的美股持倉數據,多數華爾街機構認為,外匯儲備對美股的投資,主要通過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運作。

“其實多數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認為,中國等海外央行投資者對待美股的態度,很可能與對待美債截然不同。”一家美國大型資管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究其原因,美股高估值風險正隨著一季度美股持續上漲而日益明顯,驅動越來越多海外投資者選擇逢高獲利離場。

他直言,現在不少國家央行都知道,今年以來美股上漲並非基於美國上市公司盈利增長,而是這些上市公司持續回購股票所致,因此當美國上市公司暫緩回購股票步伐,美股就可能遭遇一輪較大幅度的回調。

近日,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師Michael Wilson發佈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標普500指數針對MSCI AC World Index的下行貝塔係數(一種衡量其在全球股市下跌時相對回報的指標)已與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相當,這意味著當全球股市都開始下跌時,美股遭遇的拋售力度將遠遠超過全球其他國家股市。

在Bluebay Asset Management全球市場策略師Timothy Ash看來,這驅動今年一季度約1500億美元海外資本集體撤離美股。即便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部門自營頭寸選擇增持追漲美股,但其委託投資的全球大型投資機構都在紛紛撤離美股,也會導致中國持有美股的總頭寸縮水。

“即便中國相關部門保持美股頭寸不變,也可以增加美股股指期貨看跌頭寸進行風險對沖。”他認為。

記者多方瞭解到,受海外多個國家委託管理部分外匯儲備投資事宜的多家全球大型資管機構在去年底的美股多空比例差不多在1.5:1,如今這個數值已經調低至1.2:1,甚至個別大型資管機構已調整至1:1,以應對美股潛在的下跌風險。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則採取更直接的減持措施。3月份,管理逾萬億美元資產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決定逐步拋售該基金所持有的單純從事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及開採業務企業的股票,這些股票總價值約80億美元,佔到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股票投資組合的1.2%,以減輕經濟下滑與油價調整風險對基金資產投資安全的衝擊。

“針對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前景的不明朗,不少國家外匯儲備管理部門還形成了一項共識,即減少股票等高風險資產同時,加大另類資產與直接投資(包括基建項目、房地產、PE基金等)佔比,通過投資與本國經濟發展相關、跨週期的優質資產,在規避短期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同時獲得長期穩健的收益。”Charles Robertson透露。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