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祭,我找到了不再孤单的法子了!

《寻梦环游记》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死亡,第三次是被遗忘。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又是一个清明雨上,忌忆!

清明雨祭,我找到了不再孤单的法子了!

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离去了,剩下的唯有精神上的慰籍。

人们时常提到一个词“精神伴侣”。

精神伴侣能理解自己,精神伴侣能陪伴自己,精神伴侣能信任自己,精神伴侣能在各种纷扰来临时为自己出谋划策,无条件支持自己。

谁不想要呢?

可是精神伴侣,这个词现如今一提起来,就让人感觉这是一种奢侈的存在。

清明雨祭,我找到了不再孤单的法子了!

人生就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随着时日长久,自我认知的深度广度愈加丰富,我对于寻得一个精神伴侣的艰辛,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为了找到精神伴侣,需要多少缘分才能相识,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了解,又需要经过多少岁月、经历多少事情才能磨合圆融。

待到稍有契合时,需要多少信任才能万事不疑,需要多少长情才能相看两不厌,又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忍受多少不堪才能长长久久。

清明雨祭,我找到了不再孤单的法子了!

也许不待花开,你已然兴趣了了,翩翩远走,飞向另一朵更娇艳的花苞。也许不待你将对方那颗心融化,她已经将你看个透彻明白,挥袖离开,空余一缕幽香扰乱心神。

生命有限,等待无限;耐心有限,渴望无限。

走至半途分道扬镳的两颗心,也许真的对方不是自己等待的那个精神伴侣,也许只是因为自己不专心、无恒心。到头来又感叹人生前路无知己。

到底如何找到精神伴侣,好迷茫。

仔细想了一想。不管是寻找知己、精神伴侣,或者是相伴一生的人,说起来都是人类内心孤独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一个对自己百般宠爱、不离不弃、知情识趣的超级粉丝,却又不想在寻找的过程中承受磨合时的煎熬,轻易就放弃了。

找不到,或者不确定是否找到,首先要排除因为自身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关系生疏和误会产生,然后才能确定双方的契合度,最后根据契合度来判定对方是否是知己。

如果已经找了很久,找累了,还要找伴侣吗?

要的。

清明雨祭,我找到了不再孤单的法子了!

就是要在红尘中苦苦追寻,即使花光所有运气,也要找到TA,紧紧牵着TA的手,迎每一缕霞光,品每一道小菜,望同一张脸庞。轻轻靠在TA的胸膛,细数TA的心跳,静静等待TA在额头印下一个吻,喃喃对你说:永不分离。心底既安宁又平静。

不希望在年老时,佝偻着脊背,蹒跚着步伐,眯缝着双眼,面向仍然金光灿灿的夕阳时,叹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思念如马,自别离,未停蹄,震耳欲聋,今夜与谁醉? 思念如风,虽无形,但不止,睹物思人,阵阵惹人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