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前言:熟悉老羅的看官應該知道,我很喜歡琢磨醫藥公司,看著醫藥公司的新業務進展,會覺得未來的人生又多了幾分保障。醫藥股中有些神秘的公司本身就信息很少,難以捉摸,譬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家公司,一份進展公告揭開了一個業務領域,讓它的市值暴漲數十倍,而一份做空報告,又讓它在短短一天之內縮水80個億。在過去一週,它的股價在四天之內迅速拔地而起爆漲超過50%,這家神奇的公司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金斯瑞生物科技(以下簡稱“金斯瑞”)。

01 主營並不性感

金斯瑞是一家港股上市的生物醫藥股,在上市的很長時間內,即便是閱讀分析師的報告,也只能看出它是一家提供DNA合成服務和工業催化劑生產的公司。DNA合成服務是一項代工服務,雖然儀器和技術看起來複雜高深,實際利潤率很低,即便是擁有全球一些大型藥企的訂單,也只不過維持利潤在1億的水平上,增速甚至有些下滑。用資深投資客的話說,主營“並不性感”,對應十幾倍PE,公司整體估值也就一二十億港幣。

03 股價突然爆發,子公司浮出水面

但時間到了16年底,素來沉默低調的金斯瑞卻迅速變得奪人眼球。公司股價從不足2元突然開始大幅拉昇,在17年9月納入港股通後,內地投資者的熱情更是將股價推升至更高平臺。截至2018年1月,股價已經超過了30元港幣,金斯瑞的市值從不足20億快速上升至最高625億港元,用市盈率看估值的辦法已經失效。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原來,16年11月金斯瑞突然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南京傳奇發明的腫瘤CAR-T療法在8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身上取得了100%的有效率。南京傳奇因而被美聯社、路透社、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譽為行業“黑馬”。

要知道,研發一種全新的腫瘤治療方法,所花費的時間可不是一星半點。南京傳奇必定已經在CAR-T領域研發多年。而金斯瑞卻從未對南京傳奇有任何業務介紹,低調的讓人意外。

04 高風險療法,刀尖上的舞蹈

CAR-T技術是一種複雜的腫瘤療法,簡單來說,是將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抽出來改造後再送回體內去殺滅腫瘤,所以會有很好的針對性。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產品標準稍有不足或治療過程一旦控制不好,副作用往往異常嚴重以至於迅速危及生命。目前在這項技術上,全球只有醫藥巨頭諾華公司和Kite公司在2017年8月之後才剛剛有產品上市。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而南京傳奇,是距離他們最近的追趕者。在18年的全球腫瘤大會上,南京傳奇公佈在50多位治療患者中,88%的患者腫瘤都得到顯著的控制,74%的患者腫瘤幾乎完全消除,大部分患者連微小病灶都不再存在,公司CAR-T產品表現可謂優異。

05 強生背書,價值千金

基於此,17年12月,強生旗下的楊森宣佈與南京傳奇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出資研發,未來在全球市場銷售,利潤分成。這意味這全球最專業的製藥巨頭認同了公司產品價值,這份最強背書讓金斯瑞股價迅速暴漲,當月錄得翻倍漲幅,1月更是觸及股價歷史最高點34元,市值超過600億。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06 做空突襲,真金還需火煉

在光環和股價一路飆升的18年,做空機構閻火研究突然針對公司發佈報告,質疑公司在CAR-T專利和臨床數據存在嚴重問題,涉嫌數據造假,強烈建議沽空,指引目標價僅3港元。於是,公司股價當天開盤迅速暴跌,盤中一度狂瀉47%,早盤臨時停牌。隨後,金斯瑞迅速召開了電話會議對做空報告中的質疑逐一回應,最終股價儘管股價有所回升,當日還是錄得26.8%的跌幅,市值縮水了80億。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07 再獲力挺

遭遇做空之後,公司雖然回應的有理有據,但由於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市值一直盤桓在200億附近。4月4日,金斯瑞發佈公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授予公司與楊森共同開發的CAR-T產品優先審評資格,表示EMA認為公司產品是顯著優於現有的治療手段的藥物。“好雨知時節”,這份公告好似及時雨,一掃之前市場的疑慮,金斯瑞股價三日累計上漲超過50%,市值也迅速回到400億之上。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08 前景光明,百億空間

2018年金斯瑞的淨利潤只有1.5億,可以說目前400億的市值,幾乎全部來自於市場對於公司CAR-T療法的價值評估。相信很多看官要問,一款腫瘤療法,何以得到數百億估值?

老羅來給你算算賬。

首先,南京傳奇的CAR-T產品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在國內目前約有20萬患者,大多數患者生存期僅3~5年,CAR-T的高度有效性對患者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 國內券商預測CAR-T國內市場空間可達200億人民幣。而南京傳奇未來是全球市場,空間更是高達百億美元的級別。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其次,各國監管正在創造條件讓產品能夠儘快上市。目前在歐美獲批的兩款CAR-T產品,一次治療費海外定價分別為47.5萬美元(諾華公司的Kymriah)和37.3萬美元(Kite公司的Yescarta),摺合人民幣308萬和242萬元。注意,這僅僅是一次的費用。如果後續復發,還需要再度治療。如此昂貴的費用,遠遠超過了國內患者的支付能力,因此國內希望有國產化品種來滿足需求。而沒有更多的同類選擇,歐美市場同樣也無法提供有效的降價機制,來控制費用支出。因此,無論是未上市的中國市場,還是已有產品上市的歐美市場,對於更多的CAR-T產品上市都持積極的態度。

金斯瑞:行走在天堂地獄之間

不僅有著廣袤的市場,還能達到多方共贏,獲監管機構力挺,幾點原因看下來,是不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金斯瑞的市值會突然飆升至數百億了?

事實上,國內CAR-T的開發者遠不止金斯瑞一家。國內在CAR-T研究上可謂後發先至,實力雄厚的龍頭藥企,例如復星,藥明,恆瑞,也都牽手海外巨頭或自己研發,在CAR-T領域躍躍欲試。由於CAR-T治療對於安全性的要求極高,沒有高度確定的臨床安全性作為支撐,不可能獲得上市銷售的資格。金斯瑞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楊森和EMA的共同背書之下,成功概率大增,才是公司從國內一眾CAR-T中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不難想見,金斯瑞後續如果有里程碑性的進展,估值勢必還會“更上一層樓”。但這家出身神秘,在暴漲和做空間搖擺的過的高科技生物公司究竟能否站上國內CAR-T領域制高點,還需時間和實踐的檢驗,老羅和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關注“蘿蔔投研”,獲取更多股市線索、更多數據高清大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