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9萬平方米房產即將入市,房價下跌還遠嗎?

進入2019年4月,2017年有8個出臺限售令的城市,被“凍結”交易的房源將陸續進入解凍期。“解凍”規模方面,克而瑞新房成交數據顯示,出臺“限售令”後的6個月內,青島成交817萬平方米、廣州成交431萬平方米、東莞成交328萬平方米、濟南成交326萬平方米、常州成交290萬平方米、珠海成交107萬平方米、廈門成交60萬平方米。

進入2019年之後似乎關於房地產回溫的消息越來越多,但是真實情況只是過分解讀罷了。進入2019年後隨著第一批限售時間到期,勢必會有一大批房源進入市場,那麼對於房價會有哪些影響呢?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限售到期與解除限售是兩個概念,大家要知道

3439萬平方米房產即將入市,房價下跌還遠嗎?

限售的期限一般在2-3年,也就是說第一批限售房產2019年將陸續到期

第一、第一批限售的城市,限售期限已經到期,這點毋庸置疑。2016年前後因為熱門城市房價的暴漲,導致很多熱門城市(大約50個左右)除去實現嚴格限購、限貸外還實行了限售的政策。而限售政策的期限一般都2-3年居多,算下時間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有限售到期的房產開始投入二手房市場,這點毋庸置疑。限售到期後這些城市的二手房源增加是必然,然而需要明白的是限售到期與取消限售是兩個概念。

3439萬平方米房產即將入市,房價下跌還遠嗎?

2019年廣州二手房價走勢圖

第二、毋庸置疑二手房市場的供應增加會很多,二手房價出現回調是必然。圖上是2019年廣州二手房價走勢圖,可以看到進入2月份後廣州房價開始出現了回調,除去本身的政策因素外,二手房源增多,投資者套現離場的心情很明顯。因為確實不可否認,2016年到現在資本套牢的滋味不好受。相信其他城市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二手房供給增加,賣房者為了儘快出手會降價處理是大概率。

第三、二手房市場才能真實反映房地產情況,這點大家可以參考。二手房本身受到的價格干擾更為純粹些,就是市場的供需,不像新建商品房本身還牽扯過多的政策因素。一個區域二手房供應增加或者減少將直接影響房價的漲跌,尤其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可以將區域的二手房情況作為判斷這個區域未來發展前景的依據之一。

3439萬平方米房產即將入市,房價下跌還遠嗎?

房產限售的城市大約後50個左右(集中在一二線)

二手房市場就是現房市場,不存在信息不對稱等不確定因素(應該取消預售制)

第一、二手房區域一般屬於比較成熟區域,房價高低自有市場判斷。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覺得房價高低的關鍵因素應該是周邊配套情況,教育、醫療、交通、環境等等。新建商品房本身處於待開發區域,一切都是未知,2-3年後的情況誰也無法打包票。這也是為什麼個人一直呼籲取消預售制度的原因,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最終受到風險的還是購房者。

3439萬平方米房產即將入市,房價下跌還遠嗎?

二手房才能真正解決住房問題

第二、相比於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市場才能真正快速解決住房問題。一般來說新建商品房需要2-3年的建設週期,也就是說2019年購房最早要到2021年之後才能夠入住,才能真正解決剛需住房問題。這樣的情況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你永遠無法準確預估潛在住房需求。比如2019年的住房需求是1000萬方,但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到2020年變成了800萬方或者1200萬方,那麼你所建的房產就會出現供應不足或者供給過多的情況,也就會出現房價上漲或者下跌。正是這種信息的延遲性,才會加大房地產調控的難度,因為誰也無法準確預估2-3年後的真正住房需求有多少(或者說時間跨度越大,預測準確度就越低)!!!

綜上,個人覺得隨著第一批限售期限到期,勢必會相對增加房產的供應自然二手房的房價肯定會受到波及,尤其是對於大多數投資客來說巴不得迅速套現離場。最後,還是奉勸所有看到我這篇文章的朋友,房住不炒,謹慎投資。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樓市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