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5部門新確定6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老年照護Web前端開發在列

4月16日,記者從教育部瞭解到,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部署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根據《試點方案》,此次在建築工程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物流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5個領域,遴選確定了參與首批試點的有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包括:建築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Web前端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試點方案》提出,自2019年開始,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需要、市場需求、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從10個左右職業技能領域做起,穩步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院校以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不含技工學校)為主,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國家開放大學等積極參與。

為抓職業技能證書“含金量”,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將嚴格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證書發放,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的學習成果賦予相應學分,探索建立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同時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培訓評價組織監督、管理與服務機制。

《試點方案》規定,培訓評價組織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標準的建設主體,對標準質量、聲譽負總責,主要職責包括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開發、考核站點建設、考核頒證等,並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教育部將根據“放管服”改革要求,面向實施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相關工作的社會評價組織,以社會化機制公開招募並擇優遴選參與試點。

“培訓評價組織應能夠凝聚有關行業領域龍頭企業、院校專家,在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建設、師資培訓、考核管理、證書發放等方面具有一定經驗和實力,頒發的有關證書行業企業高度認可,有對應的企業真實崗位或崗位群。”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談及培訓評價組織應有的標準。

今年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院校內培訓可面向社會人群,院校外培訓也可面向在校學生。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證書人員享受同等待遇。院校內實施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曾介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一種新型證書,將面向社會招募培訓評價組織,培訓評價組織負責實施職業技能考核、評價並證書發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