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豬隻


清朝的道員是介於省和知府之間的官職,一般情況是正四品,比從四品的知府略高一點。但特殊崗位的道缺不受品級限制,最高可以是正二品。

道員與知府的區別是,知府屬於地方官,是知縣的上司,主要負責訴訟、徵稅和教化。而道員是省直官員,屬於省府派出官員,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省直各廳局。

道員由佈政史司和按察使司分別派出,因而其職責也不同。大體上,道員分三種,布政使司派出的,叫做分守道,其業務範圍以民政、官員考績、農桑、糧谷、賦稅為主。按察使司派出的,叫分巡道,業務以司法和訴訟為主。

此外,分守道和分巡道都要兼職,比如兵備、水利、鹽法、學務、河務、茶馬屯田等,有軍事職責的也叫兵備道。第三類是不兼職的某一專業領域的道員,但不多,主要是鹽法、學務、河務、水利、督糧等,而且,一般都是直屬總督的。

袁世凱的父親袁保慶就是江寧鹽法道,駐江寧,直屬兩江總督,主要的工作是為兩江總督馬新貽辦理糧臺,相當於70年代南京軍區的後勤部長,而且袁保慶軍功卓著,是正二品大員,身份和級別與巡撫一模一樣,他和當時的江寧布政使孫依言兩人是馬新貽最得力的助手。馬新貽被刺以後,他們二人不畏權勢,抵制曾國藩的欺上瞞下,仗義為馬新貽出頭。

分守道和分巡道分駐各地,是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作為省府機構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不能只在省城駐在,必須就近到各地去辦公,而地方的府縣機構職能單一,也無法分擔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所以要通過各地分設道員完成工作。

道員有的管一個府,有的管兩三個府。帶兵備銜的道員,有守土之責,相當於小號的巡撫,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但道員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級,而是在某些業務上是他們的上級,這一點與今天各省的業務廳局與市縣和地區的關係一樣。

還有一種專司某一行業的道員,也分駐各地,但隸屬關係是垂直的,比如海關道隸屬於直隸總督,督糧道隸屬於漕運總督(僅限於京杭大運河流經的八個省)等。

咸豐八年,海關總稅務司設立,並由外國人管理。為了監督總稅務司,咸豐皇帝在全國設置了十五個海關道,除了監督和保障清廷的權益,這些海關道還負責辦理所在地的外交和通商事宜。

但除了津海關道以外,其它十四個海關道均由就近的分守道和分巡道兼任,但所有的海關道均向直隸總督報告工作,是直隸總督的屬下。因此,直隸總督的手也伸向各地,使直隸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晚清上海海關道邵友濂就是李鴻章派駐上海和兩江的眼線。當時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兩江總督左宗棠為了陸防和海防爭論不休,最終竟成政敵,而邵友濂在李鴻章打擊左宗棠的過程中功不可沒。邵友濂當時是兩江總督屬下的蘇松太倉道,但由於兼海關道而受李鴻章節制。

道員的設立一般沒有固定的常例,根據需要各朝都有變化。據《光緒實錄》卷四和《清史稿,職官志三》記載,晚清全國設分守道二十個,分巡道七十二個,專職的津海關道一個,共計九十三個。

為了提高官制設置的效率,道員的駐地一般都要避免與知府在一起,並儘可能住在縣一級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專職道員,比如直屬總督的鹽法道、學務道、督糧道等駐在省城或大城市。

道員一般是正四品,但正三品的缺也很多。比如慈安太后的父親,鑲黃旗的穆楊阿就是廣西右江道。右江道駐柳州,它由於是兵備道,又兼管理少數民族事務,是個滿缺,也是個肥缺。廣西另一個道員肥缺是左江道,也是個兵備道,滿缺,正三品,駐省城南寧。

這兩個道員缺是全國有名的好缺,但也有惡名昭彰的缺,誰都不願意去。比如瓊崖道兵備,在海南,煙瘴遍地,那個年月沒有空調,北方人去了基本上是找死。還有甘涼道,幾乎無一日不打仗,駐地苦寒,遠離京城。

不過也有一些道缺,由於天高皇帝遠,管的範圍寬,甚至可以作威作福,比巡撫還實惠。比如西寧道,管理整個西藏和蒙古,在西北地界,除了陝甘總督就他官最大。西寧道全稱是西寧撫治兵備道,就是打仗的,但上面有陝甘總督頂著,他反而沒有什麼壓力。西寧道從二品,正經的朝廷大員,乾隆以前是滿缺,後來為了打勝仗,不得不“參用漢人”。

兵備道有守土之責,因此戰時要求兵備道必須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慈禧的父親惠徵就是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加兵備銜,因此也是兵備道,正四品,駐蕪湖。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進犯安徽,蕪湖首當其衝,惠徵剛剛到任,情況不明,對屬下也不熟悉,所以在太平天國剛剛開始圍城時就棄城逃跑。他是守城主將,他一跑,蕪湖立即陷落。咸豐皇帝大怒,要抓他回京問罪。

當時棄城逃跑肯定是死罪。後來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因為棄城逃跑甚至被拉到菜市口一刀斬了。惠徵膽小,跑到鎮江以後就病倒了,每天擔心皇帝派人來抓他,沒幾天就死了。


國史館


道臺和知府的上下關係!如果精確去理解這兩個名詞的真正意思,就不難理解了!

知府是一府之首,道臺是一道之要!

那麼什麼是一府?什麼是一道?

一府相當於現在的一市!一道相當於市級以上的經濟綜合體!

普遍來講,道臺級別介於知府和布政使之間!如果把一道的範圍縮小到一府,兩者則是平職的!


老易說事


相當於專區或地委


燒死的火


道臺有專業道臺和地方道臺,專業道臺相當於省級廳局長。

地方道臺一般屬於幾個地級市組合的巡視員,相當於幾個市的總市委書記。

但是道一般是半級政府,有總市委書記,而無總市長等。

道臺品級一般在正四品以上,不低於知府,不高於布政使。

民國時,也有有道無府的時候,這個時候,道府就是一級了。


吳林寶1


道臺是省和府之間的地方長官,品級比知府高一級,類似於現在的市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