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前言

巴黎聖母院被燒了,這是今天的大新聞,網友的言論更加令人作嘔。有些人對於巴黎聖母院冷嘲熱諷,甚至以圓明園為藉口表達對巴黎聖母院破壞的讚美。那麼,這些話真的站得住腳嗎?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眾所周知,圓明園的記憶代表著近代史的“國恥”,我們大約能從書和影視作品裡面知道一點有關圓明園的知識,更加重要的是歷史和語文教科書會提到這些,尤其是那篇課文:

這個奇蹟消逝了。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圓明園。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做法蘭西,另一個英吉利。——雨果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燒掠圓明園是侵略、是放在任何文明標準中去衡量都是赤裸裸的罪行。然則,我們改反思的是,圓明園真是被英法聯軍給破壞的嗎?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1.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這個沒法反駁。但是,圓明園的毀滅是一個不斷髮生的過程,而非一個短暫的突然的事件。

2.圓明園為最繁盛的時候,那是整個乾隆朝,到了嘉慶時候,就已經走下坡路了,英法聯軍火燒之前,咸豐年間,圓明園處於衰敗期。

3.英法聯軍的破壞好比一個精美的瓷器被摔壞了,但是及時搶修,瓷器還有可能修好,沒有能力修好,把碎片保存這也好呀!圓明園之後的遭遇,恐怕更加值得國人警醒。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圓明園在近代遭遇了哪些劫難呢?

八國聯軍的破壞,清末民初軍閥和權貴對園內十字殘餘的轉移和破壞,還有某時期,農民為了種田建房對圓明園基本景觀的破壞。這還沒有算上其他傷害,慈禧當年修建頤和園的時候,圓明園建築材料再利用,從某種意義上,頤和園留著圓明園的血。還有抗戰期間,當地農民開墾土地等等行徑。甚至,我可以這麼說,八十年代大討論圓明園之前,圓明園的保護都是一句空話。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英法曾經的行徑絕對是可恥的,但是,怒斥顯然毫無意義,我們如何才能痛定思痛?一個真正愛文物的人思考的是:

既然過去無法改變,如何預防類似的事情發生,如何保護文物,以及損害發生以後如何止損與修復。

圓明園與國恥

圓明園被焚燒並不是一直都被當作“國恥”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在中國初期,民眾感受到的是清朝的頹廢而已,並不是什麼恥辱。你想想看孫中山他們巴不得清朝更加衰敗,不可能希望大清金碧輝煌,國力強盛。畢竟,這個邏輯其實是很清晰的,圓明園的所有權是皇家,而非萬民,普通百姓無從瞭解圓明園,那時候各種媒體也不發達,完好無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過去不是所有人都能去看到的。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等到了康梁的時候,國恥話語的出現,這種國恥話語是少數中國知識分子介紹的目的,是想推動中國人嚴重缺乏的民族主義集體精神形成。從這開始,圓明園開始成為少數人認為的恥辱,並且逐漸擴大到全民。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如何正確看待巴黎聖母院和圓明園之間的聯繫?

我想看見巴黎聖母院並且想到圓明園的真正態度是:

在這次事故中,學習西方對於古建築保護的經驗

據說法國在數年前就對古建築進行了3d數字化重塑,也就是巴黎聖母院每個細節都在計算機上能看見。另外我們應該關注本國有沒有主要古建築缺乏保護或者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如此才是正確的態度。

從巴黎聖母院到圓明園,我們應該嘲笑,還是應該反思?

叫囂著不能改變的事情,並且不去反思,這不是國人的文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