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中小學生為何近視率居高不下

光明網:中小學生為何近視率居高不下

若不是一次偶然的監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所長張霞可能至今還不會相信,學生近視與燈光有著密切關係。

張霞所說的這次監測,是哈爾濱市教育局為轄區學校換裝光生物教學專用燈3年後哈爾濱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對市區10餘所學校的抽樣問卷調查。這次調查結果顯示,97%的學生反映辨識黑板的板書更為輕鬆,眼部疲勞感明顯得到緩解。

環境、行為和遺傳是中小學生視力的三大“殺手”

近幾年中小學生近視率一路飆升,讓張霞印象深刻。幾年前,哈爾濱市市區中小學生近視檢出率一直居高不下,呈逐年緩慢上升態勢。雖然政府多措並舉,但收效並不明顯。

更大範圍的數據佐證了張霞的感受。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近視患者多達6億,其中,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而美國小學生近視率僅為10%。更為嚴重的是,當前我國近視的發生具有逐步低齡化的特點,在3—6歲的群體中,已有2.5%的兒童為近視。這些學生生活在一個模糊的世界裡,遭受著近視的困擾,甚至導致他們注意力下降、情緒波動、自卑、易怒、學習效率降低。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學生群體有如此高的近視率?“2018年,黑龍江省中小學近視率為51.28%。”近日在哈爾濱舉行的“解決光汙染·預防近視低齡化”專題研討會上,張霞說,國家疾控中心調查發現,造成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響因素有三個:環境因素、不良用眼行為因素和遺傳因素。對於當前同時受到學業壓力與電子產品影響的青少年來說,除了要高度重視長時間的近距離作業、營養攝入不均衡等外部行為因素,過去不太被人們關注的光環境因素影響,也不可小視,亟需國家及相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

“由於6—18歲城市學生近視發生率的激增,未來幾十年,近視導致的眼科病症或將成為導致視力受損和致盲的第一位病因。”張霞憂慮地說,“如不及時扭轉這種趨勢,可能會對國民素質,甚至國家的長治久安產生較大影響。好在,去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於學生近視呈高發、低齡化趨勢作出了明確指示。”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嚴格按照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標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採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於視力健康的照明設備。

教室照明成為近視防控的“新戰場”

教室照明究竟和學生近視有著怎樣的關聯?

通過大量調研,張霞認為,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外部因素中,教室照度不足、光源頻閃、次聲波和汞汙染、光輻射,都是最為突出的影響因素。2015年哈爾濱市區學校教室照明設備換裝前,教室照度及黑板照度嚴重不足,教室課桌面平均照度為100—130勒克斯(LX),黑板局部照度小於200LX。而按照《中小學校教室採光和照明衛生標準》GB7793-2010的要求,課桌面照度應達300LX,黑板局部照度應達500LX以上。

在多地採訪時記者發現,目前中小學教室的照明,大部分是用熒光燈,少數學校換裝了LED燈。

在照明設備方面,一項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教室使用每秒不足100赫茲閃爍頻率的熒光燈照明時,與交互式電子白板共同作用,會引起學生頭痛等不適症狀,甚至降低認知能力,損害視覺健康。

然而,相關研究表明,光輻射、頻閃、眩光、次聲波、汞汙染、照度嚴重不足,是熒光燈的六大主要危害。此外,熒光燈鎮流器工作時發出的有害次聲波,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嚴重時會使人頭暈、噁心、嘔吐、喪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喪;熒光燈工作時因溫度升高,導致汞汙染,容易使人產生頭痛、頭暈等症狀;光線中含有的藍光、小光源、視網膜熱、紅外輻射等七種光輻射危害,也可能導致青少年近視。

一項光環境改善實驗的啟示

從醫學角度來看,誘發青少年近視的三大因素中,改善光環境是防控近視增長率的最有效途徑。

為了摸清教室照明對學生視力健康、學習效率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進一步瞭解教室照明、研究不同類型教室照明光源對學生視力的影響,2018年8月,北京大學醫學部選取了普通熒光燈和哈工大光電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理學院科研團隊研製的光生物安全燈,進行對比實驗。

結果顯示,在光生物安全燈下進行學習後,教室照明情況變好的學生人數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熒光燈組;光生物安全燈組學生雙眼視力水平沒有明顯變化,而普通熒光燈組學生雙眼視力水平出現明顯下降。不僅如此,無論是在光學參數照度及照度均勻度、學生視力水平、腦力工作能力方面,光生物安全燈均優於普通熒光燈;學生近視發病率每年可降低8%。

“該實驗對於當前中小學防控近視具有重要啟示,它不僅揭示了教室照明與青少年近視之間存在的正相關關係,而且為中小學防控近視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同時還為孩子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創造了可能。”張霞建議,相關部門從光源入手,全面改善和干預誘發中小學生近視的環境因素。

事實上,張霞從光源入手防控中小學生近視的建議,已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以佳木斯市為例,該市市區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一直居高不下,連續十年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生近視患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兩年前,該市中小學校教室換裝光生物教學專用燈後,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得到控制,上升幅度明顯趨緩,使用前後兩年的視力檢測報告對比顯示,學生近視患病增長率由同比2%,銳減至0.02%。

張霞希望,全社會應儘快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把最新的科技成果運用於近視防控工作,及時遏制學生近視高發、低齡化趨勢。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