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為青年提供更好的數字閱讀產品 讓書香中國更加馥郁

“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這是第五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的主題。會上發佈的《2018年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也用一串串數據證實了“e閱讀”是如何深入生活的:2018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已達4.3億,人均數字閱讀量為12.4本,人均單次閱讀時長已達71.3分鐘。回顧歷年數據,每一項數據都在增長,數字閱讀一派快速發展勢頭,令全民閱讀與數字中國建設的成就愈發清晰。

光明日報:為青年提供更好的數字閱讀產品 讓書香中國更加馥郁

從校園到機關,從企業到軍營,從城市到農村,如今,又從線上到線下,共建書香中國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與期待。2014年至2019年,全民閱讀已經6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期間,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已經在全國範圍廣泛深入開展,河南、深圳等地出臺了促進全民閱讀的法規條例,北京、浙江、廣東等10餘個省份將全民閱讀從4月讀書月延伸至全年,全民閱讀已進入常態化、法制化,形成長效機制。於是,書店成了“打卡聖地”,書籍被稱為“旅行伴侶”,閱讀已是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一本書,可以在滑動的屏幕中,可以在生動的聲音裡。當思想和知識走出紙張這一單一媒介,人們的閱讀獲取便更加隨時、隨地、隨心。事實上,知識的傳播從來都與技術的飛躍相生相伴。過去的千百年裡,一次次印刷技術的進步都帶來了知識傳播的躍升。第五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探討了數字閱讀理念、方式、實踐的創新,還有許多對未來閱讀的暢想,我們或許可以用VR眼鏡浸入體驗一部歷史小說,在文字、音視頻的交互融合中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精神食糧。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目前,我國已有40餘個省級數字圖書館,近500個地市數字圖書館,同時,數字閱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政策、技術、市場各要素的匯聚,更加明確了數字閱讀產業的未來。

自2017年起,中國數字閱讀大會開始發佈“中國青年閱讀指數”,今年的閱讀指數顯示,青年用戶繼續以高時長高頻率“霸屏”數字閱讀,青年對哲學及社會科學的閱讀需求十分旺盛,這一現象既讓人欣喜,又標識出了發展數字閱讀的責任,青年是民族的未來,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數字閱讀產品,方能讓書香中國更加馥郁。

轉自:光明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刪除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