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想搞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請各位農業專家指點一下可行嗎?有什麼技術要求?

豫東小農


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的確是農民發家致富的門路,種植反季節蔬菜很少會出現滯銷。我就舉個例子吧!


假如種植反季節辣椒:選擇適合當地銷費習慣,抗病、高產、優質的種子如豫藝新時代、新金富808、美味一尺長等辣椒品種。

七月中下旬正是高溫季節,辣椒育苗也開始了,用優質基質穴盤育苗,防止烈陽照射、防止雨水衝淋,加防蟲網等措施,培育優質無病無蟲的椒苗。苗齡40左右,定植前用百菌淸、代森錳鋅噴霧椒苗,畝定植2200~3000株!

高溫季節育辣椒苗,易發生猝倒病,可用1000~2000倍氯化鈣防,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上午噴藥減少苗床溼變!
整地施肥: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複合肥30公斤!深翻耙平,做成1·2m的高低畦,高10釐米,並鋪設滴灌帶!雙行定植,株距35釐米,棚口和通風處用防蟲網。辣椒定植時澆足苗水,保證一次全苗。返苗後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同時要摘下邊杈。出
辣椒根再生能力差,木質化快,較喜溫怕冷,澆水時見幹見溼,嚴禁大水漫灌!辣椒定植時澆足水分,辣椒進入盛果盛花期,須要肥水大,並衝施硫酸鉀複合肥30公斤/畝。噴霧奈乙酸保花。並及時摘下商品椒,以免影響辣椒的正常發育!
辣椒的最適溫度在18~30之間,前期防止高溫,後期要保溫,進入冬天,天氣寒冷,加蓋防凍膜,夜晚要加造草苫!科學管理才能有好的效益!


淮陽紅太陽種業


大棚要建成高標準智能化溫室大棚。大棚必須安裝補光燈、噴(滴)灌設備、加熱系統、智能系統、遮陽網、保溫棉墊。大棚“龍骨”釆用鋼架結構,棚膜透光性要好。大棚必須防風、抗壓、保溫,大棚兩端要預留通風口。大棚高2.5m——3m左右,太高不抗風、抗壓,容易垮塌。

大棚種反季節蔬菜,最好不能重茬,尤其是藤蔓類蔬菜,土壤有機質含量必須高,防止土壤板結,因此,要採用農家有機肥種植,每季蔬菜種前,都要追施腐熟農家有機肥3000公斤/畝,做為底肥,土壤要滅菌處理,可用25%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土壤,也可用50%甲基惡黴靈1000倍液——2000倍液澆穴,然後播種或移栽。

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冬季要防寒防風防雪壓。因此要每天巡視大棚,對大棚進行防風加固,氣溫低,連陰寡照,要及時打開補光燈、加熱器,給大棚補光加溫。寒潮天氣,棚頂要加蓋草簾、棉墊保溫。

夏季天氣炎熱,陽光強烈,要採用遮陽措施,可用透光率80%遮陽網覆蓋棚頂。夏季每天要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除溼降溫,保持棚內溼度50%左右,棚內病蟲害可用噴灌設備進行防治,也可以人工噴霧防風。大棚是密閉環境,重點防治病菌、病毒。

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藤蔓類蔬菜要及時吊藤引蔓,掛果、結莢期要整枝修剪打頂芯,對底部老葉老枝要全部修剪,只留頂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茄科類也要抺茬,修剪,保留兩個側枝生長。修剪後,要及時用殺菌劑對創口進行滅菌處理一下,也可葉面噴霧殺菌劑。

綠葉菜要控制好溫度,防止抽薹、開花,早熟。綠葉菜要多施氮肥,要注意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脂的運用,促進綠葉菜生長髮育,增加綠葉菜品質口感。

總而言之,大棚蔬菜種植,要注意控制大棚溫度、溼度、病蟲害防治,冬季保溫恆溫、夏季通風除溼。


長江老農


大棚分很多種包括:蔬菜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溫室大棚,,陽光板大棚,智能大棚,單棟,連棟大棚,單層面,雙層面溫室,加溫溫室,不加溫溫室等。

普通大棚:成本低,構造簡單。但是可添加設備少。

溫室大棚:成本高於普通大棚,構造複雜,可以安裝一定的設備。

智能大棚:成本高,構造複雜,設備比較齊全。

大棚由竹木杆,水泥杆,輕型鋼管或者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桿,拱杆及壓桿,覆蓋塑料薄膜而成為拱圓形的料棚。大棚面積一般為1-3畝,根據地形確定大棚覆蓋面積,種植蔬菜大棚高度一般為2.2-2.6米,跨度為10-15米,長度為40-65米,這樣便於管理

大棚覆蓋材料有以下幾種:普通膜,多功能長壽膜,草被,草氈,無紡布,遮陽網。

大棚應選擇向陽,避風,乾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建。

還應注意以下幾點:溫度條件,光照條件,溼度條件,空氣溼度的調控,棚內空氣成分,土壤溼度和鹽分,科學施肥







金海在農村


這些年反季節蔬菜大棚發展非常快,一方面是一大批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回家種植大棚蔬菜,還有一部分年輕人回村創業。第二方面是國家在大力扶貧,那麼種植蔬菜大棚就成為了首選。針對這些,最近幾年蔬菜價格忽高忽低。建議題主先考慮,種植出來後怎麼賣?有沒有收購市場,沒收購市場怎麼賣?這些考慮清楚後開始準備建棚種植。如果詳細說太多,簡要說幾點:1:種植什麼?根據種植的作物結合當地氣候等因素決定建什麼樣的棚,有拱棚,高溫棚,半地下式,等等,同時伴隨著水源的解決,種植大棚蔬菜最好用地下水,地下水含病菌和蟲卵較少。可以上網查一查,不同的結構棚對應著不同的保溫性能。2:育苗,一開始剛種植建議購買成品苗,因為牽扯育苗和嫁接等3:就是種植了,從整地開始,根據不同的土壤結構整出對應的結構。其實種植這一塊我的建議是找個種植你想種的那個作物的老人,記住不是專家,是種了十多年的人給你管理,多給點錢不要緊,讓他給你管理,你從他那學習經驗技術。不要輕信那些專家學者,教授的,理論強,實踐太差。我遇到一個號稱什麼農科院的專家,吃飯的時候說的那些確實牛逼,可是第二天到黃瓜棚裡,竟然怎麼落秧都不知道。再者你找你們那賣農資挺多懂技術的老闆幫你管理,前提是農藥肥料你全用他的,他們注重他們店和個人的名聲,會盡力給你管理好。總結:很多玩棚的人都說,沒種過的要交三年的學費,有點誇張也不誇張,所以花錢找人幫你管理,找種十多年的老手給你管理


天佑農業


我不是專家,希望可以能給您提供一些建議。大棚的話要選合適的塑料油紙,不知道你想選用竹竿還是鐵做架呢?我覺得對於短期來說用竹竿比較好不過就是有點麻煩,鐵的話就會簡單很多而且用的也比較長久,如果是種反季蔬菜在管理放面需要格外留意,還有就是無論選哪種做架子一定要掌握好架子離地面的距離,這個要具體看您想種植什麼了,大棚裡面如果要選用薄膜的話最好選用兩邊黑中間白的,不過這也不一定,還是得看具體想種植什麼了。


新型農村結合部


種植反季節的東西特別複雜,你要做的準備工作也比較複雜

第一點,你要準備一個溫室大棚,溫室大棚的投入也非常大,要有足夠的資金準備,你的計劃是有多少地?每一畝地的投入大概就有1到2萬塊錢,這樣的話,你有足夠的資金,又可以充足的準備著,準備著一項工作。

第二點就是人力資源的支配,無論做什麼事?必須有人力的支持,如果你種的特別多,必須有管理人員和一些工作人員,讓你這裡邊兒的各項工作都能順利的進行下去,如果你的各項工作進行不下去,這樣的話,對你做的種植的反季節蔬菜也是一種損失。

第三點,人力資源的技術支持,你這裡邊必須有一個技術員,對這種農產品比較瞭解的各種生病啊蟲害啊,這會必須做到防治,這樣的話,對你做出來的反季節,蔬菜不會有損害

第四點,就是銷售網絡,你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銷售網絡,才可以讓你的產品銷售更廣,你的產品如果都出來了,沒有銷售網絡,可以給你造成更大的損失,蔬菜這些東西,成熟了,必須銷出去,不然的話,對自己造然造成的損失很大

第五點就是蔬菜的質量,每一次的蔬菜質量必須有一個質量員的把關,這樣才可以對蔬菜有一個質量得到一個保障

第六點就是,蔬菜的運輸,怎麼樣才能讓蔬菜運輸中沒有損害,在運輸中,怎樣保護這種蔬菜的新鮮度。

第七點,就是,怎麼減少自己的成本?怎麼做才能把自己的成本壓縮?最小利益最大化,這才算一個成功。

個人觀點就是不是反季節的東西行不行?只是你想做不想做的,如果你想做,就要做到最好,這以上幾點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可以採納也可以不採納,這個很多東西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沒有技術不技術的問題,有的技術問題也不一定真正的能實現到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的農耕設備這些東西很全面,還有,資金很到位,這個做起來應該會很簡單,因為相應的人員,你可以找到,可以找到技術的支持和技術的栽培,你就可以一個完善的心態。

技術的要求倒是沒有什麼,只要你的資金到位,你就可以找到技術人員,可以幫你完善所有的東西,而且現在有一個有些大棚規劃,還有和反季節規劃的這些東西都有的,有一個相應的公司會對這些技術支持和和一些大棚支持套餐之類的,可以給你規劃一類更合適你的,更擁有你的,可以種植出來更完美的反季節蔬菜,還有溫度,溼度都可以達標。






豫鄉順溜哥


你好,提問者。

我答題前,看到有二位已經答題,提問者是優質三農和扶貧達人團的,我能溫室行業從業多年。

反季節種植,一般建設溫室大棚都是日光溫室,也叫暖棚。冬季我們北方吃的瓜果蔬菜基本都是產自這個溫室大棚上,還有些是南方過來的。

首先溫室大棚建設,這樣暖棚費用,肯定不是第一個答題這所說1-2萬能建成的,覺得不可能的。就比如你要建設一個一畝地暖棚價格將近8萬左右的價格。

基本都包含水泥基礎、磚牆、幾字鋼骨架或橢圓管骨架、PO放滴露膜、卷被機、卷膜機、保溫被等價格也有依據的。

一般反季節種植一些豆角、西紅柿、葉菜、黃瓜、青椒等常見,這個看自己的規劃了,有人就種西葫蘆40多畝,一年賺80多萬。

還有種反季節水果,桃子和櫻桃,那冬季價格我都不敢看,櫻桃60一斤,太嚇人。

至於銷售,各有各的道,網銷也好,直播銷售也好。和商超聯合也行,自己適合哪方面就做哪方面吧。







起點農業


這個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菜,是可行的而且還可以提高收益,既然是反季節也就是說蔬菜要有適宜的溫度,要掌握每個蔬菜的習性適宜的溫度、溼度和光照,這個很重要也是容易管控的,因為溫室裡面有自動控制系統。

溫室種植有一項叫悶棚,這個環節也很講究要做好,可以殺死很多病蟲害。

注意溫室要牢固可以抵抗自然災害,災害指的是雨、雪、風根據不同地區建造,科學建設損失可以降到零。

農民種地很辛苦,科技的力量,科技可以改變傳統種植模式,過不了幾年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可以讓農民輕鬆掌握種植技術,一個手裡一臺電腦就可以了,這是今後趨勢,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