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且說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之後,在佛教裡,他的地位已經是崇高無比。和東土教派不同的是,東土教派的教主,一般都是在他去世之後再逐步提高、修飾。而釋迦牟尼則是在生之時,其地位已經是至高無上,得到了所有佛教信徒的禮敬。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於是有一個疑問,既然釋迦牟尼的身份地位已經這麼尊貴,所謂“為尊者諱”,那麼大家對他的稱呼會有哪些變化嗎?

其他普通僧侶還好,反正之前沒有血緣上的交集。所以,在僧團裡,一眾僧侶對釋迦牟尼,都是以世尊、佛陀、佛等相稱。但是,釋迦牟尼出家前的親眷,比如他的父親淨飯王、妻子耶舒陀羅、兒子羅睺羅,堂弟阿難等又該如何稱呼呢?

如果是在我國古代,即使身份再尊貴,但對自己的直系親屬,都必須保持原來的稱呼。縱使古代許多的開國之君,做皇帝前普通人的身份,有父子兄弟之稱,做了皇帝之後,也還是有父皇、皇兒等等叫法。其它以下的身份就更不用說了。但是,佛教會不會也一樣呢?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淨飯王:

淨飯王本是釋迦牟尼出家前的父親,迦毗羅衛國的國王。釋迦牟尼出家之前,兩人之間的稱呼,和我們東土習慣也差不多,淨飯王稱呼釋迦牟尼為“王兒”或“太子”,釋迦牟尼稱呼淨飯王為“父王”。

可是後來釋迦牟尼成佛之後,父子之間的稱呼就有點變化了。在“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裡,釋迦牟尼親口對難陀說“父淨飯王”,再後來父子相見之時,淨飯王對釋迦牟尼的稱呼卻是“佛”或者“佛陀”,此時已經成佛的釋迦牟尼,在淨飯王面前,依舊稱其為“父王”。

可見,即使釋迦牟尼成佛,在其心中,依然還是有世間親眷之感,尤其面對父親,依舊保持“父王”的稱謂,可見孝道二字,是沒有民族之分的。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但作為佛教裡地位懸殊的淨飯王,對自己兒子的稱呼,卻已經變為“佛”或者“佛陀”。我們由此可見,真正成佛的人,本身並沒有這些地位的拘泥,反倒是覺悟不及之人,非常講究這種形式,面對身份尊貴的人,即使這個人以前是自己的部屬或親人,也已經失去那份“親熱”了。

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是釋迦牟尼出家前的妻子,其實據記載,兩人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怎麼能生下兒子羅睺羅?在釋迦牟尼成佛前,耶輸陀羅和釋迦牟尼夫妻間的稱呼,估計也和無數普通夫妻一樣,沒有什麼差別,但是成佛之後呢?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據佛經記載,耶輸陀羅在阻止羅睺羅出家前,曾和淨飯王有過激烈的辯論,此時的耶輸陀羅口中,對已經成佛的釋迦牟尼,依然稱呼為“太子”。但後來真正兩人相見時,倒沒有說話了。

於是,我們便可以得知,即使釋迦牟尼成佛,在妻子的眼裡,還是曾經的悉達多太子。只是,此時的釋迦牟尼佛,稱呼已經變成了“耶輸陀羅”,相信這個稱呼,不會是出家前兩人之間的稱呼吧?

羅睺羅:

作為子輩的羅睺羅,因為他還很小、不能說話的時候,父親釋迦牟尼就獨自出家了。所以他和釋迦牟尼父子之間,應該沒有“父親”和“兒子”這類的稱呼。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後來羅睺羅7歲出家做了小沙彌,長大後因為頑皮,被已經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嚴加責罵,在釋迦牟尼的口中,對兒子的稱呼是“羅睺羅”,而在羅睺羅的口裡,對父親的稱呼也是“佛陀”。

可見,在釋迦牟尼和羅睺羅父子之間,是沒有普通父子之間的稱呼,而是更傾向於“師徒”這種關係。

當然,作為一個稱呼,可能對我們現代人而言,並沒有什麼,但是在那個年代,稱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等級制度,一點點差池都會受到禮法的約束的。


釋迦牟尼成佛後,他的父親和妻兒,是怎麼稱呼他的?


通過釋迦牟尼成佛前後,他和親眷之間的稱呼變化,我們可以看出,尊貴一方,其使用的稱呼比較隨意,一般還是沿用以前所用,但卑賤一方,卻會根據自己的身份,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比如淨飯王,曾經的長輩變為佛陀座下的信徒,是一個由貴入賤的變化,於是稱呼也截然不同了。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