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詩詞,哪一句最打動你?

老張的貓


《旅行撿詩》

1

左手推開春分

右手推開清明

閃出身子去旅遊

路很聽話也很配合

我們走到哪它跟到哪

但路也有累的時候

我們就和它擠在一起喘氣

2

北京的故宮是國家的

自私的兩眼使勁往裡裝

裝了皇尚裝娘娘

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至今,那個我還在故宮

怎麼叫他也叫不回來

3

坐火車去布達拉宮

總覺得身子很輕很輕

輕得就像西藏的藍天白雲

緣於將內心的

那口俗氣哈出去了

4

去四川九寨溝半路

忽聞那裡地震了

由於扭頭過急

旅遊這個詞受傷了

至今還在針炙按摩

今年能不能出去觀光

還要看旅遊這個詞

康復的狀況



根言木語


若論旅行中的詩詞,倒是有一首詩讓梅園老人印象深刻,詩中有一聯千古傳誦的名句,足可見該詩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和影響,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旅行詩,把梅園老人給打動了呢?下面聊一聊此詩。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思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霸。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商山早行》這首五律名作是晚唐詞人兼詩人溫庭筠寫的,詩中的商山在今陝西省商縣東南,詩人曾離開長安途經此處,全詩描寫的是清晨行於商山的所見所感,前三聯突出了詩題的"早","晨起動徵鐸,客行思故鄉"清晨詩人聽到行旅起啟所搖動的大鈴(鐸),想到自已身在異鄉為異客,不免更加思念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還能看見昨晚的月亮,寒霜也沒有消退,"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枳花"在天色未明時顯得分外明豔,醒目,說明動身之早,尾聯呼應首聯,杜陵在今西安市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因漢宣帝築陵於東原上,故稱杜陵,溫庭筠的家就在杜陵附近,他也稱自己為杜陵遊客,詩中的"杜陵夢"正是思鄉之意。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歷來為詩評家所稱道,也為人們所傳誦,此聯的高明之處在於全是名詞,沒有一個動詞卻不顯得繁複單調,由六個名詞組成一幅美妙的畫卷,藉以表達詩人旅途的艱辛,整首詩妙處也全在這兒,這幅畫沒有主次之分,只有客觀的存在,雞鳴聲,清晨迷濛的月,行人的腳印,板橋,寒霜,這幅畫的各個部分早已融入旅人心中,讀者心中,詩人心中…


宋詳軍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亦有所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968花果山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雅魯河蠶蛹


何日能重遊?---《憶江南》白居易


霜露既降


記得20世紀90年代,我去華東五市旅遊到了寒山寺,被導遊吟誦的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深深陶醉了。說實話在之前我根本沒有聽過這首詩,最後把這首詩背了個滾瓜爛熟。練書法了還是表演朗誦詩歌了,都成了我首選的一首詩。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喬瑛兒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佛山無心禪意動!幽深寺靜鐘聲遠。



滄海129345295


毛主席的這句詩詞,刻在我心裡。"東方欲嘵,莫道君行早,踏遍深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