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區法院掛牌三個月收案7147件 85%通過網上立案

“成立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是重慶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重慶高水平開放發展的生動法治實踐。”

重庆自贸区法院挂牌三个月收案7147件 85%通过网上立案

3月26日上午10點過,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的立案大廳門可羅雀——僅兩名當事人在辦理立案。

“這場景在我們法院是常態。”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長曹柯的這句話讓重慶日報記者更驚訝了,他卻笑著揭秘,“立案大廳沒有人的原因是,這些案件中有85%都是通過網上立案。”據瞭解,該法院於2018年12月24日掛牌成立。3個月來,受理案件7147件,新受理案件數量位於重慶基層法院前列。

重庆自贸区法院挂牌三个月收案7147件 85%通过网上立案

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掛牌成立當天法官宣誓

“成立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是重慶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重慶高水平開放發展的生動法治實踐。”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院長裘曉音介紹,作為全國首家實現自貿區區域全覆蓋的專業化法院,該院主要管轄自貿試驗區內涉及投資、金融、貿易的一審商事案件、一中院轄區的知識產權案件以及全市一審涉外商事案件。

那麼,3個月來,該法院在服務重慶內陸開放高地、“一帶一路”和“陸海新通道”等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3月26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採訪瞭解情況。

85%案件通過網上立案

“法院在建設階段,市高法院就將我們作為重慶法院乃至全國法院智慧法院建設標杆進行打造,軟硬件建設及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都圍繞這一目標開展。”曹柯告訴記者,在立案環節,除傳統的窗口立案以外,當事人可採用網上立案、手機“易法院”App立案和自助立案機3種智能化方式立案,極大方便了當事人參與訴訟。

“我們律師平時都通過網上立案。”現場,正在自助立案機前操作的重慶華升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開科說,網上立案方便又簡單,只需根據操作提示填寫內容,並把相關證據和起訴狀掃描到系統裡就完成了,整個過程20來分鐘,為當事人和律師節省了來回跑路和立案排隊的時間。

重庆自贸区法院挂牌三个月收案7147件 85%通过网上立案

當事人用立案大廳自助立案機立案

“為提高網上立案的效率,我們組建專門的團隊受理網上立案。”曹柯指著後臺電腦顯示的一起剛登記的合同糾紛案說,該案從提交到人工審核登記僅用了5分鐘。“我們統計過,傳統窗口立案每天在30件左右,而我們通過網上立案,達到了平均每天140餘件。”

除了立案,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的庭審環節,所有法庭均全部具備庭審記錄語音轉化、證據材料數字化展示等功能;而在裁判環節,該院對重慶法院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進行了提檔升級,對於類型化案件通過審判要素的提取可以自動批量生成裁判文書,大大提升了審判效率,並促進裁判尺度的統一。

另外,在拓展智慧法院建設的外部環境方面,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也進行了探索實踐。

“由於我們法院受理的案件都具有專業性,原告一般都會請代理律師。”曹柯說,為此,該院掛牌成立後,特別邀請重慶律師協會全體班子成員來法院調研交流,向他們展示和宣傳智慧法院建設的最新成果,並探尋法院智能系統與律所智能系統對接的新路徑。

審判業務彰顯“自貿”元素

“從我們新受理的20件涉外商事案件看,涉及的國家和地區較多,包括美國、德國、新西蘭、瑞士等國家,且案件類型分散,新類型案件較多。”裘曉音介紹,比如,有買賣標的物為消費額度的買賣合同糾紛、雙方當事人均涉外的股權轉讓合同糾紛以及涉及提單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等新類型案件。

案件類型的新穎與多元也展現出自貿區法院審判工作的專業性,更為典型案例的打造提供了鮮活素材。

今年1月,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受理了一起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原告重慶某機械公司是本土企業,於去年2月將一批農機產品通過海運的方式出售給位於迪拜的阿聯酋某貿易公司,但收到貨物的被告卻僅支付了部分貨款。為此,這家重慶本土企業向法院提起訴訟。

“過去,重慶法院審理的涉外案件中,像這樣交易行為發生在國外的比較少。”該案承辦法官付佃強說,阿聯酋屬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其他很多沿線國家一樣,它不屬於通常所適用公約的締約國。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法院查明外國法律並適用法律,造成了一定干擾和困難。為此,該案審理存在多個難點。

“首先,被告公司註冊地在阿聯酋,送達法律文書就是件難事兒;其次,爭議合同涉及中文、英文、阿拉伯語多種語言版本,以哪種版本的表述為準也成為難點。”付佃強說,另外,該案可能涉及外國法適用,外國法查明也存在困難。

付佃強說,近年來,伴隨“一帶一路”和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深入推進,有力促進重慶對外出口、投資的更快發展,在國際貨物買賣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糾紛,人民法院的相關案件受理數量逐年增加。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在審判過程中也將不斷總結案件特點,積累審判經驗,為中國企業,特別是重慶本土企業“走出去”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探索“一帶一路”陸上貿易規則

“陸海新通道”司法服務保障機制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制度比較研究、國際公約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使用問題研究……前不久,重慶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結合當下熱點問題,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了12個研究課題。

“按照市委改革辦相關要求,重慶設立了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並落地在我們法院。”裘曉音介紹,法律中心設立後,在市高法院的指導下,聘請了全國一流的法律專家,探索“一帶一路”陸上貿易規則,進行案例打造和課題調研。目前,也精心選擇了十餘個與“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制度以及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等相關的法律問題,發佈了研究課題,這些課題預計在半年後完成。

“這些課題研究的法律成果將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需要。”裘曉音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相關的法律制度非常複雜,需要進行認真研究,才能真正助推“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走出去”戰略實施。該院將利用好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發揮其“智囊”作用,服務整個重慶的開放發展需求。

同時,為助力應用型法律人才培訓,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還與西南政法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引進在校研究生擔任法律研究中心實習研究人員,立足務實問題開展調研。

裘曉音表示,下一步,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將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整合易訴平臺、全域立案系統、智審平臺、律所對接系統,實現各辦案系統的智能集成,最終建成“一體化網絡訴訟”平臺,讓訴訟參與者可以足不出戶完成整個訴訟過程。

其次,該院將激活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各項功能,開展涉自貿試驗區、擴大開放法律問題研討會,促進國際司法交流;同時,轉化課題成果,為“一帶一路”規則的構建提供理論支持,並依託科研院校,深度挖掘、系統培育、精心打造“一帶一路”陸上貿易規則相關案例,發佈涉自貿試驗區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把握國際貿易規則的法治話語權、引領權;還將定期發佈自貿區司法保護白皮書,通報自貿試驗區法治保障工作機制建設情況和自貿試驗區司法案件審理情況,為自貿區企業經營活動提供具有較高規範和指引價值的法治規則。

第三是積極探索涉外商事訴訟創新機制,建立區域外國法查明數據庫,為涉外商事審判外國法查明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借力系統內外的前沿信息技術手段,優化送達方式,力爭在解決涉外送達難題上有所突破。還將加強商事糾紛中電子證據審查的類型化研究,利用區塊鏈技術,逐步引入和推廣電子證據的使用場景,針對性解決涉外商事糾紛電子交流的法律問題。

最後,將與西政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緊密合作,找準自貿法院審判工作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著力點,加強我國法律域外適用的理論與實務積澱,最終以優質的司法服務力爭成為國際糾紛爭議解決的優選地。

新聞鏈接》》

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

主要管轄涉內外商事案件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覆、重慶市委批准,重慶兩江新區人民法院、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於去年12月24日正式掛牌成立。據瞭解,作為目前全國首家覆蓋自貿區全域的專門化法院,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承載著探索司法改革、助推區域發展、服務國家大局的三重歷史使命。

市高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4月1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覆蓋江北區、沙坪壩區、北碚區、渝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南岸區等7個行政區部分區域,涉自貿試驗區案件分別由各轄區基層法院管轄。

隨著案件增量加快、新型疑難案件不斷湧現,市高法院在最高院的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推進下,積極籌備自貿試驗區專業審判機構,先後出臺《為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保障與服務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司法政策文件,成立重慶自貿試驗區法治保障工作推進組,建立內陸開放法律研究中心與自貿試驗區涉外法律人才庫,同時以“鐵路提單”為突破口大膽探索陸上貿易規則,為自貿區的發展提供相應司法配套支持。

經過反覆討論研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管轄範圍最終確定為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內的涉及投資、貿易、金融等第一審商事案件,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轄區內、訴訟標的額為5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全市範圍內訴訟標的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涉外商事案件。

據瞭解,目前,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在編幹警有67名,其中員額法官33名,平均年齡32.5週歲,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為73%,具有民商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貿易等相關專業學歷和審判經歷人員佔比達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