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會“消磁”嗎?別再傻傻的相信了

身份證會“消磁”嗎?別再傻傻的相信了

常聽童鞋們說:“哎呀,我的身份證消磁了。”

身份證“沒磁”,意味著到火車站取不了票,到銀行取不了款,到民政局“娶不了媳婦”······身份證是不是和手機放一起會“消磁”?是不是和公交卡放一起會“消磁”?是不是和wifi離的太近會“消磁”?

天哪,會不會我咳嗽一聲都會“消磁”?而今天,小編告訴你,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是依據2003年6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實施的,內置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

第二代身份證用的非接觸式IC技術,內置的是芯片,不是磁條,所以身份證本身不存在“磁”。

身份證會“消磁”嗎?別再傻傻的相信了

為了防止芯片失效(即大家日常所說的“消磁”),我們拿到身份證時都有配上保護套,保護套上作了特別提醒:

避免強磁場、強輻射和特別高溫、避免彎折、扭曲。

雖然手機可能產生磁場、輻射,但不足以構成“強磁場”、“強輻射”環境,也就不會造成內置芯片失效了。

身份證失效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芯片區域曾受到外界的強壓力導致物理損壞

2、外界的強輻射區或強電流導致芯片電路燒壞

3、極少數芯片使用時間一長,可能會出現失效問題

那身份證最怕什麼呢?

所謂的強電磁場,這裡的強,絕不是生活意義上的強,一般人在生活中不會遇到。另外的物理破壞,就是生活中市民經常忽視的,比如把身份證扔來扔去,或者高溫和震動,都會可能造成身份證內部的微電子設備受到損壞,將線圈和芯片的焊點摔斷,造成所謂的身份證“消磁”。將身份證隨意扔在銀行的櫃檯上,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這樣扔身份證,其結果極有可能造成了身份證內部受損。

警方提醒,身份證作為公民合法的證件,具有法律意義。目前我國對於身份證使用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證法》已經頒佈實施。而身份證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出行、住宿、辦理銀行金融業務、訴訟、戶口遷移等等,都需要身份證。為此,在日常使用身份證過程中,切勿隨意扔、摔身份證,不要靠近高溫物體,不要摺疊。

而一旦身份證無法識別,或無法使用,只有通過公安機關補辦,重新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