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國傳統中藥炮製技藝大普查的建議

摘要:運用現代化儀器、現代化科技和大數據,對我國各地不同傳統的中藥炮製工藝和文化進行普查和整理,搶救我們將要整體失傳的這一偉大遺產。刻不容緩!

1 項目的原由:

1. 在於我國中藥飲片炮製的多樣性。在中醫形成的早期,由於中國的幅員廣大,地理的隔離使得中藥材的流通十分困難,醫書可至藥不可達。出現了異地引種、以科屬相近或療效相近的它物替代等等方法來保障用藥,原料的不同會導致炮製方法的不同。最為重要的是各地風土人情的不同,導致炮製方法出現了千差萬別的多樣性。

1.1. 各醫家對文獻的理解不一:古代醫書在中藥炮製的描述上不嚴謹,往往只有幾個字,一些重要的概念也沒有準確的指標。如“掛火色”、“存性”、“中火”各地乃至各人對其的理解並不一致。

1.2. 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不一:如為了適應南方高溫潮溼的環境,醫家只能採用一些與中原不同的方法加以炮製。如一些北方可以晾乾的飲片,南方只能用炕幹。

1.3. 各地的風俗習慣不一:如中藥炮製是烹飪的延續,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習慣必定會影響到當地的中藥炮製,造成方法上的較大差別。

1.4. 物資條件不一:在炮製上各地通常只是利用各自的器具,如烹飪器具或簡單加以改造。在輔料上也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炒有選擇黃土的,也有選擇砂土的。

1.5. 經濟條件的不同:富裕的地區,中藥炮製多精細;而貧窮的地方,中藥炮製多粗放。

1.6. 各地的藥材來源、種植技術、產地加工不一:各地的飲片加工只能根據具體情況來炮製。

歷史上,炮製的差異往往是相近的地區差異小,越遠差異越大。同城不同藥鋪也有一定的差異。各地醫家有各自的用藥習慣,可稱為“個性化飲片”。

2. 傳統炮製的技術遺產正在消亡

解放以後,隨著各地中醫醫院和西醫醫院中醫科的建立,一部分藥鋪編入了醫院的藥房;隨著各地公私合營的進程,一部分藥鋪併入了藥材公司。藥材編入計劃經濟,統一調撥。炮製也集中於大醫院和藥材公司一家。除了少數大城市之外。各中小城市至鄉鎮,每一地的炮製方法也就大體一致了。但地區之間的差別依然很大。飲片的個性化依然比較明顯。上世紀90年代前,飲片通常是在醫院的藥房中小鍋小灶地生產,或者在藥材公私條件簡單的飲片廠中生產。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各地傳統中藥的特色。但也必須看到,由於當時我國大部分地方的炮製條件較差,導致了這一部分用藥存在著比較大的質量隱患。

此後,國家為了保障中藥飲片的質量,逐步減少並最後中止了醫院和各地簡陋飲片廠的飲片生產。只是留下了一個稱“臨方炮製”的小尾巴,說的是在配方的同時炮製。其實除了打碎之外,其它炮製幾乎全都無法進行。一是量太小,幾十克藥在鍋中根本炒不起來。病人也沒有時間來等候。導致“臨方炮製”基本上就是一個名存實亡的說法。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醫院都停止了所有的自主炮製,原有的炮製室被廢或被毀,老藥工流失或離世,技術生疏或失傳,設備也壞掉或當廢鐵賣了。

這樣做的優點顯而易見:由設備優良工藝規範的中藥飲片企業生產的飲片,在安全和穩定性方面明顯提高,也方便了有關部門的質量監管。

這樣做的缺點同樣顯而易見:各地的特色中醫的療效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許多老中醫從那時起就強烈要求恢復過去習用的個性化飲片。

我們民族兩千年的傳承在歷史上形成了百花齊放的中藥炮製技術,其中必有許許多多的精華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傳統中醫在用藥的個性化,古老的中藥加工炮製的方法如能流傳到今天就非常珍貴了。

“國藥傳承”微信公眾號也發現,近三十多年來,我們的炮製從藥房轉移到了飲片廠,從鐵鍋轉移到了大型滾桶,這雖然給質量監管和規範化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也使得這些千差萬別的炮製的技術逐步走向滅亡。

傳統的中藥炮製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由於出現了大約三十多年的斷層,當年掌握這些技術的傳承人多已經是七、八十歲的高齡,並且陸續故去,搶救我們民族這一偉大遺產的工作已經是刻不容緩!這是與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一樣有意義,一樣工程巨大的項目。我們要組織起來,認真研究,建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力爭在國家有關部門儘快立項,儘快實施。

3.具體的實施方案

筆者對中藥傳統炮製的情況瞭解不多,在這只是提出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以拋磚引玉。建議業界專家們進一步修改和補充。建議組織各省的普查大隊,各地級市組成普查隊。省隊設在各省中醫藥管理局,市隊設在各市中醫院。

具體工作如下:

3.1. 從互聯網入手,利用其高速、高效,可深入到社會的各個地方收集有關資料和信息。進而建立我國中藥炮製傳承的基礎數據庫。

3.2. 深入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實地調查各地特有的用藥習慣和個性化中藥飲片的製作過程,與傳承人面對面地瞭解當地中藥特殊炮製的狀況。

3.3. 建立傳統中藥炮製研究基地,重建傳統中藥炮製的老設備,並在設備中加入現代化的信息採集裝置。把各地的老藥工請來,實際操作。全面利用大最現代化的大數據信息手段將所有我們能夠尋找到的古老中藥加工炮製記錄和保存下來。用不僅用文字,還要用錄音錄像,並且用現代化儀器對火候、鍋底和藥材的溫度變化等一系列數據信息做全面的記錄和收集。以最大限度地用大數據來確保這一中醫藥偉大遺產的傳承。

3.4. 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現代化的大數據分析研究,對未來中藥炮製的科學研究和中藥飲片產業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也為每一種個性化的中藥飲片從過去鐵鍋泥灶走向今後的全面現代化的產生和管理提供依據。

3.5. 對傳統的中藥炮製器具進行收購和收藏,保存下重要的實物憑證。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的觀點和立場。如有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