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昨晚,浙江省委召开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主题便是:向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再宣战再亮剑,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再深化再推动!

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全党提出的一道政治必答题。杭州破题的答案在哪里?“走亲连心三服务”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暗访发现“苗头性问题”

早在4月2日,杭州市委常委会就审议并原则通过我市关于整饬“六大顽疾”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意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强调,市委常委会要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市委常委会的表态很坚决。而在基层,“走亲连心三服务”更是成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一种常态化工作,并且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解决了基层的许多实际问题。

比如,4月3日,桐庐首次将县委常委会开到片区,并将每季度召开一次“一线常委会”,实现“基层出题、部门答题、领导解难”,使“会场”成“赛场”;而临安区以“走亲连心三服务”为契机,将全区唯一不通公路的自然村平溪村启动“下山计划”。拱墅区将“每周三”作为固定的“无会日”,奔着短板下基层,看一看各大项目工程的进展,听一听老百姓的心声……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三服务”可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然而,在肯定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必须防止和克服活动中出现的形式主义。

日前,市“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办在暗访中发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上面热火朝天,下面不温不火;有的走访企业多、走访群众和基层少,走访大中企业多、走访小微企业少;有的干部调查研究和走访服务“蜻蜓点水”,有的企业和群众甚至不知何谓“三服务”;有的干部对问题仅限于“倾听”“记录”,对企业一些合理诉求一听了之甚至“束之高阁”……

凡此种种的问题,看似极个别、极少数,但绝不可以等闲视之,须知哪怕一颗螺丝的松动都足以影响一列火车的安全。

“三个原则”、“三张清单”

形式主义,是做好“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的大敌。破除“走亲连心三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必须对照“三条原则”,问一问自己——

是否做到了奔着问题而去,做到哪里困难多就去哪里服务,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决不做表面文章;

是否坚持了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从大局、从长远、从群众立场出发,体现和落实“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理念;

是否做到了不为“办不好”找理由、多为“办得好”想办法,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破除“走亲连心三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必须建好、用好“三张清单”——

那就是要建立全面的“问题清单”,弄清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搞明白制约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提升的症结所在,把握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短板;

就是要建立精准的“落实清单”,强化分类指导,坚持“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事一议”靶向发力,真正抓住需求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

就是要建立明确的“责任清单”,对反映的问题主动认领、各负其责,努力以“最多跑一次”理念解决到位。

坚决防止成为基层新的形式主义

破除“走亲连心三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必须锚定“服务”这个关键词。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清醒把握“服务者”的角色,绝不可喧宾夺主;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是要将“服务”落到实处,绝非为“服务”而“服务”,为“活动”而“活动”。

中央将今年列为“基层减负年”,我们必须防止“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偏离初心,走向“服务”的反面,成为困扰企业、群众、基层新的形式主义。

“走亲连心三服务”不能走过场

破除“走亲连心三服务”中的形式主义,关键在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走得下去、走得进去,连得持久、连得有效;要多一些主动上门,多一些绣花功夫,多一些齐整合拍,多一些细水长流,多一些群众评判,以改作风、转作风、正作风来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把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精准高效地落在企业、群众、基层的急需处,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活力迸发。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江干区工商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