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上對比iRobot,科沃斯還差好幾個等級

參加完AWE2019之後,不少業內人士都在感嘆國內清潔家電市場,特別是掃地機器人的競爭,在接下來將進入白熱化競爭。目前佔據市場最大份額的科沃斯,在中低端市場,遭到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的夾擊。想發力進軍中高端的市場,也正在逐步被進入中國市場幾年,已經在品牌知名度和渠道上發力一段時間的世界級品牌iRobot逐漸蠶食份額。畢竟從產品的智能化,AI應用及創新力上,iRobot都遙遙領先於科沃斯。

學院派專家VS半路出家

和ODM工廠出身做吸塵器代工起家的科沃斯相比,iRobot是學院派專家創業的代表。iRobot的創始人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機器人專家科林·安格爾、海倫·格雷納和羅德尼·布魯克斯,此前的機器人產品基本都是軍工方向,各型軍用、警用、救難、偵測機器人,還研製過太空探索機器人。在積累了大量機器人制作專利和相關技術之後,iRobot看準了家用機器人的廣闊市場,2002年正式推出第一臺家用掃地機器人,迅速在北美、歐洲市場打開了局面,成為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好的掃地機器人品牌,尤其在美國、西歐及除中國外的亞太地區,其規模優勢尤為明顯。不僅是市場份額的領先,也是掃地機器人行業的技術和發展趨勢領先者,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代表海外行業整體發展狀況。

而科沃斯是目前國內賣的最好的掃地機器人品牌,是半路出家做清潔機器人的。曾經是吸塵器代工企業的科沃斯,後來轉型自主研發產品,推出了室內清潔機器人系列,產品包括地面清潔機器人地寶系列、擦窗機器人窗寶系列、空氣淨化機器人沁寶系列以及管家機器人Unibot。銷售量最大的就是目前地面清潔機器人,地寶系列,藉著電商渠道興起的紅利,通過天貓商城、京東等第三方電商銷售平臺迅速鋪貨,再加上高性價比,和進口產品相比明顯的價格優勢和渠道優勢,獲得了國內市場的認可,在互聯網品牌和資本還沒有進入智能家居領域之前的幾年裡,贏得了壯大的機會。

目前,以科沃斯為代表的國內清潔機器人廠商佔據了約半數的國內市場份額,產品價格區間在3000元以下,科沃斯的地寶系列裡,絕大多數的售價保持在2000元以下,主要面向的消費群體購買力偏中低端;iRobot在中國市場主打3000元以上的產品。他們希望在3000元以及3000元以上的價格區間的產品裡保持領先,面向的主要是中高端市場。隨著科沃斯的上市,想要在中高端市場發力,以及iRobot等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的日益看重,接下來幾年,中端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將掀起更激烈的競爭。

畢竟,根據德國 GFK 統計,我國家庭服務機器人在沿海城市的產品滲透率僅為 5%,內地城市僅為 0.4%,和發達國家16%的滲透率相比還有很大成長空間。2016-2018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複合增速達到了63%,保守估計2017年-2020年我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零售額仍有望保持20%以上的複合增速。國內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這塊肥肉誰都想要多拿下一些。

不斷累積的產品技術差

伴隨著消費者對智能清潔機器人需求的一起增長的,還有消費者對於產品“智能化”程度要求的增長。未來誰的產品和技術領先,誰就有可能在這場市場爭奪戰中取得獲勝先機。在技術優勢對比上,科沃斯和iRobot之間,也相差了好幾個等級,而且,這種技術差距還伴隨時間的流逝不斷加大。

雙方在技術投入上的差額不小,在所有的家用機器人公司當中,iRobot對研發的投入排名第一,每年有12%-13%的營業收入投入到研發,2017年,這個數額就達到了1.13億美元。且這些投入都專注在研發家用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品類上。連年的投入,讓iRobot收穫了不少專利。2017年,在國際電工協會雜誌(IEEE)發佈的“全球電子專利實力排行榜”中,iRobot排名第五,在全球有超過1000多項專利。到2018年,iRobot有1000多名工程師和機器人專家。其中,軟件工程師就佔了三分之一左右,讓iRobot在智能導航路徑識別功能、地圖構建功能、和所有的基礎算法等技術上,領先行業。

而科沃斯2017年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佔營業收入的 2.79%,金額在1.24 億元人民幣,根據招股書,科沃斯每年的研發投入平均是營收的3%左右,即使2018年上半年發投入同比增長90.7%,佔了營收的 3.6%,和iRobot超過10%的研發投入相比,規模上就有不小差距。所以在專利產出上,科沃斯的專利數量沒有iRobot多,而且根據招股書,最近幾年科沃斯的專利相比以前開始減少。根據宣傳資料,2013年底,科沃斯公司及子公司一共擁有 649 項境內外專利。但是招股書顯示,到2017年,境內外專利數量就減少到了572項,少了110項。

在技術上的差距也導致了產品體驗的差距,決定智能掃地機器人是否真的“智能”,取決於公司的軟件技術是否能夠支撐機器有效的接收和理解物理空間信息,做到避開障礙的同時清潔垃圾。iRobot的機械性能,移動性能等方面,已經被軍工產品證明過,軟件上也有太空探測機器人的智能導航技術、排雷機器人的覆蓋算法和專業清潔車的清掃技術支撐。對比起來科沃斯就有些尷尬了,僅從清掃路徑規劃上來說,iRobot採用的是可視定位和地圖構建技術,掃地機器人可以自己根據清掃範圍構圖辨別方向,進行路徑規劃,有效避開障礙。而科沃斯運用的路徑規劃技術,通過路徑記憶的方式來進行補漏,減少重複和遺漏的情況,這樣會造成消費者感受到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橫衝直撞,經常出現撞擊傢俱以及清掃不乾淨的問題。

在人工智能上對比iRobot,科沃斯還差好幾個等級

在人工智能上對比iRobot,科沃斯還差好幾個等級

核心技術的缺乏也讓科沃斯在上市路上幾經波折,上市過程中經常面對來自分析師和資本機構的質疑。雖然科沃斯在國內終端營收額佔比高達47%,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但是在產品技術的核心競爭力上,還是缺乏說服力。科沃斯經常被投訴撞壞傢俱不掃地,被消費者戲稱智障。清掃路線不智能,越障能力差,經常卡在傢俱中間或者地毯裡,需要人工協助,電池弱等等問題,都暴露了這個目前的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第一品牌的弱點。

科沃斯也在發力科研投入,在去年7月成立了科沃斯機器人(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希望能夠提升機器人感知智能、決策智能、行為智能、人機協同智能水平,人才方面,和國內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對接,不過在資金方面初步投入200萬的規模,卻顯得並不太走心,想要抗衡iRobot在中高端市場的強勢擴張,以及未來可能在中低端市場的降維打擊,可能有點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