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時,央行曾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你認為今年央行還會再次降準嗎?為什麼?

財經宋建文


今年當然會有大概率下調存款準備金。2019年初,央行發佈降準的通知,1月15日降低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1月25日再降低0.5個百分點。通過這兩次下降,我們的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降至13.5%,中小型金融機構降至11.5%。


其實很多人忘了,當時央行還宣佈,當時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作。預計降準釋放資金1.5萬億,不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後淨釋放資金0.8萬億。

實際上2018年10月也是這麼一番操作,下降一個點的存款準備金,不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

通過這種操作方式我們也應該清楚,央行手中釋放資金的手段有很多,並不是簡單的降準這麼一點。

而且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是最具有大水漫灌特性的。釋放出大量貨幣流動性,市場上的錢的成本就會降低。這也是我們大家為什麼感覺天弘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收益率直線下降的原因,原先還是3%左右,現在都成了2.5~2.6%。

房貸利率也連續三個月下降,由原先接近5.7%下降至5.6%了,下降的比例不如市場平均利率多。

其實除了貨幣政策之外,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還有財稅政策。這次政府並沒有大幅擴大政府的購買力,而是更間接的採取減稅減費的政策。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有16%下調至13%,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有10%,下降至9%,6%的稅率檔次不變,但是未來國家很有可能推動稅率三檔並兩檔。

另外,養老保險繳費企業負擔部分,國家要求可以有20%下降至16%,同時國務院又推出了更改社保繳費基數核定標準的方式。基本上社保交費基數能夠下降20~30%,未來3~5年內漲不回去。



通過這一系列組合手段,預計企業將減負2萬億元。

長期來看,這些做法效果不可能立馬顯現,預計國家將通過半年左右的觀察期,再確定下一步的調控手段。

今年政府的目標GDP增長6~6.5%。如果宏觀經濟政策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當然會有降息的可能。


暖心人社


我認為央行短期內降準可能性不是很高,原因如下:

一、央行的降準與降息空間已經有限,為應對外圍經濟風險衝擊需保留一定空間。

去年,人民銀行五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一共3.5個百分點,央行行長易剛日前曾說,目前央行的總準備金率也就是12%左右。如果按照易行長的表述,央行的降準空間就很有限了,正常來說,可調空間也就2個百分點左右。而國內又在預防國際經濟風險,這種情況下,央行不會輕易動用降準手段,不然當外圍出現金融危機衝擊時,央行可應對的手段會非常少,所以央行必須保持一定的預備手段以應對未來。

二、國內流動性沒有出現明顯的緊張現象

目前回購等市場出現了利率上漲的情況,一些小銀行開始提高存款利率,但是市場總體的流動性並不算過緊,這從股市的成交量中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受股市資金分流、P2P平臺暴雷以及房地產銷售壓力的影響,市場的流動性略顯緊張,但是短期的流動性緊張可以通過回購等手段適度調節就可以解決。另外,去年降準效應將會在今年五月後集中體現出來,隨著經濟的回溫,貨幣週轉率會適當提速,這會保障市場流動性。所以央行還有一定的觀察期,不會急於盲目降準。

三、國內通脹沒有明顯下行趨勢

雖然2月份CPI為1.5,但是目前受豬肉等價格上行影響,3月份CPI下行的可能性不大,預計通脹會略有抬頭。國內目前的低通脹主要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與經濟增速減緩影響,但是下半年這一情況會緩解,預計下半年國內通脹溫和上行可能性較大,由於國內經濟不存在通縮風險,所以並不需要通過降準刺激通脹。

四、降稅減費為央行留下貨幣政策空間

國內的經濟調整是央行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雙軌並行。當經濟處於逆週期時,降稅是比較有效的刺激手段,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將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個降稅減費力度是非常大的,會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降稅其實就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部分,會長期利好經濟,同時也緩解了央行貨幣政策的壓力。因此目前還須靜觀經濟數據,如果經濟沒有出現明顯下滑,央行就不需要啟動降準手段。

綜合來講,央行中短期降準的概率不高,除非發生了經濟明顯降速以及外匯鉅額流出導致匯率動盪等問題時,央行才有可能被迫降準,而目前這兩點都不存在,所以預計央行中期基本上會對市場保持觀望態度。


馨月1967


央行昨天夜裡11點20分緊急闢謠(乖乖央行辦事效率真高,夜裡11點多鐘還再上班嗎?),1號降準消息不實。

也不想想,近十年來央行哪次在工作日降準或者降息的?假如央行在工作日降準或者降息那資本市場不都要直線上升了呀?那股市不都要漲停板了嘛?最快也要到4號晚上公佈。

央行此次降息的概率大於降準,因為,李總理在前些天回答記者提問時已經明確提出後面將會使用數量型或者價格型貨幣工具,是的,要知道數量型貨幣工具央行已經連續使用多次,而價格型貨幣工具已經停止約3年了,現在又重提價格型貨幣工具,這就明擺著央行將會降息。

今年,央行大約有2-3次降準或者是定向降準,而降息大約1-2次或者是定向降息。

央行第一降息時間窗口期已經開啟,時間節點是5號前後。


南京端木


今天央行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緣起於週五假冒新華社記者發佈的“4月1日起降準”的謠言在微信群流傳開來,央行不僅澄清,還向司法機關致函請就此次編造發佈虛假信息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降準是一個十分敏感的金融信息,會對匯率、地產和資本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央行致函要求查處謠言者,那麼未來的降準概率還存在嗎?
降準是向市場釋放低成本長線資金,從央行立場看,主要是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與融資貴,但是從時間窗口看,與股市走勢也是有頗多的關聯。
18年4月12和13、16、17四個交易日下跌,滬指跌破了3100點,報收3066.80點,17日晚間週二央行宣佈降準1%,釋放資金1.3萬億元年,其中9000億元對沖到期的MLF資金,實際釋放4000億元資金。
18年6月19日,受到多重利空打擊,兩市跳空下跌,此後雖有反彈,但股市弱勢不改,6月24日,央行宣佈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大約是7000億元。
假日期間外圍股市暴跌,小長假最後一天18年10月7日央行宣佈降準1%,釋放資金1.2萬億元,扣除到期MLF4500億元資金以後可釋放增量資金7500億元。可是還是未能阻止股市暴跌,10月8日上證綜指下跌3.72%。
1月2日股市下跌報收2465.29點,成交跌破1000億元,流動性堪憂,股指逼近前低2449點,1月3日股指繼續小幅下跌,儘管1月4日股市大漲,但1月4日傍晚,央行決定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1.5萬億元,扣除到期資金,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股指從此開啟了反彈之旅,進入了強反彈的模式。
央行每次降準都沒有說到是為了股市,是為了實體經濟,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但是與股市走勢關鍵時刻遙相呼應,就在於股市上漲的宏觀經濟基礎得以改善,中小微企業佔據國內經濟十分重要地位,中小微企業好了,經濟也會跟著好轉,股市成為間接受益者,一季度A股一改頹勢,成為全球最牛的指數,上證綜指已經臨近3200點,創業板指數收復1700點逼近1800點,從股市角度看,已經不需要央行降準的利好支撐,像上週五市場期待央行降準大漲,但是週末央行沒有降準,週一股市也是強勁反彈,成交再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市場流動性充沛。
未來央行降準的考量來自於資金利率和宏觀經濟數據強弱、市場流動性是不是寬裕。
從宏觀經濟看,一季度數據沒有公佈,但不會太樂觀,但是貨幣政策具有前瞻性,關鍵是後期經濟走勢,三月份PMI超預期反彈,3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升至6個月以來高點,關鍵是中、小型企業PMI為49.9%和49.3%,分別比上月上升3.0個百分點和4.0個百分點,說明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已經傳導到中小微企業上,中小微企業景氣度上升,經濟大概率會緩慢好轉,何況4月份開始實施減稅政策更加有利於經濟復甦,央行貨幣政策進入了觀望期,沒有必要馬上降準。
從到期資金和交稅造成的資金缺口看,證券時報統計了一則資料,從MLF到期情況,二季度共有11855億到期,其中4月17日3665億,5月14日1560億,6月6日4630億,6月19日2000億,依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4、5月份均為繳稅月份,二者合計回籠資金約7000億,儘管6月財政存款釋放可能會帶來2000餘億的資金,但仍會造成5000億的基礎貨幣缺口。就4月份來看,僅僅只有3665億元,完全可以通過續作MLF來實現資金投放,降準必要性並不是十分的強烈。中國人民銀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也認為關鍵是要看宏觀經濟數據的強弱來決定降準是否有必要,一季度經濟數據還未全面出爐,目前不是決定是否降準的最好時機,是否降準仍有待觀察,主要需關注經濟運行的情況。
捱過了4月和5月,資金的缺口就會顯著改變,降準必要性不是看資金的缺口而是要看宏觀經濟數據的高低。
目前有沒有降準的必要,中國人民銀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存在空間和可能,但是需要結合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整體的金融市場流動性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筆者認為其觀點還是很中肯的,宏觀經濟數據有走強的跡象,降準必要性降低,至於流動性評估,要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動或者是上海同業間拆放資金利率走勢,餘額寶收益率更是一路走低,7日年化收益率從4%一路下跌到2.4260%左右,下面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今天的走勢,都是下行為主,說明銀行間資金還是較為寬裕的。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數據來源於新浪網

期限 Shibor(%) 漲跌(BP)

O/N 1.9560 35.90

1W 2.4530 12.60

2W 2.5270 18.60

1M 2.7450 3.70

3M 2.7860 0.90

6M 2.8250 1.00

9 M 2.9130 0.40

1Y 3.0420 0.50

不管是從股市走勢和宏觀經濟數據、資金利率走勢看,短期降準必要性並不大,何況降準也會有副作用,那就是帶來通脹的壓力和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壓力,尤其是地產對貨幣政策十分敏感,如果貨幣政策太寬鬆,引發地產價格再度上揚的壓力,是不利於經濟轉型的。

杜坤維


目前中國央行存款準備金率大概在17%附近,而世界的發達國家準備金律目前保持在15%。從這點看央行存在理論性的降準可能,降準是為了釋放貨幣流動性。

什麼是儲備金率,降準操作如何釋放貨幣

降準的意義是釋放流動性,那麼降準是如何操作呢?假設目前儲備金為20%,當銀行攬儲100元,按照規定他可以房貸的金額是80 。依此類推,100+80+64+51.2…..這個數列的值是500。用公式來推介就是100*(1/0.2)=500,這個投放量就是理論上最高的投放量。經濟學貨幣術語叫做貨幣乘數,1/法定儲備金率就是這個數值的來源。

降準說白了是釋放流動性,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是穩槓桿。也就是說一切以需要為主,更直白來說就是寬貨幣而緊信用。目前市場上並不是缺少流動性,而是信用不好的人貸款不太容易。這也就是為什麼信用好、資產優良的人經常會接到貸款推銷的各種電話。

當下經濟發展需要供給側升級而不是粗曠發展

過去十年來,中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了重複性投資。而年均15%以上的貨幣增幅催高了房價上漲,07-17年廣義貨幣增幅一倍,而房價卻上漲了兩倍以上。也催生了重複性投資,各種商品供給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但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並沒有得到發展。

過去幾年來中央政策去產能、遏制房價上漲等供給側改革可以說是對症下藥。而去槓桿是從根子是辯證了粗曠發展的原因,也找對了藥方。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從量到質的轉變,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也是要產業升級,因為這是必然趨勢。

科技創新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

任何年代任何企業掌握了科技創新才能在市場上取得更大競爭力,過去我們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以量取勝。科研投入的加強需要企業為未來投資,而高昂的運營成本卻能阻礙企業自行投入。

2019年4月國務院推出了降稅政策,這對於製造業是一個重要利好。這次減稅規模達到了兩萬億,這些成本如果能投入到創新科研,那麼未來經濟將會更加健康持續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降稅政策造就了谷歌、蘋果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希望未來世界級企業也有中國優秀企業的影子。



目前貨幣政策有一定降準空間,但是目前中國經濟真不需要更大的貨幣投放刺激需求和生產。我們目前需要更大力度的稅收降低與國家激勵創新的政策,這樣中國的經濟才會更好的發展。大家如何看呢?歡迎討論!


坐井觀牛


一句話 不降社會沒有現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