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應該如何訓練孩子的作文?

依依作文


小學階段的孩子,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作文的訓練:一是閱讀方面;二是必要的寫作練習。


下面我們展開說說:

1、閱讀方面:提高孩子的閱讀量,選擇有益的書籍。

閱讀對於孩子是必不可少的,多閱讀,一是可以熟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領會不同筆調的短長輕重,融會貫通,還可以推陳出新,把意思表達得更圓通、更生動;另一方面吸收書本的內容,包括思想和知識,把這些變為自己所用。

書籍的選擇也是很重要,選擇優秀的兒童作品,符合孩子年齡的經典作品。還有一點是儘量多讀中國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國外作品翻譯過來大多數失去母語的韻味,不利於孩子語感的培養。


2、寫作練習方面:引導孩子輸出,鼓勵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

孩子對作文有畏難情緒,害怕寫、不會寫,多半是最初寫作時受到苛責失去信心。平時多和孩子聊聊天,傾聽孩子的快樂和煩惱,鼓勵孩子記錄生活中的小趣事,不追求字數的多少,文筆的好壞,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重拾信心,燃起寫作的熱情。慢慢地可以讓孩子學習些簡單的仿寫,模仿自己喜歡的一些作品,學習別人的表達,有目的的進行寫作練習,最後才能學習更多的寫作技巧,形成自己的風格。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多讀和多寫,雖是老生常談,但卻也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不是秘訣的秘訣,因為寫作沒有速成!



青顥分享伴你成長


四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三年級的學習練筆,基本上應該對寫作文建立起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也知道了寫作文的基本“套路”。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到了四年級,寫作文還是隻會寫流水賬,甚至是對著作文本上的題目,愁眉苦臉半天,也寫不出來一個字。

針對孩子能寫夠規定字數,但是把作文寫成流水賬的情況,要訓練孩子寫作文時,要找準重點,做到主次分明。

孩子年齡小,你給他講一些作文理論,他未必能理解,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要少教他們技巧,多鼓勵他們寫真情實感,對於一些必要的技巧,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讓他們理解。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寫作文,就像炒菜,在炒菜之前,先要想好用什麼食材,準備好做這道菜的食材與調料。寫作文呢,則需要素材。確立了作文的主題,接下來就要在腦子中構思一下,需要從哪些方面來寫這篇作文,這就是蒐集整理素材的過程。

炒菜,有主料有配料有調料,寫作文也是如此。“主料”就是要重點寫的素材,“配料”就是用來輔助主料的素材、事件,而調料則是寫作文用的一些修辭手法、特別棒的開頭和結尾、一些優美感人的詞句等。

針對孩子作文寫得比較完整,但是缺乏生動性的情況,可以引導孩子多注意作文中的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使一篇作文或文章生動感人的法寶。一篇沒有任何細節的文章,是沒有感染力的,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老師家長要多提醒孩子,在平日的生活裡,多注意觀察生活,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說去遊覽動物園,家長可以提醒孩子注意觀察動物的外貌和神態,注意觀察不同動物之間的區別,家長可以多拍一些動物的照片,在孩子以後寫遊記的時候,回憶起某種動物來,想不清楚細節地方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照片和視頻,有助於寫好遊記。

針對孩子寫作文難以下筆的情況,老師和家長就先要求“內容”,之後再去求“質量”。就是先讓孩子有的寫,再去看寫得好不好。

對於孩子感覺沒東西可寫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探討作文題目,啟發孩子的思路,之後鼓勵孩子大膽地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去寫,先不要管寫得好不好。

(這個圖要從下往上看,從鼓勵——探討——格式——修改,因為我當時製作時做倒了。)

第一步,寫出來就是勝利。之後,再回頭看內容,再找不足,再修改。

這樣,不斷地討論、嘗試寫、找缺點、修改,才算是真正的練筆,才能不斷地進步。

最後,我想提醒一下家長和孩子們。小學生構思作文,可以試一試現在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

現在有許多教思維導圖的課,其實在我看來,小學生也不用學那麼複雜,不用非要學會怎樣畫標準的思維導圖,怎樣把圖畫得漂亮。咱們的目的是什麼?是寫好作文。所以,畫思維導圖,是為了記錄和整理我們的寫作思路,而不是為了畫圖而畫圖。不能本末倒置。

在寫作文之前,家長可以讓孩子拿一張白紙,一支筆,白紙橫著放,在白紙中間寫上作文題目,然後,由題目開始發散思維,把圍繞題目想到的一些素材,在紙上圍繞題目寫出來。這樣,有助於記憶和整理,找出重點,去掉不必要的細枝末節。

下面這張圖,是我女兒在暑假裡,構思一篇名為《我的愛好》的作文時畫的(她現在上三年級)。那時我剛剛開始教她畫思維導圖。供大家參考。


有時間時,我寫一寫怎樣畫簡單的思維導圖來構思作文,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先關注我,到時候來看看。


我是專注於語文和作文的小作家起跑線,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更多小學教育問題。


小作家起跑線


一、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寫作文最活躍的推動力,有興趣了,學生才想寫作文。因此,應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的心理,運用靈活多樣的指導方法,循循善誘地加以指導,比如開展一些有趣的遊戲或有意義的課外活動,並指導學生把活動如實地寫下來。學生感到這樣的作文既有意思又不難,就會產生興趣,樂於動筆作文。

二、培養學生多觀察周圍的人和物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條件之一,我們周圍的動物、植物、建築物,風、雨、雷、電;以及各種人物等都是學生寫作文的觀察材料。比如寫動物的作文,就要觀察動物的外形、習性以及動態、生活規律等;寫人的作文就要觀察人物的外貌、衣著、動作、語言、性情等。

三、培養學生掌握基礎作文知識

小學生學作文,不一定非講究寫作技巧,但要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識。四年級學生最常寫的就是記敘文,而記敘文又分為記事與記人。寫人的記敘文離不開事,記事的記敘文離不開人,比如寫“我的語文老師”,中心是表現老師的工作態度認真,那麼就應該圍繞這個中心選擇材料,可選擇老師常常熬夜批改作業、對教學一絲不苟、對學生嚴格要求的事例。這樣一來,不但中心明確,而且內容具體。

四、培養學生學會描寫的能力

要使作文有生動性,學生還要學會描寫的方法。描寫的方法有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等等,比如外貌描寫就要抓住人物的容貌、姿態、服飾等進行描寫。

五、培養學生積累詞彙語言的能力

小學生不會寫作文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詞彙貧乏。這就需要博覽群書,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豐富的詞彙。腦子裡儲存了好多優美詞語及精彩片段,寫作文時拈來就用,得心應手。

六、培養學生模仿作文的能力

在平時的語文閱讀課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加強學生寫作文的模仿訓練,天長日久,學生在模仿中不知不覺就會掌握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寫出好作文。

總之,訓練四年級學生寫作文,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平時注意訓練學生多寫小練筆,對寫好作文也很有益處。


憶夢月華


一般來說,四年級的孩子在十一二歲左右,這年紀的孩子對世界的理解能力還不強,而寫文章主要是通過自己的認知,把對一件事和一個人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還不能形成獨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一件事情和人物的判斷還不能進行準確的判斷。 針對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辦法來開始訓練孩子:



一 首先是廣泛閱讀,提升瞭解世事的情商。 這裡的積累並不僅僅侷限於優秀的作文選,我看到很多三四年級的家長都會給孩子那種好詞好句的作文本,這是典型的快餐思維,並不是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最好的方法。

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廣泛的涉獵各種類別的書,包括他不喜歡的那些領域,都要讓他有所涉獵,瞭解才能知曉,只有通曉了人情世故,才會把文章作出來。



二 自己積累好詞好句。 做文不能死記硬背,但是積累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把平時所看到的書,無論是從字詞句段,還是表達技巧上,只要是你自己覺得好的,都要把他做成筆記,並且背熟記。

在這裡可能有的家長要說,剛才你不是還是說最好不要買那種好詞好句的作文嗎?是的,我是讓你不要買那種現成的好詞好句作文書,那種是典型的拿來主義。

我現在說的這個積累好詞好句,是自己通過看書之後覺得它們好,然後把它累積下來。自己為什麼會覺得他好,因為已經通過了自己的閱讀,通過自己的判斷,那麼這個閱讀判斷的過程,其實就是品味接受的過程。作文最高境界就是經得住品味。



三 對大量的積累內容做好分類工作。 在這裡尤其要提醒大家要做的一項工作,那就是把大量積累的內容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分類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再思考的過程。

做好分類的工作的,有很多好處以後,以後可以經常有重點進行復習。久而久之對於各類文章就會形成一個專業的體系,,如果碰到這個體系的文章,就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四 模仿寫作。

模仿寫作,模仿一直是學習寫作最快的一種捷徑,但是我們始終要記住,模仿寫作不是大段大段的進行拼湊,更不是照抄別人的文章, 。

模仿寫作是學習辨別人的寫作的優點,比如模仿他們的行文結構,語言風格,然後形成自己的文風,學習那個人,而不是完全的成為那個人。

以上三種辦法是訓練一個低年級孩子作文的最基本的辦法,但是作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以後更多問題我們將在這裡一一解答,歡迎大家關注我。


梓峰小學教育


小學四年級是個承上啟下的階段,作文是必須掌握的學習重點。而作文寫作能力是由淺入深逐漸提升的過程。作文內容包括了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抒情等等,一般情況,學生在作文時常感到無話可說,語言套路乾巴巴的,敷衍文章。這就需要對四年級的學生進行相應的作文學習訓練。

寫作訓練可以從這樣幾點進行練習。一練習擴寫和縮寫。選取幾篇文章,在其基礎上對內容進行擴充,使文章更為形像生動。也可以對篇幅大點的文章採用宿短的方法,保留原意的前提下,進行精減。以此練習語言詞彙的運用和句段的收放。二練習仿寫。仿照範文的寫作方法,改換人物、場景、過程等重新寫作。借鑑好的寫作技巧,謀篇遣句,從中體悟文章寫作的要領。三練習看圖作文。針對畫圖提供的情況,根據自己的領會,用文字寫成文章。以此自主表達,提高個人寫作素質。

在寫作練習同時應加強閱讀,多讀書,讀好書。從讀中領悟,於讀中學寫,做到下筆有神。應學會觀察,收取生活素材,豐富儲備。多寫自己熟悉的東西,善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作文練習,提高學習作文的興趣,提高文章寫作能力。



留馨鐫香


我們說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是處於小學階段的中(後)段了,此正是發展孩子作文能力的重要階段,可以說也是孩子開始由最初的寫話向習作過渡的階段。但是在實際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是孩子害怕寫作文,對寫作毫無興趣。因為孩子不知道寫什麼,如何寫?當然,此時的孩子年齡不過十一、二歲,他們的認知水平還非常有限,他們心裡其實對“作文”還沒有明確的概念,往往是拿著筆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別說小學生了,就是我們大人看到一個題目要馬上就寫出一篇文章來,通常也是很難的。那麼,到底該“如何去訓練孩子的寫作能力”呢?

(一)平時就當打牢語文方面的學習基礎:認真地閱讀語文課本,並廣泛地去閱讀課外書籍。廣泛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把別人的東西,變作自己的東西,把外部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以後就能出口成章了。每天花一定時間朗讀課文,要“用心地”、“有表情地”朗讀,遇到好段落,精彩的語句要背出來、默出來。俗語云“讀書百遍,其意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各種書都要讀,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把好的章節、段落摘抄下來,特別是好詞、好句,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等,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和背誦,特別是那些中華很經典的美文!

(二)要養成寫讀書筆記(讀後感)和寫日記(當然不是“流水帳”似的)的習慣以積累寫作素材:我們說好的文章必來自源於生活,剛好這“寫日記的習慣”正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對生活的感悟並親身的體會恣意表達,這種真情實感,正是寫文章的根本,非生動感人如何能打動人心呢?如果能夠持之以恆的堅守,其對提高寫作的水平必大有有裨益!

(三)鼓勵孩子表達與敘述故事的能力:對於那些寫不出來作文,沒有想法的孩子,就需要家長(當然也包括老師)要多進行引導,不著急讓孩子寫,先讓其多做“口頭作文”。讓孩子做口頭表達時,主要是讓他先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其中的高潮(也就是最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最有意思、最有價值或最受感動的地方)在哪裡?然後讓孩子說說他是怎麼看這件事的,為什麼這麼想?總之,家長(或老師)要根據主題和孩子聊,讓孩子自己多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想法後,再去選擇合適結構、詞語等來進行寫,那麼此就“有寫頭”且順暢多了!

(四)要充分調動孩子說和寫的積極性:調動孩子寫作的積極性,這是保證孩子寫作成功的關鍵,作文指導課上,教師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味地大談寫作方法,而是應該如何充分地去調動孩子說和寫的主觀能動性。要做到這一點,第一要激發孩子興趣,使孩子樂寫;第二要誘發情感,使孩子想寫;第三要不斷創新,使孩子愛寫。當然激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就如情境激趣,語言激趣,審題激趣,觀察激趣,成功激趣等。這些方法都能充分調動孩子的思維、想象、興趣、情感等心理因素,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此從而使得孩子們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去作文了!

(五)要培養孩子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以及真情實感的表達能力:作文的“真”從何而來?我們說一定是來自於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在廣闊的、繁雜的、充滿生氣、也蘊藏著矛盾與不斷變幻著的生活中,此有取之不盡的素材,誰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誰就必能寫出真情靈動的作文來!!!











王漢超暱稱微塵


家長可以不知道那麼多的技巧與方法,但孩子閱讀時候,棄開一切雜事“眼裡只有孩子”地、全神貫注興致勃勃地陪著總能做到吧?同理,孩子寫作文時候,就只是這麼一心一意地陪著,效果比你唾沫飛濺到怒火中燒絕對強上百倍千倍


每天閱讀兩小時,四年級小學生作文還很差,怎麼辦?

家長求助:我家孩子四年級了,每天都堅持讓他閱讀兩個小時,可作文還是不行啊,半小時內連二百字都寫不出來。他的小表弟今年才上三年級,作文經常在班上當範文讀,半小時內三五百字都打不住。實在沒辦法了,就給報了寫作輔導班,到現在上了三個多月了,也沒見多大長進,老師把寫作提綱都給弄好了,他照著寫也還是不行。都快愁死了,這可怎麼辦啊?

根據這三個問題,咱們接下來一一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您。有必要重申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孩子的作文素養提升是個持續小步進、長久才見效的過程,需要家長付出同樣耐心的等候。

1、作文字數的問題

四年級的寫作教學目標是什麼呢?大致是從表達、書面交際及修改三個方面來分成了四個小目標,接下來咱們一一對應解析。

從表達的角度來說,四年級作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是:“能用書面表達自己覺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內容。”——這恰恰好對應了您家孩子作文字數老大難問題的根本癥結。

絕大部分小學教師及家長讀這條課標時候,眼睛自然而然盯住的是“書面表達”四個字——大謬矣!

這條寫作教學目標,最符合四年級小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的解讀,應當是“

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動”這十二個字。這十二字當是解決四年級作文相關問題的“十二字金科玉律”,值得每一位教師和家長高度重視——不,這麼說格局太小,也太委屈這十二個字了。毫不誇張的說,這十二個字,簡直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以及社會文字工作者包括自古以來的名家大家,是所有寫作者能夠寫出好文章的不二法門!

什麼是新奇的?什麼是有趣的?什麼是印象深刻的?什麼是最受感動的?各位教師和家長們可以夜深人靜時候撫著胸口細細思量並反省:今天這一天,有什麼事情是能夠讓自己覺得新奇?覺得有趣?覺得印象深刻並且深受感動麼?有嗎?幾乎是沒有的!今天這樣問,答案是無。明天這樣問,答案是無。後天這樣問,答案是無……身為成年人,我們的身體在太冷、太熱、太餓、太疼等極端情況下會有感受,其他常規情況下都是麻木感的。同樣,我們的心靈,甚至冷、熱、餓、疼都無法感知到了……對面樓頂上有個人搖搖欲墜,我們是怎麼做的?順便掃一眼隨即該幹嘛幹嘛,或者“獵奇心”兼“表現欲”共同支配的情形下,會順手拍一張照片曬在朋友圈——除此而外,路邊石頭縫裡一朵小小的、如同金色太陽那樣明媚的蒲公英開了,我們會感動會留心麼?一隻小鳥在藍格瑩瑩無垠天際倏忽掠過時候的蓬勃與美麗,我們會留心會感動麼?

我們不會留心更不會感動——正如我們的孩子,除了能夠在動漫或遊戲完全沉醉、專注於心流之外,還有什麼能讓他們本來的好奇心煥然生髮?蓬勃旺盛?生動的人?美麗的景?可愛的小動物?俏豔的植物?都不會了。我們的心被一層層被財權名利捆縛,孩子們的心則被程式化生活與教條化考試所捆縛。是的,曾有革命烈士在七步見方的小小囚室裡寫下過動人的不朽的詩篇,那是因為他們的心與靈魂是絕對自由的,他們過往點點滴滴的見聞與思考,他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人都是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我們的孩子有什麼?

孩子腦袋裡空空的啊。你能指望一個一無所知的乞丐一抖口袋就嘩啦啦倒出無數金幣嗎?就如同我們指望一個空空的腦袋裡嘩啦啦倒出錦繡文字?

眼有所見,才心有所感;心有所感,才手有可書。這是一個收與支的關係,就像收支平衡是一個企業持續運營的基本條件一樣。欠賬太多,多到超過了能夠承受的那個點,必定轟然倒閉。孩子的作文亦然,腦袋裡儲存了什麼,手裡頭才能寫出什麼。區別無非是,

人類大腦與心靈最偉大處,錄入的原始素材興許不夠多,但大腦與心靈可以就這些素材進行更多再加工、再創造、再重構,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狀態自然而然就來了。

道理想通了,觀念就有轉變的可能。教師與家長們的觀念轉變了,小學生作文根子上的問題即素材問題解決了,字數問題差不多也就解決一大半了,再剩下一小半就是方法與邏輯方面的訓練了。

一句話總結以上有關“字數”問題相對複雜的敘述,應當是這樣的:解決孩子作文字數的問題,最關鍵是幫著孩子、帶著孩子一起學會“說話”!

怎麼個幫法兒、帶法兒呢?比如,由“他在哪”的二素句,學會說“他在那兒幹什麼”的三素句,再學會說“他什麼時候在那兒幹什麼”的四素句。四素句說的多了,二年級的寫作教學目標“寫話”關就過了——根據題主描述,孩子雖然到了四年級,可二年級的這個“寫話”關還沒過呢,當然“字數難湊”啊。只有先學會靈活機變的會說、說會四素句,才叫做學會“寫話”;”一句“話會說了,當然就會寫了;會清楚明白地寫“一句”,然後才能生動有趣地寫“一段”,再才能夠把自己所見、所感、所思“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東西,寫成同樣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動的一篇。

2、極度缺少寫作興趣

四年級寫作教學目標之二、三,分別是“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用簡單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這兩條可以合併來實現,即交際。

孩子們的作文如果單就教學目標和考試而存在的話,孩子們就永遠寫不好作文。課堂作文教學與生活實際體驗的二元對立式割裂,使得及教師頭疼、家長頭疼、孩子更頭疼。哪個孩子不願意討得教師或父母的歡心呢?這幾乎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就連我們這樣的成年人,都很願意討在乎人的歡心,更何況依賴於大人而存活的孩子們?一篇作文就能夠讓教師和家長雙雙展顏歡喜,孩子們何樂而不為呢?之所以最終“不為”,不是不肯,而是不能——這個“不能”,絕對不是主觀上故意要違逆父母的意思,而是孩子腦袋空空無所寫、教學教條與生活感受兩張皮導致的寫作能力不夠式、無所適從式的不能。

為什麼孩子們寫作興趣不足?三方面原因。

一是前面有提到過的,教師與家長們把關注的重點放在短期見效的分數上,不重視或者是等不及”厚積薄發“的那個”厚積“過程

簡單說就是短視、缺耐心。教師與家長們的要求是槍桿,孩子們只是子彈,槍往哪指,子彈就往哪打唄。完全喪失了自主性、主動性與寫作過程中悅已悅人的交互性,孩子們何來寫作興趣?

二是閱讀質量不高。

正如題主所說,”每天閱讀兩小時“——按理說,如果是高質量的閱讀,每天兩小時也差不多了。義務教育9年的閱讀量也不過是400萬字以上。量很大嗎?一部網絡小說《將夜》字數就已經過了900萬。所以,關鍵不是閱讀數量的問題。關鍵的關鍵是閱讀質量的問題。從7年級到9年級之後(即第四學段),閱讀這件事,孩子根據語文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再配合自己喜歡的,雙管齊下自主進行即可。但小學1-6年級(即第一至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只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引是絕對不行的。按筆者的語文經驗,

小學1-6年級的閱讀教學,責任主體80%以上在於家長。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只是語文成績的事兒,那是關係到孩子生命質量與生活質量的重大事件——家長主動承擔起這80%以上的責任,絕對不虧——靠教師?那是不可能的。小學一個班級五六十個孩子,各人的閱讀能力千差萬別,指望教師一對一指導、引帶、幫扶?那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小學語文教師只能服務於孩子閱讀能力的兩端,最低端是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比如字詞句篇的掃盲教育與循序漸進的積累;最頂端是給孩子指明一個閱讀能力成長的方法和方向。至於最低端與最頂端之間大段的空白,要靠誰來實現?當然得是家長。小孩子好動而無耐心,閱讀這事兒的最初啟蒙與興趣激發,家長有技巧地、耐心細緻地共同參與和帶動,那是絕對少不了的。

比如,帶著孩子出去玩啊,看到的什麼一樣東西,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描述或發表看法、想法;和孩子一起閱讀啊,看電視啊,看到隨便一個鏡頭、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話、一幅插畫,都可以以此為線頭,扯啊扯的,扯出長長一根線來,這根線的另一頭就是孩子的生活——只有跟孩子的生活緊密相關的文本閱讀,才能引發孩子以孩子式的眼光與腦袋去思考;

只有經過孩子大腦與心靈加工的東西,才能最終成為孩子生命素養的積累,理所當然也能是孩子生成高質量作文的素材寶庫。

三是寫作目標模糊,即所謂的沒有讀者意識。

作文是用來作什麼的?當然是與人交流的。不嚴格意義上來說,口語交際與書面交流的最終目的是一回事兒,都是為溝通服務的。四年級小學生能很文從字順地把請假條、書信、留言條什麼的給寫好,也就基本實現了寫作教學目標了——這一點,家長的要求一定要低下來。小學生1-4年級的作文叫“習作”,習作只是一個練筆的過程而已。家長不要拿“文學作品”的標準去要求小學生作文,條件放得越寬,孩子作文能力成長的空間就越大。就像一隻小皮球,你弄個籠子讓它跳,不論那籠子有多大終究也只是籠子罷了,在籠子裡裡的皮球能跳多高能跑多遠?扔開那籠子,無垠遠、無限高的可能性才會到來。

3、寫作訓練無方

小學生寫作訓練方法問題,早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了,五花八門何等樣的書籍與機構沒有?更何況還有互聯網呢,只要家長有心,處處皆是“免費的午餐”,就不過多贅述了。此次只老調重彈強調兩點:

一是家長要有耐心。

別指望“一口吃個胖子”,作文能力訓練與熟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需要家長耐心滿滿、愛心滿滿的忠誠守護,就像母雞忠誠守護著雞蛋有一天會變成小雞一樣。雖然母雞從不知道雞蛋變成小雞需要21天時間,需要溫度保持37.5攝氏度左右,但母雞隻紮紮實實做一樣事情:趴著不動。趴著不動,總有一天笨呆呆的雞蛋會變活潑潑地小雞。

作文能力的成長與訓練也是一樣。小孩子今天學會了一個字,明天學會了一句話,後天繼續學了另一句話,大後天……學啊學啊,過了一兩年,興許還不見得能寫出家長和教師滿意的作文,但不絕對不意味著孩子沒有進步——道理淺顯,人人皆知,但家長急功近利久了,就很容易忘記了。某一天孩子一個字沒學會都能讓家長覺得天要塌了、地要陷了、世界要末日了。

二是家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價值觀評判孩子的作文,三個字即:別瞎教。

孩子的作文,自然是以孩子式的眼光表達了孩子式的世界。

身為父母的成年人,可以忘記自己小時候的體驗、經歷、所思所想,但不可以以自己現在的眼光及價值觀評判孩子的作文,學會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每一丁點的小閃光很重要很重要。

就比如寫作文,有個三年級小學生寫道:“這個週末可討厭了,我氣的很早就去寫作業了,不寫爸爸要打人的。我把老師給我發的捲紙我全部做完了……”家長剛看了開頭一句就不高興了,再往下讀到第二句就更生氣了,就手掄了作文本當教杆給孩子身上肩上摔了一下又一下,邊摔邊噼裡啪啦就是一頓噴:“看看看看,這寫的什麼?多少可以寫的好事高興事你不寫,一開口就是週末討厭。週末怎麼討厭了?缺你吃還是缺你穿還是缺你玩了?寫作業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份內事,什麼叫不寫爸爸要打人了?爸爸不打人你還不寫了是不是?翻了天了你……”嘖嘖,這神邏輯!

這是在上作文課還是在上思想政治課啊?

實話說,這作文不錯了,極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內在邏輯也很清楚,只需要少少地修改一下,就很符合小學三年級寫作教學目標所要求的了,同等年齡條件不如這孩子作文的多了去了呢——可惜!可嘆!可以預見的是,經過這麼一次精神上的凌虐與打壓之後,這孩子通過文字自我表達的慾望將從此進入冰河狀態,整個凝結了啊!再要迎來複蘇時代百花開,或看機緣,或者就是猴年馬月了。

一言以蔽之:家長可以不知道那麼多的技巧與方法,但孩子閱讀時候,棄開一切雜事“眼裡只有孩子”地、全神貫注興致勃勃地陪著總能做到吧?同理,孩子寫作文時候,就只是這麼一心一意地陪著,效果比你唾沫飛濺到怒火中燒絕對強上百倍千倍(這背後的心理動機與思維邏輯有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研究研究)。

4、作文修改的問題

四年級寫作教學目標中,關於修改目標只有一句:“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詞句”這個目標的實現,至少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怎麼知道哪些是“明顯錯誤”?

“每學年課內習作16次左右,小練筆50次左右,40分鐘內完成不少於300字左右的習作。”這是四年級寫作教學目標中明確要求的,而這個要求只不過是根據該年齡段制定的平均線而已。咱們多次提到過,平均線只是個“不餓肚子”的溫飽線,離“奔小康”還差得遠呢。差得遠的這部分,就需要家長承擔起那80%的閱讀教學責任。這方面前頭說得多了,此處不贅述。

二是怎麼修改“明顯錯誤的詞句”?

怎麼樣修改事涉四個層面

:一是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二是習作敘述過程和修改方法方面,三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以是這三方面也是語文教學貫穿始終的三維目標,1-12年級語文甚至大學語文概莫能外。

第四個層面,也是筆者要重點強調的:邏輯

作文單獨句子的敘述邏輯、句與句之間的邏輯、句與所在段之間的邏輯,段與段之間的邏輯,段與所在篇章之間的邏輯,整篇文章的行文邏輯及內在情感態度價值觀邏輯……邏輯訓練,才是好作文真正的靈魂,而這恰恰是中國式語文教學最欠缺的部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情大於理”的基因決定了的。這種欠缺,不只表現在孩子們的作文上,幾乎是涵蓋於華夏文化與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邏輯訓練,是遠處不在的;至於邏輯訓練的方法,已經遠遠超出了本篇所能承載的內容——對四年級小學生而言,最簡單、最見效的,就是前文提及的二素句、三素句、四素句的強化訓練。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平涼家長之家


首先,明確作文字數的要求,四年級的作文大概在四百字左右。

四年級已經開始接觸多種類型的作文,每一種類型的作文,都有其細節需要推敲。

如果是寫景抒情,四年級的學生可以只選擇一處景或者一件物來寫,利用五感描繪,看,聽,聞,摸,嘗,當然這不用全部都用上,要將景物的特點描寫出來即可,另外,四年級的學生可以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比如一些簡單的“震撼,好漂亮,大自然真神奇”等句式。

如果是寫事件,一定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最後也要寫出從這件事情中學習到了什麼,當然感悟不必過深,需要有一小段的描寫即可。

如果是寫人,突出人物的特點,如果眼睛有特色,就描寫人物的眼睛,如果是嘴巴有特色,就描寫人物的嘴巴,其他的稍微略過,或者直接不描寫也是可以的,人物的衣著,說話的語氣方式等,都可以被稱之為“特點”。

如果是遊記,可以將遊覽過的幾處印象深刻的地方描寫清楚,其他的也可以掠過——比如,國慶期間,和爸爸媽媽一起爬太行山。爬山之前的心情景色,過程中的心情景色,爬到山頂的心情景色等……這一點對四年級有些難度,只是舉個大概的例子。

訓練孩子寫作文,首先找到作文的關鍵點,教會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思考,感悟生活。每個人眼中的景色都不相同,每個人眼中的人也不一樣,每一個人經歷過的事情也有差異,培養孩子敢說,說出自己的想法,敢寫,寫出不同的感悟,需要家長老師引導,教會孩子口述作文,繼而寫出一篇優美的作文。


濟南樸新


我以前寫過類似的文章,摘取兩部分內容和你分享,一是閱讀,二是生活。

一、閱讀是作文的重要源泉

有的同學總想從老師那裡得到寫作文的訣竅;有的同學想通過上幾節課外輔導課得到寫好作文的方法,還有的同學寄希望於如“快速作文”之類的作文輔導書,這些同學的願望是好的,然而他們哪裡知道要寫好作文,首先必須要讀好書、多讀書、讀各方面的書的道理。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要學會與書交朋友,從小甚至到老,始終不斷地讀書。像一首詩寫得那樣:“書籍相伴度終生,受益匪淺知識豐”。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句名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深刻地揭示了讀書與作文的關係:只有博覽群書,才能泉湧筆端。讀書越多,積累的知識越多,才會有神來之筆,生花之筆。只要堅持長期不懈地閱讀,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潛移默化,那些藏在大腦裡的閃光的妙詞佳句,就會呼之而出,流於筆端,還愁寫不好作文嗎?

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好比收入和支出,讀書是收入,作文就是支出,沒有高收入,何談高支出?收入甚微,當然支出緊縮,沒有米麵,何談做飯。我們懂得了閱讀與作文的關係,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就要堅持天天讀書,擠時間不間斷地讀,做到持之以恆。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堅持讀,不斷讀,必將受益終生,寫好作文的願望,一定能變成現實。


二、走進多彩的生活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德國大詩人歌德讚美道:“生活之樹是常青的。”我們要想寫好作文,首先必須走出教室,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不能老關在屋子裡苦思冥想。古人云:“用筆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是很有道理的。生活是千姿百態的,它就像萬花筒一般絢麗多彩。

熱愛生活,熱愛身邊每一個平凡、普通的人,讓我們用心去感悟生活、讚美生活,父母的親情,長輩的關愛,同學的友誼,與周圍人們的交往,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經歷的。時刻留心身邊發生的一切,建立材料倉庫,把平時的所見所聞,哪怕是點點滴滴都記下來。比如:新學期來了新老師,媽媽買了新手機……日積月累,我們的倉庫裡的材料就會越來越多。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讓我們將自己對人、事、物、景產生的瞬間感動、震撼、憤慨、激動、頓悟等感受、想法、評論迅速描寫、記述下來,為日後積累"閃光點"。這樣在不斷的"作文"中,我們的語言會越來越豐富,寫出來的文章也會越來越好。


小語自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