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是怎樣俘獲首枚美製“毒刺”導彈的

今年2月,蘇軍從阿富汗撤軍30週年之際,俄總統普京授予原蘇軍總參情報總局(格魯烏)軍官弗拉基米爾·科夫通“俄羅斯英雄”稱號。當年,科夫通第一個繳獲了美國提供給阿富汗“聖戰者”的“毒刺”肩扛式導彈,揭穿了美國未介入阿富汗戰爭的謊言,同時幫助蘇聯設計師迅速破解導彈的技術秘密,從而降低了戰場傷亡。


蘇軍是怎樣俘獲首枚美製“毒刺”導彈的

阿富汗“聖戰者”用“毒刺”導彈製造了巨大威脅

重獎尋勇夫

1986年起,為把蘇軍牢牢陷進阿富汗泥潭,美國向“聖戰者”提供先進的“毒刺”導彈,有段時間,每月供貨量達250套發射器、1000枚導彈,光1987年頭9個月就給了900套,給蘇軍航空兵造成重大損失。為了研究該導彈秘密並找出對策,蘇聯國防部下令,誰第一個搞到這款致命武器,就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原蘇軍上校伊萬·塔拉年科回憶:“1986年,克格勃和格魯烏海外機構得到命令:立即弄到美國‘毒刺’,無論什麼方法!之所以這麼急,是因為阿富汗用這種導彈壓制蘇軍的直升機和強擊機,令駐阿第40集團軍損失慘重,如果說1981年敵人導彈只擊落1架飛機,到了1986年就達到23架,必須儘快找到‘解藥’。可不管蘇聯間諜如何忙活,任務仍沒能完成。”在此情形下,任務只得交給征戰阿富汗的格魯烏特種部隊,上級每天都催促大家“快去找‘毒刺’”,終於有一天,格魯烏獨立第186特種兵分隊副隊長葉夫根尼·謝爾蓋耶夫大尉率部率先完成。


蘇軍是怎樣俘獲首枚美製“毒刺”導彈的

蘇軍把繳獲的“毒刺”送回國

全不費功夫

科夫通上尉當時正隨該分隊活動。1987年1月5日,謝爾蓋耶夫根據情報組織伏擊,他們分乘米-8和米-24直升機深入坎大哈省梅利塔奈峽谷,謝爾蓋耶夫和科夫通同乘米-8,謝爾蓋耶夫坐在機首射手位置上,發現敵人就打,隨後看見地面升起兩團黑煙。當時,他們還以為是“聖戰者”用RPG-7火箭筒攻擊呢,殊不知,這是兩枚“毒刺”!米-8機長迅速規避,同時對敵發射火箭彈並開始降落,特種兵在離地三米時就跳機參戰。

交火中,蘇軍擊斃了16人,這些人原本藏在附近村裡,他們分乘三輛皮卡摸到高地上,打算藉助地面掩蔽物對空伏擊,順便試試剛拿到的“毒刺”威力。交戰中,科夫通帶著兩名戰友,猛追一個揹著根管子,手裡拎著“外交官”牌手提箱的傢伙。科夫通承認,當時他對這個人緊追不捨,主要衝著對方的手提箱,覺得裡面會有秘密文件,殊不知人家背的那根管子裡就裝著“毒刺”導彈。那個傢伙離蘇軍100-150米遠,米-24直升機繞著他盤旋,用機槍掃射,阻止他逃跑。科夫通邊追邊用“洋甘菊”單兵電臺喊:“夥計們,別讓他跑了!”


蘇軍是怎樣俘獲首枚美製“毒刺”導彈的

蘇軍上尉科夫通(中)在阿富汗

那個“聖戰者”看來知道蘇軍想抓活的,於是邊跑邊射擊,這下子激起科夫通的靈感,“我就是射擊健將,不能讓你牽著鼻子傻跑下去”。科夫通長舒一口氣,一條腿蹲下來,瞄著對方後腦勺掃了一梭子,目標當場倒地。追上去後,科夫通看見一根奇怪的管子,明顯不是火箭筒,雖然天線沒有展開,但腦子裡閃過一個念頭,不會是“毒刺”導彈吧?要解釋一下,剛才敵人已打了兩發“毒刺”,但都沒打中直升機,因為他們時間不夠了,而且天線沒有展開,其實是隨便亂放。

但蘇軍也沒時間仔細察看戰利品,因為“聖戰者”的援兵殺過來,四周子彈呼嘯。科夫通撿起AK-47步槍、管子和手提箱就往直升機跑,來到謝爾蓋耶夫身邊時,他問科夫通:“什麼東西?”回答是“大概是導彈”。儘管兩人前不久剛吵過架,但謝爾蓋耶夫仍滿臉微笑,伸手接過來。突然,他大叫一聲“沃洛佳”(科夫通的暱稱),此後的表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在機艙裡,科夫通打開手提箱,裡面是“毒刺”的全套資料,從美國供貨商地址到使用指南,應有盡有。兩人都笑傻了,誰都知道,第一個拿到“毒刺”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榮譽!


蘇軍是怎樣俘獲首枚美製“毒刺”導彈的

科夫通獲得“俄羅斯英雄”稱號後接受採訪

“蘇聯英雄”成空

儘管科夫通等人冒死完成了戰略任務,可蘇聯國防部沒有兌現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諾言。

繳獲的“毒刺”馬上在親蘇的阿富汗政府召開的記者會上展示,證明美國已然介入阿富汗戰爭。幾個小時後,導彈被飛機緊急運往莫斯科,謝爾蓋耶夫親自押運,到達契卡洛夫機場後,來迎接的幾個“穿茄克的人”默默地拿走導彈和技術資料,臨走只留下一句話:“沒事了,大尉!”謝爾蓋耶夫穿著褪色的作戰服,站在雪地裡,口袋裡空空如也,好不容易回到格魯烏總部,詢問上司怎麼辦,上頭說:“你還想怎麼樣?回阿富汗!馬上!”

至於此前所說的“蘇聯英雄”稱號,參戰人員一個都沒撈到。真實情況是:蘇聯國防部有人想沾光混個“蘇聯英雄”沒有得逞,於是耍手段封殺真正參戰者的獎勵之路。反正,蘇聯國防部在此事上開了天大的玩笑,直到30多年後才糾正過來。

檔案顯示,科夫通在阿富汗受過七次槍傷,獲得兩枚紅星勳章,還兩次被提名“蘇聯英雄”,但一次也沒成功,只好以預備役上校退役,2011年以後在弗拉基米爾州當農場主。而謝爾蓋耶夫則於2008年去世,年僅54歲。

(主編孫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