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F-15和F-16搭配與蘇聯蘇-27和米格-29有什麼相似性?

3014房間


兩者沒有任何相似性,理念和功能也完全不一樣!

在三代機最初的發展過程中,據說是美國戰鬥機黑手黨們對F15並不是很滿意,於是極力鼓搗著生產一款F16,作為美國美國空軍的高低搭配,這樣既滿足了數量也滿足了質量上的需求,F15在戰時擁有更大的航程和作戰能力,作為絕對主力奪取前線制空權,F16作為F15的補充,作為己方國土防衛,攔截敵方戰機突防和支援F15的存在。只是美國的科技水平實在太高,搞出來的低配F16不但價格便宜不少,在作戰能力上並不比F15差多少,受到世界各國的追捧!

蘇聯搞出了類似的蘇27+米格29的組合,貌似和美國理念一樣,也是高低搭配,但理念卻完全不一樣。蘇聯國土太大,擁有著大航程的蘇27主要負責的是國土防衛,而米格29被蘇聯定義為前線戰鬥機,負責奪取前線制空權,和美國F15+F16搭檔的理念完全是反過來的。

當時的蘇聯前線在東德,大量的坦克和前線空軍也部署在東德地區,因此蘇聯的要求是能夠在前線快速起飛,快速支援,機動性靈活能夠壓制北約的戰機,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奪取前線制空權的,歐洲也就那麼大一點,因此米格29對航程要求根本就不大,甚至為了能夠滿足在前線土跑道起飛需求,專門為米格29研發了一套輔助進氣系統而犧牲了1.5噸的載油量,這也是為何米格29僅僅只有600公里的作戰半徑,被戲稱為“機場守衛者”,但在蘇聯作戰理念下這個作戰半徑已經足夠了。

在蘇聯的理念下,米格29在前線任何機場起飛奪取制空權,甚至只需要簡易的土跑道,而且還可以跟隨前線部隊隨時開闢出臨時機場滿足米格29的需求,在加上蘇聯對自己聯合作戰的空情能力有著絕對的自信(或者說叫自認為的自信),因此給米格29配置的雷達系統也相當的弱雞,畢竟在預警機+各種電子戰機的雙重支援下,蘇聯的設想是米格29只需要按照預警機的指引快速抵達戰場,完成最後的火控雷達鎖定然後發射導彈,當然這套空中格鬥系統理念是非常先進的,也符合蘇聯的現狀!

但是誰能相當突然蘇聯解體了,蘇聯崩塌了,沒有蘇聯完善空情體系支援,蘇聯的盟友們配備的米格29除了具有高機動性外,其他無論是雷達系統,還是作戰半徑都變得相當的弱雞,特別是失去了預警機的支持米格29連目標都很難找到,只能被動挨打,而他所面對的敵人總是北約這種體系化作戰最完善的組織,米格29在整個服役生涯中,除了擊落過幾架二代機外,其他一無所獲,甚至損失慘重,再加上他短腿的600公里作戰半徑,於是“機場守衛者”的名號被坐實了!


狼煙火燎


1972年,蘇聯空軍召開了第一次與PFI有關的設計局會議,在會議上,各設計局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如蘇-27(當然還有“備份”版的T-10)、米格-29(當時該機採用了高單翼、兩側進氣和單髮結構、此時的米格-29還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種米格-29)和雅克-45輕型戰鬥機、雅克-47重型戰鬥機。兩個月後,召開了第二次PFI會議。米高揚設計局展示了新設計的米格-29,並上且起飛重量為12800千克。而雅可夫列夫設計局的方案由於將發動機佈置在機翼上、容易因發動機故障導致飛機失事而被淘汰。但真正有關PFI的決定將在第三次會議上公佈。
米高揚設計局在此次會議後,提出了個意見:將PFI項目分解成兩個獨立的項目,即同時發展蘇-27那樣的多任務重型戰術戰鬥機,和米格-29那樣的輕型戰術戰鬥機,它們將使用統一的主要設備和武器。這是自1971年以來的,蘇聯空軍和飛機制造工業首次面臨這樣一種情況:80年代的蘇聯空軍戰鬥機群將由兩種飛機組成!就像美國空軍計劃的那樣。
美國空軍在YF-15開始試飛後,就認為F-15過於昂貴,不可能經受得住大規模戰爭中的大量消耗,因此必須有另外一種飛機與之配合,簡而言之就是由重型的F-15擔負爭奪和掌握制空權的任務,而由另一種便宜的戰鬥機與敵方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這種輕型戰鬥機的武裝不必很強,只要能帶兩枚近距導彈和機炮就行了,但它的機動性要好。1972年1月,美國的“輕重量戰鬥機”計劃開始實施,這就是後來的F-16。
更多內容詳見《兵器》雜誌2001年第01期。MMMM

兵器


兩者都是高低搭配型。

F-15和蘇-27是重型戰鬥機,F-16和米格-29屬於中型戰鬥機。,重型戰鬥機的優點是起飛重量大,載彈量和載油量大,所以航程大攻擊能力強,電子設備先進等在空中格鬥佔有優勢

美軍F-15戰鬥機蘇-27戰鬥機

但是重型戰機造價高維護費用昂貴不適合過多建造,所以就需要輕型來彌補數量上的不足。美國的F-16,俄羅斯的米格-29,這類戰鬥機重量輕,載彈量和載油量沒法和重型戰機比較,但是其機動靈巧,造價維護費用低廉適合大量裝備在數量上形成優勢。

米格-29戰鬥機F-16戰鬥機

美國和俄羅斯(蘇聯)在發展戰機的時候都是考慮每一代的高低搭配的,如F-15和F16就是高低搭配而同時研製的三代機,而當時蘇聯為了對抗也研發了蘇-27和米格-29作為高低搭配,目前的四代機上美國也是F-22和F-35作為高低搭配。中國的殲-20和殲-31應該也是這種情況。


老施胡侃


這兩種高低搭配之間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人們普遍認為蘇聯空軍的蘇-27和米格-29是類似於美國空軍F-15“鷹”和F-16“戰隼”那樣的重型和輕型戰鬥機高低搭配,其實這樣的類比並不十分準確。

美國空軍是出於兩個原因來同時裝備F-15和F-16的,一是輕型的F-16比重型F-15便宜得多,二是這兩種戰鬥機執行不同的任務,F-15是空中優勢戰鬥機,而F-16是對地攻擊戰鬥機。

而在蘇聯空軍中,蘇-27和米格-29的情況則完全不同。即使在蘇聯時代,米格-29的生產成本也相當於蘇-27的80%,並沒有比蘇-27便宜很多,兩者的操作成本差異也非常小,其主要原因是米格-29和蘇-27一樣也安裝了兩臺發動機,而不是F-16的單發設計。

蘇-27和米格-29執行的任務也相同,兩者都是純粹的空優戰鬥機,都具有相似的火控系統和雷達(不具備空地模式)、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和頭盔瞄準具。配備的武器也相同,包括中距的R-27(AA-10“白楊”)和近距的R-73。兩者之間最根本的差距在於體量,蘇-27可被視為米格-29的放大型,擁有直徑更大的雷達天線和功率更大的發射器,可以掛載射程更大的R-27E增程導彈。除此之外,兩者的系統和武器基本相同。

蘇聯空軍為何同時裝備兩種功能重複的戰鬥機呢?那是因為米格和蘇霍伊兩大設計局在政府內部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米格設計局甚至還要強上一些(米高揚的哥哥是蘇聯著名政治家)。

蘇聯解體之後,人們對許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俄羅斯空軍就明確表態其優先考慮的是更具發展潛力但成本也更高的蘇-27。米格-29最大的缺點是腿短,內油不足,在俄羅斯的遼闊國土上難以發揮重要作用。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空軍就不再為米格-29的升級投入資金。俄羅斯空軍在2000年開始啟動對主力作戰飛機的系列升級計劃,其中包括蘇-24、蘇-25、蘇-27、米格-31、圖-22M3、圖-95MS和圖-160,唯獨缺少米格-29。


鼎盛軍事飛豹


嚴格來說這兩種搭配不是一回事。

F-15由於性能先進,飛機採購價格太高,美國空軍無力大量採購裝備。正好此時還有一個輕型戰鬥機計劃,於是就讓輕型戰鬥機執行F-15的一部分任務,主要是白天的中低空近距離對空作戰。假想目標是米格-23等戰鬥機,以及可能研製出來的下一代蘇式戰鬥機。F-15主要對付包括米格-25等戰鬥機的全天候、全高度作戰。雖然是高低搭配,但是在中低空,F-16絲毫不遜色於F-15。

而蘇聯的米格29基本上是蘇27的縮小版。主要的區別就是使用者不一樣。米格29是為前線作戰用的,對航程要求不高。蘇27是為防空軍用的,要求航程遠,機載雷達性能完善。蘇聯開發的是兩檔戰鬥機,不是兩種戰鬥機。

蘇聯的一個是大瓶可樂,一個是小瓶可樂。美國的一個是玻璃瓶裝,一個是易拉罐裝。


天明遙遙山海關


美國空軍的F-15和F-16是作為高低搭配來配合使用的,因為F-15是雙發重型戰鬥機,而F-16是單發輕型戰鬥機,美國雖然財大氣粗,但F-15高昂的造價,也讓他們吃不消,所以他們想出這個辦法,大量生產裝備F-16種造價稍低的飛機,去完成一般性的任務,而F-15去對付敵方高端戰機,比如對付蘇-27這種飛機,好鋼用在刀刃上。

從戰鬥表現上看,F-15服役至今近40年,總生產數量1,200餘架,外銷六個國家。參加大小戰爭100餘場,擊落敵機100餘架,沒有一架在戰場上被擊落的記錄。而F-16表現更加出色,從1976年開始批量生產到現在共有近4600架F-16誕生,外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從1981年貝卡谷地空戰至今F-16幾乎參與了歷次大規模戰爭,其優異的性能也經受住了實戰考驗。擊落敵機無數,憑藉它出色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創造了許多成功的戰例。

蘇-27和米格-29的配合就顯得很尷尬,米格-29價格不低,但性能比蘇-27差了不少,俄羅斯人自己都不太喜歡它,俄羅斯航母上就是使用的米格-29K,故障不斷,這次敘利亞之行,就因為和航母的配合問題損壞兩架飛機,相反在國際上蘇-27可是出盡風頭,訂單不斷,我們中國都引進不少。


浩蕩揚子江


一,美製F15與F16是高低搭配。F15重型戰機負責“踹門”。戰時F15“鷹”首先前出,在空中預警機E3c“望樓”指引下幹掉對方戰機,為已方戰機清空空中危脅後,F16“戰隼”則蜂湧而上,對敵方地面目標進行清除。這只是指冷戰其間的美國空軍研製F15和F16時的作戰初衷,並不代表現在。當然Fl5和F16都有空戰和對地攻擊能力。如F15E型即可空戰,必要時又可掛載強悍對地制導武器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轟炸。F16改型F16c也具備強悍對空對地戰力。更別提最新改型Blook60批次改型F16I(售以色列)。

美製F15“鷹”重型制空雙發戰鬥機

二,所謂重型,除機體外,採用技術成本就比F16要求高。F16採用技術成本低。F15在航程裝備武器數量,機動性上都比F16佔優。這是重型戰機的絕對優勢。F16原本就是為了與F15高低搭配開發出的輕型戰機。F15質好價高,財政吃不消!開發F16是為節約開支,搞財政平衡。

美製F16“戰隼”單發輕型對地戰機

戰時,F15前出“踹門”,F16隨後“清掃”。注意倆種戰機所掛載武器不同之處。前面F15攜帶為ATM120c中程空空導彈及“響尾蛇”近程格鬥導彈。後面F16則掛載“小牛”空對地導彈


三,蘇聯的蘇27“側衛”與米格29“支點,北約命名機場守衛者,意為作戰半徑短”,有嘲諷之意。蘇27是前蘇聯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後期改型則兼備制空對地,如蘇30等)。

俄製蘇27“側衛”雙發重型制空戰鬥機



米格29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中型制空戰機。(注;是制空,不是對地)。所以美軍F15、F16與前蘇聯蘇27、米格29的高低搭配只是機型相,而戰機作戰定為不同。美軍F15比F16價高近一半。F15屬雙發動機。F16單發。蘇27雙發,米格29雙發,成本並不比蘇27低多少幾手成本佔蘇27百分之八十。

俄製米格29“支點”中型制空戰鬥機



四,F15與蘇27作戰定位相同,雙發大航程,裝備對空雷達傳感器,攜遠中近各型空空導彈爭奪制空權。而F16則裝備對地搜索地形匹配雷達為主,對空為輔,負責對地面目標發射空對地導彈“小牛”進行摧毀。米格29則裝備空空雷達,無地面搜索,地形匹配模式。攜帶導彈與蘇27約空空導彈相同,中距R27(AA10白楊和近距R73。)

蹤上所述,美軍F15、F16與前蘇聯蘇27、米格29高低搭配理念只是型近而理念不同。最根本的是米格29開發設計初衷就是空戰,對付F15的,蘇27是競爭產生結果。


閉花落雨


美軍的F-15和F-16搭配與蘇聯蘇-27和米格-29相似性分析:

1.經濟性:

F-15造價比較昂貴(3000萬$),能買得起的比較少,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軍也不敢大肆採購。而選擇用制空性能同樣優異,且價錢只有1500萬$的F-16飛機來代替。

蘇-27造價也比較昂貴(2800萬$),對於蘇聯的經濟自然是很貴了,但是相對於蘇聯廣袤的國土來說,那就算不得什麼了,而米格—29價錢似乎也不便宜,差不多也有2500萬$,用米格-29來進行國土防空對蘇聯來說並不算是物別好的選擇。

2.適用性:

F-15的改進型可以執行多種作戰任務,包括對空、對地、甚至電子支援等任務。而F-16的改進型也基本可以執行上述任務,但不同的是f-15作為重型飛機,它的航程、作戰半徑、機載雷達平臺等要比f-16略優,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加掛核彈等戰略威懾武器,所以這就是它存在的價值。

蘇-27的改進型依然是側重要於制空作戰,再加上他良好的氣動佈局,使得蘇-27的航程最遠可達3800公里,而且還不用外掛油箱。其機載火控系統也非常優秀,更加上有12個外掛點,它名滿天下也理所當然了。而米格-29則相對遜色的多,這也是當初我們死活不買米格-29的原因,對於我們廣袤的國土,米格-29顯然不能勝任,價錢也還差不多,航和卻不到3000公里,外掛點、雷達也不好蘇-27。

親愛的讀者們,你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你的評論是對我最大的褒獎,大家的評論我都會一一回復,並將在以後給大家帶來更優質的問答。崤山小虎在此謝謝大家的點贊和評論。


哨兵小虎


對於武器性能。武器的性價比,武器的成本費用和對於執行任務時的使用需求,中美俄三國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發生產和使用。

先拿美國的F15和F16戰機來說。

F15是美國雙人雙發重型多用途戰機,該戰機性能優異,載彈量大,火力猛,航程遠,但是,價格高昂,使用成本高。對於小型的反恐作戰中使用,有點類似殺雞用牛刀,就連美國這樣的霸權國家都感覺到價格不菲,綜合各方面考慮,F16就進入了美國軍方的視野。

F16是美國單人單發中型多用途空優戰鬥機。

F16重量輕,體格低,機動靈活,戰術得當,成本低,經濟適用。火力及武器裝備和攻擊性能雖不如F15,但是,性能仍然領先與其它國家的三代機,甚至四代機,且適合戰鬥戰役強度較低的戰場和地區使用。美國軍方一直對F15和F16高低搭配,靈活使用比較滿意。

俄羅斯的蘇27和米格29情況和美國F15和F16類似。都是綜合了各方面的考量之後做出的決策。我國也是類似的情況。

所以,各軍事強國在武器研發使用上,不但考慮了武器的性能,還考慮了武器的適用性和性價比等等綜合因素。


春花秋月CHQY


美軍裝備F15"鷹"和F16"隼"式戰鬥機是為了實現所謂的"高低搭配"。美軍因雙發動機F15戰鬥機的採購價格高昂,為降低採購戰機的整體金額,且保證戰鬥機裝備數量。需要採購一種性能低於F15,且使用、維護成本低廉的戰鬥機。因而才誕生了"價廉物美"的F16輕型戰鬥機。


F15戰鬥機

F16戰鬥機


前蘇聯同時裝備雙發的蘇27"側衛"戰鬥機和米格29"支點"雙發戰鬥機。前蘇聯裝備米格29戰鬥機,更多是為了維持米格公司的生存,保證前蘇聯大型戰鬥機研發製造集團的"生態環境"(避免蘇霍伊一家獨大,導致競爭意識下降)。


蘇27戰鬥機


米格29戰鬥機


如果說美軍裝備F15和F16,和前蘇聯裝備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的相似之處,那就是重型戰鬥機和"輕型"戰鬥機搭配使用的思想,而這四款都是非常優秀的戰鬥機。其中物美價廉的F16戰鬥機,憑藉4000餘架的產量,多個國家裝備,成為三代戰鬥機的典範。

F16改進型號


F16XL技術驗證機



相比F16戰鬥機的成功,米格29的命運坎坷的多。米格29戰鬥機在實戰中,有多次被擊落的"不良記錄",相對落後的電子設備,落後的操作系統,航程的不足,成了米格29戰鬥機"醜陋的標籤"。但接觸過米格29的美國飛行員對它的評價是中肯的:遠距離格鬥遜色於美軍戰鬥機(主要是雷達及電子設備不足造成),近距離格鬥性能高於美軍同代戰鬥機。

米格29戰鬥機是使用"頭盔瞄準系統"較早的戰鬥機

米格29"最新升級版"_ 米格35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