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信陽舉辦茶文化節,始於1992年,至今已到第27屆。你可知道,最早倡議舉辦這個節的人是誰?當年他是如何倡議並獲得認可的?昨日,在民建信陽市委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記者走進位於信陽日報社隔壁的市水利局家屬院,走訪了民建會員、市水利局退休幹部王星元,他就是最早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的人。

王星元是河南漯河人,年輕時分配到信陽市水利系統上班。一個外地人,且並不從事與茶產業相關的工作,為何會與信陽毛尖茶結緣,進而倡議舉辦茶葉節呢?圍繞這些話題,記者和王星元老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王星元(左)向民建信陽市委主委賈作平介紹有關情況

聊茶緣:

與毛尖茶結緣,

是這輩子最快樂的事

記者:王老師您好,當前信陽市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第27屆茶文化節,我也是直到近日偶然機會聽說您是倡議舉辦茶葉節的第一人,果真如此嗎?

王星元:

是不是第一人,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確認,是我最早撰寫關於舉辦“中國信陽茶葉節的論證報告”(以下簡稱“論證報告”),這份論證報告動筆於1989年,對信陽舉辦茶葉節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做了細緻的調查研究,並就如何舉辦茶葉節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意見建議,全文近2萬字,歷時2年,經數度修改,於1991年2月提交當時的信陽行署領導,得到高度重視,並最終獲得通過。

記者:您是年輕時來到信陽工作的,一個外地人是怎麼與信陽毛尖茶結下不解之緣的呢?

王星元:

我是河南漯河人,年輕時來到當時的信陽地區水利局工作,我的“正業”是興修水利,但我這個人業餘時間喜歡研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我就“不務正業”:借閱大量有關書、報、刊物,廢寢忘食,查勘“富礦”,“以便開採”。諸如二十四史《清史稿》、《新元史》、《陸羽茶經》、《中國茶經》、《茶葉通史》、《信陽綜覽》、信陽文史資料等。

通過學習研究我瞭解到,信陽毛尖茶質量優異:1985年“龍潭牌”信陽毛尖在全國綠茶初評中,以0.46分之差次於“西湖龍井”獲得銀獎;1990年在複評中,以高出西湖龍井2.01分獲得金獎。1915年董家河茶區的車雲山茶葉,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信陽茶葉唐代即為貢品,歷史悠久(據考:公元前2700多年前,神農炎帝“嘗百草、療民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故事,就發生在與信陽市溮河港、董家河茶區毗鄰的湖北省隨州市厲山鎮一帶。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信陽市固始縣白獅子14號楚墓內發現的茶葉,距今也有2300多年。除了向書本學,我還喜歡走進茶鄉和茶農交流。記得有一次為了上茶山,我從白龍潭村乘二輪摩托去黑龍潭,由於前兩天下過雨,道路泥濘,途中我和車手連車帶人翻倒在路邊的小水溝裡,鞋襪和褲子全都打溼,身上沾滿了泥漿,一路顛簸,心驚膽顫。還有一次,我是坐拖拉機從董家河雲霧村上茶山,沿途山谷深且非常險峻,令人毛骨悚然。到了雲霧村我已灰頭土臉,全身像散架了一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雖然很苦很累但是很快樂,與信陽毛尖茶結緣,我覺得是這輩子最快樂的事!

那些年我交了很多茶學界的朋友,比如原信陽縣供銷社負責人、龍潭茶葉公司締造者楊明軒,信陽毛尖主產區溮河港鄉黑龍潭村茶農、炒茶能手周祖宏,董家河鄉雲霧村負責人李永昌,還有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與茶樹栽培專家王鎮恆教授等。

在和眾多茶葉界專家、茶商、茶農交流過程中,逐步達成共識:信陽茶質量雖然優良,但由於商品意識、競爭意識淡薄,宣傳不力,加之種植面積小、總產量低,尚未形成規模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管理,在生產、銷售方面都存在問題。如果每年舉辦一屆茶葉節,就可以進一步提高信陽茶葉的知名度,培育和發展茶葉市場,促進茶葉銷售,進而搶佔全國乃至國際市場。

至此,以茶葉搭臺,讓經貿、旅遊、文化唱戲的茶葉節的辦節理念,在我腦海中逐步成型。而越是深入其中研究,我越感覺充實和興奮。記得當年我查到的資料《信陽地區優勢資源系列開發研究課題組》推算,信陽的茶園面積若干年後有望開發到200萬畝,若充分開發利用並經營管理得當,可望成為我國出口大宗優質名茶的茶葉產區。今天,信陽的茶園面積早已經突破了200萬畝,而這在20多年前看是很難想象的事情。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張海為王星元寫的書法作品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王鎮恆為王星元寫的書法作品

話倡議:

倡議舉辦茶葉節,

我為之準備了兩年

記者:具體到倡議政府舉辦茶葉節,您說用兩年時間形成了一份論證報告,報告中都有哪些主要的觀點?

王星元:

在我當年看來,信陽茶史悠久,茶質優良,屢獲殊榮,享譽中外,且具豐富文化內涵,發展前景廣闊,其優勢非信陽其他產品、文化可比,具備以茶立節條件;信陽市交通、通信、接待服務設施,具備舉辦首屆茶葉節需求。

所以在那份報告中,我對舉辦茶葉節做出大膽的預測分析:可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經濟、技術、文化交流與發展,啟動旅遊業的開發,帶動國民經濟全面發展,培育和發展茶葉市場,推動茶葉生產和技術進步。

同時,報告中我也提出當時全區人民求發展、求富裕的呼聲漸高;原信陽地委、行署建設蘇區、發展信陽的決心大、勁頭足。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大潮下,舉辦茶葉節,以茶葉作為信陽經濟發展的戰略對策是可行的。

因此我建議原信陽地委、行署於信陽春茶上市之時,舉辦“中國信陽茶葉節”。所需經費請由上級撥款、地方財政籌集和群眾捐資解決。

記者:來之前,我查閱到了您當年寫的這份論證報告,有24頁,包括對茶葉節舉辦期間如何開展經貿、文化、旅遊等活動,都有非常具體詳實的建議。

王星元:

是的,當年提出的建議,我至今記憶猶新。經貿活動方面,我提出舉行信陽毛尖新聞發佈會,舉辦信陽茶葉展銷,科技成果引進和轉讓活動,在市區開闢茶葉、美食、物資交流三個“一條街”,舉行中外經濟、技術、文化交流活動,舉行信陽茶葉鑑嘗評比活動和舉行信陽茶葉發展戰略研討會等6大項內容。

文化活動方面,我提出舉行大型開、閉幕式,組織專業和民間文藝團體演出,舉行電影新片首映式,舉辦信陽革命鬥爭和經濟發展史展,舉辦書法、攝影、美術作品展,舉辦信陽出土文物展,舉行重建“賢隱寺”奠基儀式,舉辦燈展和焰火晚會等8項內容。

旅遊活動方面,我提出開展雞公山、南灣湖、湯泉池、靈山、金牛山、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民俗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遊活動。

這些建議在首屆信陽茶葉節舉辦的時候絕大多數都得以採納,有些像舉辦信陽茶葉品鑑評比活動和舉行信陽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等,後來被歷屆茶葉節所接受並延續了下來。

記者:當年您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協委員,這份報告是通過何種途徑提交上去,提交後都有哪些領導關注這份報告?

王星元:

我對信陽茶葉、旅遊、農業、工業、歷史、文化等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後撰寫的這份“論證報告”,於1991年2月底以書信方式從郵政局郵寄到原信陽地區行署,引起行署領導的高度重視。

1991年3月2日,原信陽地區行署專員景獻琢在這份報告上首先批示:“請本樂專員斟酌是否可行?”同日,行署副專員張本樂在批示中這樣寫道:“這是一個很好、很重要的建議。我建議請專員辦公會議討論酌定。信陽舉辦‘茶節’意義重大,涉及面廣,若原則同意,可著手籌備,即使今年不能舉辦,也可先在今年的北京新聞發佈會上(指信陽縣當年準備在新茶上市時到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明年開。此材料可複印十份,七份備專員辦公會用;三份交地區茶辦、茶葉學會,並請他們組織一次討論,討論意見報行署。並可登《信陽報》,徵詢更多的好意見。”3月4日,景獻琢再次批示:“贊成張專員意見,請組織落實。”

得到領導的認可後,1991年3月至9月,我對“論證報告”又做了數次細化修改,再次提交到原地區行署,行署秘書長陳其元收到報告後立即批示:“王星元同志關於舉辦信陽茶葉節的建議,已得到地委、行署領導的贊同,現又搞了第二稿和《首屆信陽茶葉節方案》討論稿,我初步認為基本可行。”

此後,原信陽地委、行署領導經多次研究,廣泛徵求意見,決定舉辦茶葉節。同年12月,成立了首屆信陽茶葉節指揮部,印發了《首屆信陽茶葉節方案》。12月23日,召開了首屆信陽茶葉節籌備工作會議,拉開了首屆信陽茶葉節的籌備序幕。

至此,經2年撰修,12度易稿,於1991年2月(第三稿)和9月(第十二稿)兩次寄交原信陽地區行署,我的關於舉辦信陽茶葉節的觀點和建議,已確定被領導機關採納,並開始組織實施。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王星元展示其中國茶業學會會員證

談收穫:

每年都特別期待

四月的到來

記者:首屆信陽茶葉節成功舉辦後,在您看來,給信陽帶來了哪些具體變化呢?

王星元:

1992年4月,信陽成功舉辦了首屆茶葉節。關於帶來的變化,在《首屆信陽茶葉節工作總結中》這樣寫道:“茶葉節打開了封閉的山門,促進了全區人民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鍛鍊了幹部,教育了群眾。經貿活動空前活躍,碩果累累,成交額7億多元。加快了城市建設。開、閉幕式和各種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極大地豐富全區人民的文化生活。”

通過舉辦茶葉節,信陽茶農富裕了,他們紛紛從交通閉塞、不通電、無通信、電視信號差的高山峽谷,搬遷到較為方便生活的鄉政府所在地,進而在城市買房定居,成為市民。產生了文新等一批茶葉龍頭企業,他們中的佼佼者,有的成為勞動模範,有的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為建言信陽發展提供了更大平臺

舉辦茶葉節對信陽的貢獻,不必多說,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如果沒有當年茶葉節的成功舉辦,信陽開放、發展的步伐或許沒有當時那麼快那麼好。在首屆茶葉節舉辦的那段時間,我天天都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記者:通過成功倡議政府舉辦茶葉節之後,您收穫了什麼,給您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變化?

王星元:

為建議舉辦茶葉節而進行的多年學習和調研,讓我這個出生於漯河鄉下的北方小子,對信陽毛尖茶有了較多的瞭解,我深深地痴迷其中,不能自拔。後來有幸成為中國茶葉學會會員,也曾受聘於五雲茶葉公司當顧問,1998年7月被選為信陽地區茶葉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我撰寫的調研報告《關於舉辦中國信陽茶葉節的論證報告》,也被評為1990-1992年度信陽地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這些都只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結交了很多朋友,在和他們的交往中,我覺得很快樂很開心。

首屆信陽茶葉節籌備期間,我自薦到地區茶葉節指揮部辦公室做兼職工作(本職工作還在水利局),主要負責邀請客人。在我給原中國書法協會主席張海先生髮出邀請函後不久,張海就給我們來信,說因故不能出席信陽首屆茶葉節,表示歉意,並預祝茶葉節圓滿成功。

不知張海從何處瞭解到我的情況,在來信的同時,給我寄來一幅書法作品:舉辦茶節振興信陽。星元同志創立併為之實施不遺餘力誠可敬也壬申張海兩行小字,並鈐了兩枚印章。

記者:後來您多年參加茶葉節的志願服務工作,聽說您還聯繫到了韓素音,差點就促成她回信陽老家看看。

王星元:

是的,為了提高信陽毛尖的公眾知曉度,1996年我通過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葛佩琳,打聽到出生於信陽,愛茶、愛中國的國際著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後來又通過《人民日報》北京總社記者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向韓素音發出邀請,請她方便時訪問信陽,追尋童年的夢,品評家鄉茶。韓素音答應1997年7月1日來中國參加慶祝香港迴歸慶典後,3日下午在北京飯店會見信陽代表,洽談回信陽看看的相關事宜。遺憾的是由於我方的原因未能成行,實為憾事。

記者:您和中國茶學界的王鎮恆教授交往頗多,有什麼淵源?

王星元:

王鎮恆是安徽農業大學教授,他長期從事高等茶學教育,培養了大量茶學人才,為我國茶學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他的學生很多已成為我國茶界的中堅力量。我和他相識是在2000年信陽市舉辦新世紀茶產業發展研討會,當時我是作為五雲茶葉公司代表,他在參觀茶葉展銷時,品嚐了五雲山牌信陽毛尖後大讚:綠如翠,香如蘭。

我倆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從此一直交往至今。我們每年新年都互贈賀卡,經常書信來往,相互鼓勵。他經常託我或受人之託請我為他們購買信陽毛尖。2000年3月15日,他在給我的來信中說:“去年承你幫助,買到上等信陽毛尖茶,到我家裡的客人喝後都說好茶,讚不絕口,所以今年提前給你寫信聯繫,可否幫忙買10市斤信陽毛尖”?2001年2月28日來信寫道:“去年我與友人在浙江故鄉,邊品評信陽毛尖邊談心,我當場以浣溪沙·詠春茗為題,作詩一首:‘閣外春山沐瑞芳,繞堤春柳轉流鶯,春懷澹盪付閒雲。春草含情花解語,春詞寫意曲飛聲,詩成共品毛尖春’”。2001年王先生還應日本客人之請,讓我購買1市斤信陽毛尖,所寄之茶在東京茶展展出,獲得好評。還有臺灣茶人朋友范增平,收到我代寄去的正宗毛尖茶後回覆:當慎重品嚐,以解慕名茶之渴也。

記者:除了“非典”那年外,此後信陽市每年都舉辦一屆茶文化節,對此您期待嗎?

王星元:

時光荏苒,今年我已經77歲了,30年前我倡議政府舉辦信陽茶葉節並獲得通過,讓我頗為自豪。此後幾十年間我一直關注信陽茶,和一些茶農、茶商、茶企還有經常的聯繫和溝通,多年來堅持做一些宣傳推介信陽毛尖茶的事情。回首往事,每當我想到是因為我的倡議,加上有方方面面很多人的關注和努力,最終共同促成信陽茶葉節的誕生,能有幸參與其中的我,覺得自己這一生活得特別有價值,特別有意義。

一年四個季節我最喜歡春季,每年都特別期待4月的到來,這種期待甚至超過春節,事實上每年的茶葉節我過得都比春節更快樂。每到採茶季節,我都會約上我的一幫茶友到茶山上轉轉看看,信陽茶山越來越好看了,怎麼看都看不夠。這一生能留在山美水美的茶鄉信陽工作生活,能常年喝上正宗的信陽毛尖茶,夫復何求?


王星元:倡議舉辦信陽茶葉節,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


王星元收藏的當年相關批示

採訪札記

得知記者要去採訪,王星元老人說他一夜沒有休息好,次日在約定的時間前,就早早地在市水利局家屬院門前等候。在老人家中,他拿出30年前收集整理的一些舊資料,很多文章、照片都已經泛黃,包括一些名片,老人都認真收藏著。之於王星元老人而言,這是一段彌足珍貴的人生經歷。之於信陽茶文化節的史志而言,這何嘗不是一段值得銘記的寶貴資料呢?

“王星元會員是我們民建會員的優秀代表之一,他關注民生問題,通過系統學習,深入調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見,積極建言資政,為信陽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民建信陽五屆市委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承和發揚民建會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政治交接內容,著力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決自身問題等五種能力。在服務信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不遺餘力地團結和引領全體會員,看齊優秀民建會員,持續關注信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發揮密切聯繫經濟界的特色和優勢,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拾遺補缺,凝聚民建會內外企業家、經濟管理工作者和經濟專家學者,認真做好專題調查研究工作,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切實履行好參政黨的職能作用。”陪同的民建信陽市委主委賈作平感慨地說。

斯言可信!還有12天第27屆信陽茶文化節就要開幕了,儘管茶文化節每年只有短短几天時間,然而她的底蘊、她的內涵、她的魅力所折射出來的東西,給喜歡信陽毛尖茶、熱愛信陽山水人文,致力於信陽更好更快發展的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和回味。

信陽毛尖的品牌價值連續多年在全國名茶評比中穩居前三,信陽茶文化節舉辦已經日臻完善,茶界的盛會,市民的節日,實至名歸!近年來,信陽茶文化節不斷出新出彩,辦得越來越好,這離不開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默默付出,王星元老人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