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頭版發文,認為股市進入價值博弈階段,你怎麼看?

諮詢師天生


筆者百度了一下,是證券日報董少鵬的文章,作者是證券市場的專家,其觀點是意味著股市已由“估值修復階段”進入到“價值博弈階段”。

本輪股市反彈最初的估值修復,也就是流動性改善帶來的估值提升,主要是中低價股和科技題材股的上漲帶來的估值升高,是一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普漲,不分業績只管概念,這就是估值提升的盤面特徵,權重股像銀行漲幅滯後。

週一衝高回落,銀行較為堅挺,科技股大面積下跌,理論上可以看做的進入到價值博弈極端,但是記住一點,A股偏好概念沒有改變,很難單邊走出權重上漲科技題材股下跌的格局。更多的是一種權重搭臺題材唱戲的格局,但題材唱戲未必就是普漲普跌,那些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很有可能分化,走出調整的態勢,或者漲幅跟不上大盤。這就是價值投資階段。

三月底四月初的時候,筆者就已經認為銀行股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並開始逐漸佈局銀行股,主要是基於銀行妹子滯後、股息率較高、資產質量有改善的跡象,另外有降準預期,但是降準並沒有如期來臨,銀行漲勢也不凌厲,有的個股下跌較為明顯,但是跌幅並不大,週一銀行衝高回落,今天銀行大漲,稍有收穫。

就未來投資機會而言,筆者作為小散,投資風格一直並不激進,還是看好銀行的投資機會,但並不代表投資者馬上就要追高買進,能夠逢低買進更為妥當。

但看好銀行,並不代表就此看空全部的科技成長股,對於5G、芯片半導體、軟件信息和大數據雲計算中一季報增速較好的個股還是看好的。

價值投資不是死抱權重週期股不放,而是減少對於概念的過度投機,減少妖股的參與投機。尋找更為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像科技股有的業績不佳就少參與,參與業績增長確定的個股,尋找估值比較低的個股。


杜坤維


說實話,看了一遍這位貞觀日報頭版發佈的文章,其實就是一種模稜兩可的回答!而且我認為對於目前的階段來說根本沒有從估值修復階段”進入到“價值博弈階段”。只是一個指數搭臺的過程,離所謂的價值修復完畢還有一定的距離!!

數據來看,2019年4月16日 上證A股平均市盈率(PE):16.27,而歷史的中位數為20.93,當前市盈率在歷史數據上的分位數:31.02%,當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數據上的分位數:55.37%!

2019年4月16日 中小板平均市盈率(PE):28.87,其中歷史(中位數)為36.48,當前市盈率在歷史數據上的分位數:26.52%,當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數據上的分位數:21.49%!

2019年4月16日 創業板平均市盈率(PE):43.28,其中歷史(中位數):50.37,當前市盈率在歷史數據上的分位數:34.26%,當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數據上的分位數:34.26%!

2019年4月16日 深證A股平均市盈率(PE):26.32,其中歷史(中位數):35.87,當前市盈率在歷史數據上的分位數:26.74%,當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數據上的分位數:29.75%!


可以看出的是,除了上證指數的市盈率已經超過了50%之外,其他的更市盈率都是保持在一箇中位數之下,甚至遠遠低於10年期的50%水平!因此如果只是從上證角度來看的話,價值修復過程可能已經完畢!

但是如果把整個A股拿來作為參考的話,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修復完畢!因為前期漲幅較大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股,券商股,熱點炒作概念個股身上,所以這些個股的價值修復顯然已經到位!

而其他大部分的中小創個股其實還是處於一個底部區域的狀態,滯漲的狀態,根本沒有啟動真正的上漲行情,那麼哪裡來的修復行情!!

我們從周圍的緩解,和散戶投資者的資金倉位就可以知道,大部分的散戶只是虧損略有減少,而真正回本,甚至盈利的其實並不多,只是少部分!所以根本沒有進入所謂的價值博弈階段!!


A股是一個週期市場,熊市過後必然會進入牛市,從來沒見過熊市過後,依然還是熊市的樣子!再說,底部區域裡那麼大的持續成交量,明顯是主力資金的介入,散戶籌碼的被騙,那麼既然主力是一個修復指數,價值,甚至讓散戶回本的局面,會那麼早早了事嗎?難道主力都是在做好事,幫助散戶解套,自己買套嗎?邏輯上也說不過去!

因此未來勢必是一個繼續修復價值,一批一批幫助散戶解套,讓散戶逐步成為韭菜的過程!歷史一直是這樣重複的上演著!!

股市的規律無非就是:熊市擠泡泡,牛市吹泡泡;泡泡遲早會被吹破,泡沫終究也會擠乾淨,週而復始。但無論市場如何認準自己確定能賺錢的股票,堅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現在卻遠沒有到吹泡泡的週期,前期是指數搭臺,未來才是中小創個股的唱戲行情,大部分個股的價值都沒回歸合理區間,哪裡有看到股市進入價值博弈階段?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先要了解當下的市場行情是牛市還是反彈,如果說僅僅是反彈,當然是到了價值博弈的階段,畢竟資金入市買低估值績優股是首選,但是成交量從幾千億到上萬億,再到後面指數不斷走高,就不一定是價值博弈了,大部分的個股都會有資金在炒作,都會存在上漲的行情。


而證券日報提倡的也是價值投資,話是沒有錯,但往往很多股票的上漲不一定看其價值,也是看其是否存在被炒作的機會,後續上升空間有多大,比如茅臺這隻股票,大部分人都知道會上到一千元,可是散戶沒有幾個會買的,既然大概率上一千能賺錢,為什麼沒有人買?就是太貴,就是收益達不到預期,這就需要不僅僅是價值博弈,更需要的是它有足夠的空間讓投資者能實現投資後的回報收益。


隨著跌了將近四年的股市在今年迎來春暖花開的時節,預計A股將在一季度上漲後四月經過調整會迎來新一輪漲勢,此時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價格投機,買對股,賺足收益才能對的起這波的整輪上漲週期,股市幾年才有一次機會,把握好了,能實現財富自由,把握不好,價值博弈的投資可能也沒有多少收益。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估值”的本意是對於價值“評估”,估值不能正確的反映價值,“估值修復”所修復的是人們的“認知”,而不是市場價格。所以說這種提法有失偏頗,不過市場就是以錯就錯,把錯的當成對的說。都錯就不叫錯,也是“約定俗成”。其實當前A股正在進入“價值迴歸”過程,這個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首先投資人對於價值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風氣主要就是炒作。更多人津津樂道的是“炒股”,“投資”卻很少有人說。當股民逐步認識到“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道理,炒作之風會逐步削弱。所以說價值迴歸是長期的,價格向價值靠攏,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而這樣的過程應該是“貫穿牛市始終”。所以說,“價值迴歸是未來行情主流”。價值迴歸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就是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會逐步向上攀升。而價格嚴重脫離價值,被“高估”的股票,會逐步向下回落,投資人會經歷一段痛苦的過程。兩種不同的經歷,會產生“股價分化”,所以在指數漲跌的過程中,“待遇”並不平等,把握不好,就會“滿倉踏空”。所以我始終強調“選股是第一位的”,不要每天跟著指數漲跌折騰,最好不要參與消息概念炒作,因為大多數人根本看不懂。另外股市的一大功能就是“價值發現”,作為散戶,應該在這方面下下功,不要總是跟風。提前發現股票的“投資價值”,就是“先人一步”海闊天空。這也是我常說的一句話,“坐上轎子等人抬,愛抬不抬,不抬我就不下來”,遲早有人抬。因為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是價值規律,不可撼動。所以說,投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投資人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分析股票價值上,而不應該每天只是討論“波動”。所以我說,要有“大局觀”,要做“大行情”,而不是跟風炒作,來回折騰。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遺憾的是有些人永遠搞不懂。賠錢不知道為什麼,直到“割肉”才知道疼。價值投資就是不割肉,重在結果而不是過程。


麻辣SC


不拉不行了,今天拉的都是前三年救市的主力,盈利籌碼超多,機構成堆,至今未大跌,誰也不會接,紙面富貴,本輪行情誰也不理銀行,被逼無奈,今天主力開始自救,製造賺錢效應,估計沒效果,畢竟有幾千只股票,只要找不到人接盤,指數就只有這麼挺著。機構抱著獲利籌碼盼接盤俠呢。


56724915


國家應該嚴打股市操縱者!當黑惡勢力抓,必須抓一批券商老總和基金公司老闆!太壞了!黑色操縱股市,坑害散戶,這幾天的行情很能說明問題,全是這夥黑惡勢力在搞鬼!


樂逍遙1688


技術上,滬指低開高走,最終大漲超2%,重回所有均線上方,K線組合呈現陽包陰形態,這或將成為新一輪上升行情的標誌。明日關注能否放量突破近期高點3288點。


牛股快到碗裡來


現在股市價值博奕是無風險投資階段,只有當股市進入到泡沫博奕階段才有點點風險,通俗的說現在就是股市進入到了主升段是最賺錢的時候到了。


河橋邊


簡稱搏傻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