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正手第三季《超越器械的面具》第三集

一、前 情 回 顧

(1)你的正手引拍是ATP的,還是WTA的?

(2)正手沒有超越器械的“橫弓”,動力鏈怎能不掉鏈子?

本季從時間維度上聚焦正手從準備姿勢到超越器械的過程,下面就聊一些那些或大或小、豪放或婉約的引拍,在身體前是如何運動到身後(體側)的?可以從握拍與技術風格等角度去切入,但從生物力學上,都可以簡化為 “火柴棍兒 ” 體,把球拍當做身體的的一部分,就可以避免陷入握拍方式的漩渦。無論何種引拍方式,都要歷經超越器械這一關鍵時刻,這也是從過程與結果角度去看問題的邏輯,過程只是表象,結果才是目的。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引拍理念:引拍過程其實就是要解決從身體整體轉動帶動手臂向後運動的問題,按照常識來講,拍頭高點在水平維度上距離身體越遠越好,這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引拍理念,並在此演化出 “ 引拍多早都不為過 ” 的論調。隨著網球技術的發展進化,這一論調對初學者還是有些幫助,但跟職業球員的引拍出路卻很大,對網球愛好者自然也造成了一定的迷茫。本文從時間上著重分析拍頭從準備姿勢到身後(體側)高點的一小段,下面就從風行的 “ 三角形 ” 引拍開始聊起。

二、三 角 形 之 疑

無論引拍大小,球員們幾乎都要從圈內比較流行的 “三角形 ” 引拍姿勢開始。關於這一觀點,我們首先要區分三角形的三個點是哪三個點,因為只要是三個點,從數學角度上看都可以構成三角形,若不是從三角形穩定性角度出發去看這一形狀,似乎就沒什麼意義了。更有甚者將兩肘、兩手四個點也畫成了三角形,令人哭笑不得。“ 三角形 ” 引拍除了我們公認的利用身體整體引拍之外,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1)讓非持拍手分擔拍子重量的時間更長一些,這樣非常有利於持拍手的充分放鬆。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2)根據 “ 三角形 ” 引拍,還有觀點推出一種 “ 非持拍手將拍子加速推向身後 ” 的教學論調,從職業球員的慢動作看,這一觀點似乎無立足之地。

(3)這一姿勢只適用於短距離跑動中,在大範圍的長途奔襲中若採用這一引拍姿勢恐怕門牙都得磕掉了;另外接高速發球時,球員也需簡化這一姿勢。

(4)關於 “ 三角形 ” 何時不存在了,也就是持拍手何時分開拍子?最理想的時間節奏是,打開瞬間與軀幹扭轉和下肢蓄勢同步完成。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當非持拍手與球拍分開時,也是 “ 三角形 ” 不存在了,當拍頭隨身體同步向後轉動時,理論上拍頭的高度基本不變。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換個角度看下,這一引拍方式就像打開一扇門一樣,這一技術特徵在網球發展之初非常明顯。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焦點:但有時手臂向後打開的節奏要根據來球情況略停頓、突然加速等,總之這時拍頭最高點與身體的前後距離在水平維度上最大,這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引拍目的,利用這段水平距離來為拍頭提速,提升碰撞效果。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但在實踐中,由於球員的握拍、技術風格等特徵,球員的拍頭高度卻是高低各不同,與拍頭高低相關的因素還涉及到:(1)肘部高度;(2)拍頭與身體在水平維度的距離;(3)腋下夾角;(4)肘與持拍手的速度;(5)拍面朝向等,下面展開分析下。

三、豪 放 派

岡薩雷斯:豪放派主要指引拍幅度非常大、自然拍頭到身後(體側)的高度也就是最大的,先看下有著 “ 世界第一正手 ” 美譽的岡薩雷斯的引拍幅度。岡薩雷斯引拍拍頭的最高點不但高,而且距離身體的前後維度上的距離也非常大,WTA多數球員也趨向如此。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在大幅度的引拍過程中,肘部的高度自然就成了關鍵點。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通過引拍前與拍頭到達最高點兩個時刻的比較,就可以看出肘部向後上方運動的過程中在垂直維度上幅度變化。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注意:豪放派的肘部向後上方運動是在軀幹扭轉和下肢支撐蓄勢的配合與同步完成的。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在 “ 軀幹扭轉和下肢蓄勢 ” 過程中將拍頭甩到後面,不同握拍方式表現不一樣的樣態,但道理如一。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看下小德引拍方式也是非常豪放飄逸、彰顯十足的個性魅力!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四、婉 約 派

費德勒:婉約派是指緊湊型引拍,“上帝之手 ” 費德勒的正手引拍,與岡薩雷斯的豪放相比較,費德勒的引拍幅度就顯得 “ 經濟 ” 和 “ 節儉 ”了。羅傑的肘部高度變化非常小,而且拍頭高點與身體的前後距離也縮短了很多。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與肘部高度相關的另一個身體結構表徵是,婉約派腋下夾角比豪放派要小很多。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教學觀念的變遷:關於腋下夾角,在網球教學中流傳著 “ 腋下要夾一個網球 ” 的傳統,在對網球技術的認知方面,我們應該擁有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學態度。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索克:婉約派的另一個流派讓很多網球愛好者看不懂了,就是索克的引拍,拍頭的最高點是在身體側面,而不是身後。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換句話說,就是肘部向後運動時,拍頭還留在前面,當拍頭下降時拍頭、肘與持拍手幾乎誇張的在一個面上。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但當拍頭下降到適宜時,拍頭和身體的前後距離還是要拉開的,關於這個問題在下一期中詳細剖析。(注:下圖不是索克)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五、學 習 什 麼 ?

下面看下國外小朋友的正手引拍非常接近職業球員,發現差距以勵同仁奮進!這就要回到那個學習之基的問題,我們到底是學拿來即用的方法,還是學方法背後的

why,還是魚與熊掌兼得?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下面這位小朋友的技術學習就更值得我們反思了,能讓小朋友跳著打球的國內網球教練是你嗎?

大抉擇│ 網球正手引拍學費德勒、岡薩雷斯還是索克?

圖片與GIF素材取自網絡僅用於交流學習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