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熬過去,出眾;熬不過,出局!好有深度


講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是曾國藩考秀才的一段經歷。

在晚清的幾位名臣裡,曾國藩的資質與其他人比起來,是比較平庸的。

李鴻章17歲便考中秀才,左宗棠14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而曾國藩則可謂是命途多舛了,曾連續六次落榜。

第二個故事,是曾國藩步入職場後,在湖南長沙任職的一段經歷。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半個神州大地,當時清廷的軍隊實力已經不堪一戰,湖南幾乎淪陷,曾國藩臨危受命到長沙團練。

所謂團練,其實就是民兵,並非正規軍。

到了長沙後,曾國藩開始大刀闊斧地幹起來,但因為用力過猛,幾乎得罪了整個湖南官員,後來,湖南當地的正規軍綠營軍就開始不斷地找曾國藩麻煩,有一天甚至圍攻了其辦公室,曾國藩差點喪命,幾個隨從也都受了傷。

有意思的是,其他官員沒有人出面阻攔,都假裝看不見,坐著看笑話。

這次事故後,曾國藩離開了長沙。


成年人的世界:熬過去,出眾;熬不過,出局!好有深度


現在來講這兩個故事的結局。

第一個故事的結局是,曾國藩沒有放棄,終於在第七次中了秀才,突然開竅了,中舉人、中進士,一路高歌猛進。

第二個故事的結局是,曾國藩離開長沙後,去了衡陽繼續團練,練出了一支特別能打硬仗的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的起義。

這兩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其實就一個字:熬。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至黑至暗的時刻,這時候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放棄,二是死撐。

很多時候,你只有咬牙熬過去,才有可能擁抱光亮。

熬過去,出眾;熬不過,出局。

這是最真實的人生。

美好,往往都是熬出來的

人稱「地產界的思想家」馮侖曾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我不太喜歡用「偉大」這個詞,覺得用「美好」更貼近普通人,但對這句話是深感認同。

因工作的原因,我接觸過不少房地產的銷售人員。

很多人做銷售,鍛鍊自己,往往只是場面話,最主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掙錢較多,二是門檻較低。

行情好的時候,即使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個月兩三萬,那也是屬於常規操作。

這聽起來挺誘人的,但這個職業的人員流動性也很大,因為有很多時候沒飯吃。行情不好,或項目不好時,每個月只能拿著很低的底薪,有人熬不下去,就走了。

做過這行的人,應該會有較深的體會,市場行情往往比自身的銷售能力更重要,而好的行情,往往是熬出來的。

這話雖然有些不夠正,但卻是事實。


成年人的世界:熬過去,出眾;熬不過,出局!好有深度


講一個知名人物的故事,美團網的創始人王興。

在很多人的眼裡,王興無疑是成功的,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在創立美團之前,王興有過多次失敗的創業經歷。

2003年,王興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多多友網站,沒有做成,第二個項目是做遊子圖網站,也沒成。

在2005年,王興做了校內網,就是後來名噪一時的人人網,不過當時因為沒錢增加服務器和寬帶,王興不得不將校內網賣給了陳一舟,後來改名為人人網,據說在賣掉校內網的那天,王興的團隊在一家餐館裡吃飯,大家悶著頭喝酒,也不說話,眼淚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這場景,讓我想起了馬雲帶著團隊在北京創業失敗後,一幫人離京時在小酒館裡邊唱邊哭。

2007年,王興做了飯否,之後又做了海內網,最終都沒有做成。

到了2009年,王興做了美團網,這一次雖然做成了,但過程卻是異常地曲折。

如果有那麼一刻,他熬不下去了,撒手了,那麼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團了。

王興如此,馬雲如此,俞敏洪如此,所有的創業者都是如此,包括你我這樣的普羅大眾,都是如此。

不管你現在有著怎樣的人生,處於什麼樣的年齡段,你一定有過成功和失敗的經歷,回首自己走過的那段路,你會發現:

如今讓你感到美好的,往往都是從黑暗的日子裡,一步一步地熬過來的。

比如考試、創業、升職,與病魔對抗,甚至是愛情。

而你現在所遺憾的,往往都是在質問自己,為什麼當初沒堅持下去,沒有熬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