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不過如此?印度曾讓巴基斯坦屢吃大虧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歷史上多次發生激烈的軍事衝突,由於最近幾十年實力更加強大的印度並沒有討到太多便宜,許多人因此覺得號稱世界第三的印度也不過如此。其實這種想法可以說完全是錯誤的,歷史上巴基斯坦可以說是多次吃了印度的大虧!

我們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同屬於英屬印度,其實印度本是個地理名詞是英國人將其變成一個政治實體。所以說印度和巴基斯坦之所以變成國家應該要記上英國人的功勞,當然這也是英國人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屈指可數的貢獻之一。

世界第三不過如此?印度曾讓巴基斯坦屢吃大虧

英國的殖民統治更多的是給印度和巴基斯坦帶來巨大的傷害,而號稱攪屎棍的英國人直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前還坑了它們一把。原來二戰中英國遭到納粹德國等軸心國重創實力大不如前,因此已經無力維持在英屬印度持續了200多年的殖民統治,就只好同意了英屬印度的獨立要求了。

不過由於英屬印度的穆斯林們不滿印度教徒想要獨霸國家,於是就堅決要求和印度人分家建立自己的國家。英國人自然非常樂意,就通過蒙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一分為二,變成印度和巴基斯坦。

在印巴分治中英國對印度可以說是大加偏袒處處照顧,如縱容印度教徒大量移民穆斯林本來佔據微弱優勢的孟加拉邦西部地區,這樣印度教徒的人數終於在孟加拉邦西部反超穆斯林反而佔據微弱優勢了。

於是原本可以全部劃歸巴基斯坦的英屬印度最富庶的邦孟加拉邦就被印度佔據了一大塊,諸如此類英國人和印度人聯手坑巴基斯坦的行為在印巴分制中可謂是數不勝數,所以說在建國的時候巴基斯坦就吃了印度的大虧了。

世界第三不過如此?印度曾讓巴基斯坦屢吃大虧

不過英國人除了照顧印度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攪屎棍傳統,為了保持自己繼續介入南亞局勢的機會就故意不規定遍佈英屬印度大大小小數百個土邦的歸屬,只是稱這些土邦可以自行決定加入巴基斯坦或者是印度,還可以選擇獨立或者是繼續留在英聯邦。

然而印度和巴基斯坦顯然是不會讓這次土邦獨立或者繼續效忠於英國的,於是這些土邦最終就只能選擇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方了。本來印度已經軍事佔領了君主是穆斯林居民大部分是印度教徒的海德拉巴等土邦,要知道這些土邦的君主其實是傾向於獨立或者加入巴基斯坦的,只不過巴基斯坦鑑於這些土邦印度教徒佔多數也就沒有去和印度爭。

所以按道理來說君主是印度教徒居民大部分卻是穆斯林的克什米爾等土邦就應該歸屬巴基斯坦了。然而繼承了前殖民主子英國人霸權主義行徑侵略野心的印度卻想要吃幹抹淨,甚至一度狂妄的想要建立一個囊括整個南亞和我國領土的大印度聯邦,於是雙方在克什米爾軍事衝突一觸即發演變成第一次印巴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克什米爾被一分為二。

儘管第一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在軍事上沒有吃太大虧,可是本應該屬於自己的克什米爾卻被印度佔去了一大半,在領土上可謂再次吃大虧。

世界第三不過如此?印度曾讓巴基斯坦屢吃大虧

後來第二次印巴戰爭前印度又佔領了印度沙漠一塊本屬於巴基斯坦的領土,本來一開始巴基斯坦以為這裡是不毛之地也就沒在意,後來有人宣稱這裡可以蘊藏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資源,這下巴基斯坦坐不住了終於爆發第二次印巴戰爭。

在這次戰爭中巴基斯坦依靠其空軍出色的表現轉敗為勝略佔上風,不過接下來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內亂和其背後大國陷入內部麻煩的有利時機,挑起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則可以說讓巴基斯坦褲子都輸掉了,戰爭的結果就是原來的巴基斯坦被印度肢解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兩個國家。

所以說歷史上巴基斯坦可以說是多次吃了印度大虧的,不過自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就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了,但是雙方在邊境地區尤其是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可謂是小規模軍事衝突不斷。

由於是小規模衝突巴基斯坦就算是吃虧也不會吃太大虧了,甚至有時候巴基斯坦還能夠在衝突中佔據上風,比如這次最新的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擊落了兩架印度戰機,所以有人就誤以為印度沒有在巴基斯坦面前討到太多便宜,其實那純屬錯誤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