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晶泰星帶動山東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打造

2018年1月3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吹響了山東省向高質量發展進軍的衝鋒號,也為山東光電產業鏈上下游優質項目加速集聚提供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勁動力。

新泰:以晶泰星光電子核心產業發展為起點,快速打造光電子產業集群

歷史告訴我們,誰認識機遇早,誰順應機遇快,誰把握機遇態度堅定、行動果敢,誰就能把握主動,爭得先機。

近年來,光電子產業在新泰市異軍突起。目前,新泰市已初步形成光源、電源芯片設計與QFN封裝、高低溫光源支架製造與封裝、LED光源與高清晰顯示屏研發生產的完整產業鏈。這座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傳統工業型城市是如何開啟新舊動能轉換序幕的呢?

2014年,新泰市委、市政府以果敢的魄力從深圳招商引才,同年,山東晶泰星光電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就成為世界上首家將複合石墨烯低溫輻射技術大規模應用在LED照明領域的高科技企業。在政府持續的幫扶培育下,晶泰星的規模迅速擴大,並帶動了配套產業鏈的發展。此後,市委市政府又引入華能集團、華夏恆彩、巴科光電、三彩顯示等光電產業上下游企業。新泰市委書記劉欽海曾在採訪中對外表示,“華能僅光纖棒一條產品線的投入就達到35-50億”。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晶泰星帶動山東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打造

山東晶泰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信成介紹,自成立以來,晶泰星致力於LED電源集成芯片、Mini LED Module高清晰模組顯示單元、高導熱基板與EMC光源、電源模組、整燈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研發生產,已形成上、中、下游全面發展的基本模式。近幾年,晶泰星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分別獲得LED電源芯片、低溫輻射燈絲及光源、Mini LED模組等150多項專利,依靠技術領先的戰略,獲得了高端客戶的認可。特別是晶泰星在業內首創的Mini LED Module,有效解決了小間距LED在生產、運輸、使用上的眾多痛點,為小間距顯示屏實現更小間距、更高可靠性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晶泰星帶動山東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打造

山東晶泰星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袁信成曾是創辦家電巨頭TCL的元老與骨幹,擁有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先後在半導體和家電行業任職,在業內頗具名望。

在過去的2018年,新泰市政府以晶泰星為依託,大力引進了多家光電產業上下游及關聯配套企業,初步形成了光源、芯片、封裝、LED顯示屏研發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充分凸顯了晶泰星在行業內的技術實力和影響力。

袁信成表示,相較於單一產業,產業鏈集群顯示出更強的互補優勢,可以為地方政府在GDP、稅收、就業崗位等多方面做出更大貢獻,實現1+1>2的協同效應。

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浮現 或成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樣板

在被網友稱為“山東終於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直言,“山東產業結構不優、新動能成長不快、發展活力不足、經濟效益不高,拉低了山東的區域競爭優勢,我們陷入了由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的尷尬境地”。劉家義指出,山東必須“破釜沉舟”,聚焦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才能實現山東經濟鳳凰涅槃。

劉家義所言的“破釜沉舟”在新泰市得到了有力的實踐。袁信成高度評價了新泰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新興產業的勇氣和魄力,“拿幾個億來推動一個新生苗子企業成長,是新泰市歷史上沒有的”。新泰市委市政府以2億元的“星星之火”促成晶泰星落地,助其成長為國內光電科技產業的技術領先企業,為新泰市光電子產業集聚埋下了一顆好種子,做到了有遠見、有原則、有擔當、有智慧。

星星之火如何燎原?晶泰星帶動山東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打造

2019年4月8日,山東省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一行調研山東晶泰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華能集團決定在新泰市投資230億,規劃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智慧物流綜合產業園項目。而隨著新泰市光電科技產業園投入使用,以晶泰星為中心的企業群正引領當地向國家級的光電產業基地邁進。

晶泰星光電副董事長、TSF資本創始合夥人朱陽表示,當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進程加快,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人力、土地、資源等要素價格上漲,迫使製造業持續擠出,這也為山東省引入千億級光電產業集群項目、全力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

以晶泰星為代表的光電產業的集聚,不僅是全面實現新泰市高質量產業發展的基石,還是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這一國家戰略的有力保障。隨著千億級光電產業園在新泰的浮現,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或將打開新的突破口。(文/中國產業升級網 馮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