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世人間

人生,就像在打撲克牌,如果不足夠幸運,總會抓到幾張爛牌,有的爛牌抓到手上,就知道,已經輸了。

《人間世》,一部生與死的紀錄片,夾雜著惶恐、憐憫、壓抑,看完了其中的一部分,活著,真的是這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情了吧。

人總要面對死亡,生命就是一條單行線,將近終點,不甘、憤怒、掙扎、恐懼,這是每一個人最直接的感受,因為我們來不及思考死亡的含義。

01

生存與死亡,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抉擇。

男人手中的筆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放棄治療”四個字,或許是這個男人這一生中寫過的最沉重的四個字吧。

這四個字,他寫不下去。寫下去,意味著承認了年僅25歲的兒子死亡,用千斤重來形容這支筆,一定不為過。

他抬頭問醫生,是放棄治療還是放棄搶救,或許在這位年過半百的男人心裡,還是抱有一絲幻想,幻想老天只是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的兒子只是睡了一覺,這一覺睡的有點長,但是最終還是會醒來的。

診斷再無誤,道理有千萬,但是都不足以安慰一個老父親的心。

字,最後還是簽了。

兒子身上的7個器官,救活了6個生命,6個家庭。

移植前,父母來到病床前看兒子最後一面,病床前,父親的手顫抖著撫摸兒子的額頭,強忍著說:沒把你的病治好,反倒是把你的器官捐給了病友,你要原諒爸爸媽媽。

兒子的生命在別人的身上得以延續,這或許是對這對父母最大的慰藉,只是這點慰藉,在痛失愛子的巨大痛苦面前,又是顯得那麼微不足道,那麼渺小。

鏡頭拉遠,松柏掩映的山坡上,兩個瘦小的身影,相互攙扶,一級一級的消失在臺階的盡頭。

故事,一半是悲傷,一半是幸運。

02

醫學是一個不斷求證的過程。掛號、檢查、問診、手術,每一步似乎都環環相扣,嚴絲合縫。但現實情況可能並不如此,因為變化總會突如其來,甚至會把醫生、患者都推入無奈的境地。

失敗和成功,帶來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一場手術,既可以讓一名醫生聲名大噪同樣的也可能讓一個醫生身敗名裂。

19歲,花一樣的年紀,但偏偏患上致命的疾病。心臟搭橋已然不能挽救女孩的生命,6個小時的反覆嘗試,並沒有將心導管順利打通血管。

父母開始恐懼,開始難以抉擇。第一次嘗試的失敗,給父母帶來了陰影,對於第二次同樣的方案,同樣的手術,父母猶豫了。

猶豫的這一端是成功,孩子可以繼續回校學習,繼續健康的生活,另一端是最後一面,陰陽兩隔。

手術,最後還是如期進行,生命中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要抓住的。

對醫生而言,每個病例、每臺手術都是一場新的實戰,正式打響前不會給醫生太多演習的機會,面對無法預知的變局,堅持下去,就是選擇醫生這個職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每一位走進醫院的患者,都希望醫生妙手回春,但我們經常要面對的,是無力迴天的窘境,醫學不是萬能的,很多無奈,我們無法迴避,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堅持……

人,都是向死而生。

《人間世》讓人在新生和離別間,重溫了一個道理:一切都會敗給時間,每個人都是赤條條來又赤條條鬼歸去。

它讓人明白,世上沒有什麼事能大於生死。

人間世,世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