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從電視劇和各類宮廷小說中,我們能很明確的知道,在皇帝身邊伺候的侍女太監都是非常聰明和頭腦靈活的,而且還要手腳麻利。

這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就像今天很多公司的行政和秘書,都是精明能幹的,皇帝的身邊也需要這樣的人。

但慈禧可是例外,她身邊的侍女總是在犯一些小錯誤,而她很少換人,還專門挑那些看起來很笨的人伺候,這又是為什麼。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大家可能會以為,這些看起來笨的人頭腦簡單,心底善良淳樸,慈禧放在身邊覺得踏實,不會把她出賣了。

這樣想的話可就錯了,能夠進入宮裡的侍女沒一個是腦子笨的人,而且他們進去以後要經過層層的訓練選拔,最終才能到慈禧身邊去。

每一輪的競爭選拔都會淘汰很多人,每一輪都是智商能力和背景的比拼,可想而知最後到了慈禧身邊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精。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那麼這些人要伺候的慈禧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第一,掌控欲很強,慈禧對許多的小事都喜歡親力親為,要指導別人怎麼幹,不能有任何的差錯,每一步都要按部就班掐著點來。

第二,等級觀念嚴重,慈禧不僅遵守清朝宮廷的禮儀,對於滿族自身的禮儀也放在心上,什麼時候站,什麼時候坐,什麼時候吃飯都按照規定來進行。

第三,好面子,慈禧總喜歡把自己打扮的大氣富貴,好在洋人面前有底氣有派頭,從頭到腳都需要很多的裝飾品,還不止一套,她會根據心情、天氣和場合隨機的排列組合。

第四,慈禧脾氣有點不太好,尤其是庚子年以後,慈禧受了那麼大的罪,回到了宮裡脾氣愈發的暴躁,經常隨身攜帶一個黃包袱,裡面裝著大小不一的鞭棒,只要身邊的人犯錯誤,隨時隨地抽出來開打。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看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慈禧不是一個好伺候的主,要求嚴格性格古怪懲罰嚴厲,而且李蓮英總給慈禧想一些殘忍的懲罰下人方法,慈禧也總是同意他去這麼做。

在外人看來,能夠慈禧身邊伺候,當一個普通的太監宮女,這可是莫大的榮幸,光宗耀祖的事情,多少人削尖腦袋想擠進去。

但真正的到了慈禧身邊以後,這些普通的太監宮女就只有一個念頭,趕緊離開,在慈禧身邊太受罪了,每天睡不夠提心吊膽,不知道哪個事情做得不好就會被李蓮英的歹毒辦法折磨沒個人樣。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這正是圍城中的那句話,外邊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卻想出來,這些侍女們在慈禧的身邊待的久了,就會總結出一套獨特的生存智慧,最管用的就是變笨,因為慈禧不喜歡笨的人。

之前有侍女犯了錯,被慈禧懲罰了一頓鞭子,下令調到了其他地方,這讓這些侍女們看到了希望,於是乎她們就開始有預謀的犯一些小錯誤,比如拿錯頭飾,忘記澆花,或者站著發呆等等。

這些錯誤都是總結前人的教訓得出來的,都是一些頂多挨一頓打,而不至於丟失小命的錯誤,如果能被慈禧下令調到其他地方去,那多挨一些打她們心裡也是高興的。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但如果慈禧哪天心情好發善心了,只是罵她們幾句,這些侍女們就會不太開心,然後再繼續小心翼翼的犯錯,以博得慈禧的懲罰。

看起來是不是像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故意犯錯引起總裁的注意,然後走上人生巔峰。

久而久之,慈禧也發現不對勁了,為何身邊的侍女總是莫名其妙的犯小錯誤,經過一番調查和慈禧的分析,她明白了這是這些侍女揣摩透了她的心思,故意犯錯想要離開她身邊。

侍女總在犯小錯誤,為何慈禧不換人,還一直挑笨的人伺候?

這個結果讓慈禧特別的惱怒,她平常以老佛爺自居,沒想到身邊的人都把她當做閻王,在盛怒之下她就想把這些侍女都交給李蓮英處理,但在心情平息之後,她就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從而徹底杜絕這個問題。

是什麼辦法呢?慈禧故意挑選那些笨手笨腳的侍女放在身邊,而且加大了處罰力度,只要一犯錯誤,就會被嚴厲處罰,這樣一來,那些故意犯錯誤想要離開的侍女就只能打消念頭好好伺候慈禧了。

侍女們總在犯小錯誤,是揣摩清楚慈禧的喜好,想要成為她不喜歡的人,從而順利離開慈禧的身邊,慈禧知道情況以後,惱怒這些侍女想要離開她,也惱怒下人們竟然敢揣測她的心意並加以利用,所以她就順水推舟只要那些看起來笨的人,讓侍女們不再耍小聰明去故意變笨。

說到底,慈禧這麼做,就是讓別人看不清她的真實想法,畢竟喜怒無常不按規則出牌才讓人更加的畏懼,而慈禧就是要讓人畏懼她。

(資料來源:慈禧身邊貼身八大女官之一的裕德齡《清宮二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