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是否懲罰?如何懲罰?

雲捲雲舒cm


現如今的老師比較難當,懲罰和體罰的邊界不清,對違紀學生處罰要謹慎,即使你是為他好,也有不買賬的家長。我常常這樣處罰:

1,短時罰站,再次違反延長5分鐘。罰站基本不會出現懲罰痕跡。

2,違紀積分制,達到一定分數罰打掃衛生一次,罰寫勞動日記一篇。

3,小組長談話制和陪伴制,調整到組長同桌,由組長監督。

4,嚴重違紀者,徵得家長同意,取消集體活動權力(如春遊,研學和班級其他活動。)

切記:不要體罰,嚴重懲罰還是交給家長本人,戒尺打手心都不要,學會保護自己,沒有必要增加無謂的煩惱,我們當老師的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但你面對的不僅僅只有孩子,還有家長。


亮哥講數學


首先,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錯了就要接受一定的懲罰,絕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就放之任之,如果因為他們是孩子就不接受懲罰這樣的話,今後長大了就沒有規則意識。

其次,規則意識是必須要有的,學校不去教育,今後社會的教育就不僅僅是小小的懲罰而已了。就是法律,監獄之類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小孩在學校必須要接受必要的懲罰,讓他知道,錯了就要接受懲罰!6



優壹教育


必須懲罰,而且還應該及時懲罰。這裡懲罰不包含體罰,體罰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孩子不良行為習慣。及時懲罰是指教育的時效性,若沒有及時懲罰就無法取得應有的教育效果。

一類懲罰是“呈現厭惡刺激”。比如一個學生課堂上玩玩具,提醒幾次仍沒改正跡象,這時要啟動懲罰手段。若這個學生最不喜歡打掃衛生,那麼這時就應該讓他放下玩具馬上打掃走廊。用學生厭惡的事情懲罰他上課玩玩具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這樣就會有效的減少這個學生課堂玩玩具的行為。當然,打掃衛生只對部分學生起作用,對一些學生不起作用,這就要求老師平時要仔細瞭解學生的喜好。

二類懲罰是“消除愉快刺激”。以上面的例子為例,還可以這樣處理。若這個孩子之前獲得一些表揚,比如獲得了小紅花、表揚信等,那麼現在應該當場宣佈扣除他之前得到的小紅花或收回表揚信,以懲罰他上課玩玩具這個行為。讓他意識到上課玩玩具對他不利,自然會減少課堂玩玩具行為,從達到教育的目的。


小鄧教師


從小養成規則意識非常重要,不守規則必須要給予必要的懲罰以警示,但懲罰也是有尺度的,罰抄、罰站、戒尺打手心都是家長們可以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