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

法國何以成為法國,巴黎何以成為巴黎?

答案是:巴黎聖母院。

奔馳拯救了視覺中國,巴黎聖母院拯救了奔馳。一夜之間,全人類都在轉發巴黎聖母院的照片。

雖然財情處也是流量黨,但是發自內心的難過,因此我們偏不放它著火的圖片。有多少人是從著火倒塌的尖塔認識巴黎聖母院的呢,這不能不說是個欲哭無淚的笑話。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希臘文'ANAΓKH。

這幾個大寫的希臘字母,歷經歲月侵蝕,黑黝黝的,深深嵌進石頭。字母的意思是,命運。

-----------

雨果的發現

雨果在一次造訪巴黎聖母院時,偶然發現聖母院兩座塔樓之一的一個暗角上,有人用手在牆上刻了兩個大寫的希臘字母“命運”。

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塔樓,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就是《巴黎聖母院》一書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鐘,另一口大鐘是喪鐘,幾乎從來不響。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照片來自“去哪兒網”ymxh6762

這些希臘字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黑,並深深地刻在石頭上,有著特殊的形式和排布特點,哥特式的字跡標誌著該作品或許來自黑暗的中世紀,不由得讓人想到背後表達的悲傷和痛苦。

這兩個字頓時使雨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引起了他深沉的思考:是誰會在這樣的地方刻下這兩個字,這兩個字裡究竟蘊含了怎樣的悲哀和不幸?

在1831年出版的《巴黎聖母院》原序中,雨果說,本書正是基於聖母院暗角牆壁上手刻著“命運”一詞創作的,這是一個蘊含著宿命和“命運”悲慘的符號,僅僅是幾個希臘字母,就足以讓人凜然心驚。

雨果把這個詞滲入他的作品,於是他筆下那個痛苦掙扎著的靈魂,在黑暗凌亂的聖母院密室的牆壁上刻下了這個詞。

那個痛苦著掙扎著的靈魂,就是《巴黎聖母院》中的主教代理克洛德·弗羅洛,自從認識了愛斯梅拉達後,胸膛中熊熊燃燒的愛火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叔逐漸變得偏執殘忍,最終導致了愛斯梅拉達、卡西莫多和自己的悲劇結局。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巴黎的原點

而當雨果徜徉於巴黎聖母院時,這座建築已經誕生了500年。

巴黎聖母院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回溯歷史,耶穌在世時的羅馬的提庇留大帝時代,此地可能就建有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4世紀、6世紀時它又相繼建成為基督教教堂、羅馬式教堂,直到 1160年時,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蘇利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1163年親自奠基(也有說是主教蘇利奠基),開啟了這座法國哥特式建築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歷經200餘年,巴黎聖母院於1345年宣告完工,而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一座宗教建築。

為了修建一座無與倫比的教堂 ,當時幾乎全歐洲的頂級工匠和科學理論界的知識分子都來過這裡。

不止神學院、修道院就發展起來了,藝術、法律、神學、醫學……各種高精尖人才越來越多,索邦大學誕生了,緊接著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有了大學,人文也更發達,之後就有了舉世聞名的巴黎左岸。

巴黎聖母院這座帶著神性的殿堂,成為巴黎天主教近七個世紀的中心所在,聳立的尖頂直指雲端,散發著來自彼岸世界的氣息。

但它又與塵世的悲歡難以分割,遠遠超越了作為一座教堂的功能和意義,早在全部竣工之前,巴黎聖母院就成了見證法國重大宗教、政治事件的不二之所。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巴黎聖母院中的聖女貞德像

在這裡,1430年舉行過年輕的英皇亨利四世的加冕禮; 1455年為貞德從遭受火刑的女巫平反昭雪,成為"聖女貞德";1572年瑪格莉特和亨利的在這兒舉行皇家婚禮;1804年教皇披耶七世為拿破崙加冕;1945年這裡過宣讀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讚美詩……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麗亞。

對於巴黎來說,它何嘗不是孕育這美麗浪漫之都的“女士“可以說,法國的人文氣質、政治信仰,都是巴黎聖母院孕育出來的。因此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裡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

當人們站在聖母院前,也即是處於法國的中心點,可想而知,聖母院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歷經苦難

巴黎聖母院歷經滄桑,伴隨著天災人禍。

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時期,教堂的大部分財寶都被破壞或者掠奪,當時的農民以為雕像是國王,聖像都難逃砍頭的噩運。之後教堂改為理性聖殿,後來又變成藏酒倉庫,直到1804年拿破崙執政時,才將其還為宗教之用。

到1830年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出版時,巴黎聖母院已經千瘡百孔。,然而虛構的故事將這個即將廢棄的建築又變為國寶。

數以千計的法國人從農村以及各個城市到巴黎參觀雨果筆下的這座建築。然而人們發現教堂瀕臨毀滅,便強烈要求對巴黎聖母院實行保護修復措施。恢復工作於1844年開始。

工程持續了23年,修繕了尖頂和聖器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們來重新詮釋的。

綺麗的“玫瑰窗”曾是巴黎聖母教堂的驕傲,幾乎完整保存了中世紀時的樣貌。導遊們最常講的故事就是“二戰期間巴黎市民在德寇入侵之前,冒著生命危險將玫瑰窗上的玻璃小心翼翼地拆下來,分別藏在各家的地下室,二戰後重新組裝,居然一塊不少完美重現。“

也許正是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無法原諒,讓逃過了戰爭、愚昧的聖母院在和平、文明時期遭受烈焰的吞噬。這一切,只能用'ANAΓKH來解釋吧。

據中新社報道,法國中世紀曆史研究專家戈馬爾今日表示,各方利益衝突可能影響聖母院重建工作。

“巴黎聖母院由多個單位管轄,大主教管區、巴黎、歷史博物館等都能插手,這將增加維護的複雜度。”

對於悲劇的發生,戈馬爾扼腕嘆息:“對我而言,聖母院可能是最有和諧感的大教堂之一,讓人一眼就看出工匠技藝,多年以來卻沒得到該有的維護。巴黎聖母院備受成千上萬法國人和外國人喜愛,他們年年參觀,但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踏進來、走出去,但對這座大教堂還是一知半解。”

戈馬爾說,不管火災過後的巴黎聖母院能否恢復雄偉原貌,“尖塔倒塌的事實,其實比不上該依照維奧萊特的藍圖重建來得重要。”

1792年尖塔倒塌時,就是由維奧萊特建造的。美麗的尖塔曾經倒塌過,這一次在2019年倒塌,是這一代人必須承受的。

人類創造美,人類破壞美,欠下的債,終究要自己來償還。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想起圓明園

1861年,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在給他的朋友、參加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嚴厲地譴責了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表達了這位文壇巨匠令人尊敬的正義感和坦蕩襟懷。

在地球上的一個角落裡,有一個神奇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叫做圓明園。奠定藝術的基礎的是這樣兩種因素,即產生出歐洲藝術的理性與產生出東方藝術的想象。在以想象為主的藝術裡,圓明園就相當於以理性為主的藝術中的帕特農神殿。

凡是人民——幾乎是神奇的人民的想象所能創造出來的一切,都在圓明園身上得到體現。帕特農神殿是世上極為罕有的、獨一無二的創造物,然而圓明園卻是根據想象拓製出來的一個碩大的模型,而且也只有根據想象才能拓製出這樣的模型。

您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築,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築。

您儘可以用雲石、玉石、青銅和陶瓷來創造您的想象;您儘可以用雲松來作它的建築材料;您儘可以在想象中拿最最珍貴的寶物,用華麗無比的名綢來裝飾它;

您可以借想象把它化為一座宮殿,一間閨房,一個城堡;您儘管去想象那裡住的全是神仙,遍地都是寶;您儘管去想象這座建築全是用油漆漆過的,上了琺琅的,鍍金的,而且還是精雕鏤刻出來的;

您儘可以在想象中指令那些具有跟詩人一般想象能力的建築師,把《一干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個夢表現出來;您也儘可以去想象四周全是花園,到處都有噴水的水池,天鵝,朱鏤和孔雀。

總之一句話——您儘可以憑人類所具有的無限豐富和無可比擬的想象力,把它想象為是一座廟堂,一座宮殿——這樣,這個神奇的世界就會展現在您的眼前了。

為了創造它,需要整整兩代人成年累月地進行勞動。這座龐大得跟一座城池一樣的建築物,是經過好幾個世紀才建築起來的。

這是為什麼人建造的呢?是為世界的各族人民。因為創造這一切的時代是人民的時代。

藝術家、詩人、哲學家,個個都知道這座圓明園;伏爾泰就提到過它。人們常常這樣說:希臘有帕特農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大劇場,巴黎有聖母院,東方有圓明園。沒有親眼看見過它的人,那就儘管在想象中去想象它好了。

這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藝術傑作。這裡對它的描繪還是站在離它很遠很遠的地方,而且又是在一片神秘色彩的蒼茫暮色中作出來的,它就宛如是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影影綽綽地呈現出來的亞洲文明的一個剪影。

這個神奇的世界現在已經不見了。

……

現在距離巴黎聖母院大火還不到24小時的時間,有人秀悲痛,有人曬照片,有人罵大街。

但是看看雨果的話,一個和中國本不相關的外國人,能夠痛心疾首發自肺腑地譴責自己國家的行徑,只因為藝術遺產本就是屬於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不要因為圓明園說些幸災樂禍的話,它是人類的最重要的精神遺產,巴黎聖母院毀於一旦,這不僅僅是法國的災難,也不僅僅是宗教界的災難,它更是全人類的災難。

正如一個地區的博物館,它擔負起不僅僅是教育本國國民的職責,它同時還必須擔當起教育世界民眾的責職。一批一批的中國遊客能走出來,雖然很多人並不能看懂其中的藝術、宗教內涵,但能和人類精神聖殿對話,便是進步。

致敬雨果。

巴黎聖母院:塔樓暗角上有人用手刻下了希臘字母 預示了一場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