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劫":沒虧就算"賺"到了

作者 冰辰 唐見忘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行業競爭加劇、利息收入下滑、資管新規束縛,未來期貨公司的盈利面臨巨大困難。


4月16日,目前已經有永安期貨、混沌天成、金元期貨、創元期貨、廣州期貨、大越期貨、海航期貨、海通期貨、華龍期貨和長江期貨10家新三板上市期貨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含業績快報)。

10家公司合計營收268.39億元,除大越期貨、海航期貨、金元期貨營收同比下降外,其他7家公司均有所增長。淨利潤方面,10家公司淨利合計為13.46億元,淨利潤同比增幅為正的只有3家,7家為負,有5家增幅降至-40%以下,混沌天成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至-197%。10家期貨公司中,只有一家利潤率同比增幅為正,其餘9家均為負值,有7家增幅驟降至-40%以下。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期貨行業整體淨利潤12.99億元,相比2017年的79.45億元減少83.65%;營收相比2017年下降4.72%;行業手續費收入累計為132.41億元,同比減少9.25%。

通過分析年報數據可以看出,18年期貨公司營收規模同比增幅較大主要是因為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大幅增長,但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成本卻居高不下,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賺錢效應不明顯,導致該項業務對期貨公司淨利增長貢獻較小;行業整體淨利大幅下滑主要因為在2018年在監管趨嚴、去通道的大環境下,資管新規落地使期貨公司資管業務規模萎縮,業務收入下滑明顯;傳統的經紀業務手續費率持續下降,導致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減少也是拖累期貨公司業績的主因。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期貨行業流年不利 公司盈利困難


2018年受經濟下行影響,我國資本市場景氣度下降明顯,期貨公司的盈利下降也很明顯。加之2018年美元升值幅度較大,人民幣大幅貶值,整體大宗商品市場不活躍,導致市場交易量下降偏多,經濟的疲軟也導致一些以大宗商品為主要加工原材料的上中下游整體經營狀況較差,使得整個期貨市場的增量資金減少。

雖然今年以來,由於股票市場行情火爆,帶動了國內期貨市場的人氣,今年一季度國內期貨交易所成交總額51.45萬億元,相比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分別成交41.4和41.31萬億,2019年一季度期貨市場成交量同比明顯上升。但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宏觀環境下,未來資本市場很難維持目前的熱度,期貨公司的盈利也很難得到改善。


營收數據好看 難逃利潤率大幅下滑


雖然大部分期貨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幾乎所有新三板上的期貨公司都面臨著利潤下滑的困境,利潤率低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行業性的問題。除利潤率不足1%的海航期貨外,其餘九家公司在過去一年內利潤率均出現了15%以上的下滑。自有資金投資虧損、同業競爭導致傳統經紀業務利潤空間受到壓榨、營業成本增加和創新業務投入加大為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通過對以上幾家期貨公司的年報梳理發現,雖然很多公司的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淨利潤卻有不同程度的變動,原因也不盡相同。如混沌天成淨利潤的的下滑主要源於公司股票投資的大幅虧損;營業成本增加是華龍期貨業績下滑的一大誘因;而永安期貨和海通期貨兩家行業龍頭,在營收保持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卻有所下降。


期貨公司傳統業務利潤空間日漸收窄


1)期貨行業競爭持續加劇 經紀手續費率下降

近兩年商業銀行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向期貨公司傳統業務領域滲透,與期貨公司形成潛在競爭,使期貨公司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隨著監管機構對於外資公司進入期貨行業的監管政策逐漸放開,外資公司進入中國期貨市場的意向較強。使國內期貨公司在人才、產品創新以及大客戶資源等方面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競爭環境持續惡化(零手續費、返傭等現象持續加劇)也將導致期貨公司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率進一步下降,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水平。

期貨經紀業務是期貨公司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手續費與交易所返還的營收下滑也直接導致了一些依賴傳統業務的期貨公司業績下滑,如大越期貨和海航期貨。競爭加大導致行業佣金率持續下滑、交易居間人增多、客戶爭奪日益激烈,這些因素甚至在可預見的將來還有愈演愈烈之勢,若市場景氣度在較短時間內不能明顯好轉,今年期貨公司的業績難見轉機。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2)資金面持續寬鬆 利息收入面臨大幅下滑風險

利息收入也是國內期貨公司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包括客戶保證金存款和自有資金存款產生的利息。近年來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和自有資金規模逐年上升,利息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較大。利率水平、客戶保證金規模和自有資金規模是影響利息收入的三大因素,今年以來,由於市場資金適度充裕,資金利率水平持續下滑,加之美聯儲停止加息進程,國內降息預期越來越濃,資金利率也面臨進一步下降的趨勢,未來期貨公司利息收入也將面臨大幅下滑的風險。由下圖可見,金元期貨和大越期貨利息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超過1/4,利率風險不容忽視。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3)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收入遭資管新規拖累

資產管理業務是近年來期貨行業市場創新後的增量業務之一,2018年在監管趨嚴、去通道的大環境下,資管新規落地使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整體規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加之期貨公司對外部環境和市場行情依賴較高,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弱,導致很多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收入下滑明顯。

另外,目前監管機構對期貨公司實行以淨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將期貨公司的業務規模與淨資本相掛鉤。雖然期貨公司經紀業務規模和創新業務規模持續上升,如果淨資本不能滿足監管要求,將制約公司經紀業務發展和創新業務申請,給公司經營造成較大壓力。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2018年期貨行業的整體ROE也出現了明顯下滑,藉助各公司財報和快報,我們對各公司ROE進行了計算,發現除創元期貨外,其餘九家公司均有所下滑。除了傳統經紀業務營收下滑以外,18年金融市場的不景氣也導致了很多公司自有資金投資虧損較大,金融資產大幅減值。也有部分公司增加了淨資本量導致ROE略有下滑。其中,混沌天成股票等投資虧損巨大導致淨利潤大跌,而創元期貨的營業收入則主要依靠風險子公司銷售收入(佔營收比重高達60%)的大增撐起。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新三板期貨公司業績簡評:


·永安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64.6%,營收大增主要原因為風險管理子公司銷售收入大增,淨利潤同比增幅-2.77%,利潤率同比增幅-40.9%。

·海通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22.1%,營業成本上漲速度略高於營收增速,淨利潤同比增幅-1.49%,利潤率同比增幅-19.34%。2.風險管理收入佔公司營收的主要部分,連續兩年佔比超84%。3.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18.43%。

·創元期貨:1.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佔總營收比例下降,營業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大增主要來源於風險子公司銷售收入大幅增加,達3.14億元(佔營收比重達60%,其他業務成本3.13億元,變動原因為風險子公司商品銷售成本增加),利潤率同比增幅-40.4%。2.投資收益與利息收入大幅增加,所持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略有損失。創新業務收入佔營收比重不到1%,未來業績“造血”能力不強。

·混沌天成:1.由於自有資金投資(股票投資)虧損,導致淨資產收益率(ROE)驟降至-7.78%,淨利潤同比增幅跌至-197%。2.手續費率下降引起經紀業務收入下降,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下跌達253.98%。3.創新業務收入佔營收比重高達99.3%,主要來源於風險管理業務收入。4.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20.34%。

·大越期貨:

1.利息收入佔營收比例超過30%,利率風險需要注意。2.由於公司傳統業務收入佔比較大,競爭激烈導致業務成本增加,淨利潤下降明顯,淨利潤跌幅達45.78%。3.創新業務收入佔營收比重不到1%,競爭前景堪憂。4.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3.13%。

·廣州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401%,利潤率同比增幅-80%。2.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12.44%。3.利潤率大跌主要原因為業務支出同比提高940.60%,其中風險管理子公司倉單服務與基差貿易成本銷售成本增加為業務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

·金元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28.1%,淨利潤增幅-60.57%,經紀業務和利息收入佔營收絕大部分,利率風險需要注意。2.公司客戶成交額大幅減少,作為公司最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經濟業務收入跌幅仍超30%,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32.58%。3.雖然投資諮詢業務佔比略有提高,但新增長點仍嚴重匱乏。

·海航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95.61%,淨利潤同比增幅-44.76%。2.手續費收入和利息收入均未達預期,營業利潤下滑。

·華龍期貨:1.利息收入大增,同時營業收入增長超三成,但利潤率大幅下降超過50%,主要原因為營業支出增加和資產減值計提。

·長江期貨:1.營收同比增幅22.81%,淨利潤同比增幅0.27%。

通過分析年報數據可以看出,18年期貨公司營收規模同比增幅較大主要是因為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大幅增長,但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成本卻居高不下,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賺錢效應不明顯,導致該項業務對期貨公司淨利增長貢獻較小;行業整體淨利大幅下滑主要因為在2018年在監管趨嚴、去通道的大環境下,資管新規落地使期貨公司資管業務規模萎縮,業務收入下滑明顯;傳統的經紀業務手續費率持續下降,導致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減少也是拖累期貨公司業績的主因。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期貨公司如何走出業績困境?


展望未來,期貨公司發展依然面臨重重挑戰,期貨公司如何直面困難,走出業績困境呢?專家表示,期貨公司的業務應該繼續由傳統期貨經紀向投資諮詢、中間介紹、資產管理、風險管理等拓展,豐富期貨公司的收入來源、改善業務結構。同時,加快推進行業的創新發展促進內部差異化競爭,緩解以手續費率為主要手段的競爭模式,優化行業內部生態。

期貨行業的惡性競爭問題亟需得到緩解。從行業整體競爭狀況來看,傳統經紀業務已經出現了同質化嚴重,居間人增多,同業競爭激烈的趨勢,競爭進一步壓縮經紀業務的利潤空間,進而降低行業的整體利潤率,最終期貨公司只有依靠足夠大的規模才可以維持盈利。類比同樣同質化嚴重的行業,比如採礦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具備規模效應的礦業集團才能在利潤空間壓縮後生存並藉助吞併而壯大,或是形成礦業聯盟。兩種方式最終的結果都是大企業搶佔到定價權和市場,才能把行業利潤率維持在一定範圍。在這個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大魚吞小魚往往是必經之路,這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而目前期貨行業正處於這一階段,大公司有足夠的資金謀求轉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而小公司還必須依靠利潤率低下的期貨經紀業務生存。要擺脫高營收低利潤的尷尬狀態,合併與聯盟很可能才是康莊大道。期貨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可以減少行業的惡性競爭,為創新業務賦能,進而提高行業利潤率。

行業轉型轉型升級,提高服務質量,完善金融服務體系也是一條可行之路。由以下兩圖可以看出,各家期貨公司也正在加大力度開拓創新業務的行動,大部分公司在創新業務的營收佔比有所增加。我們注意到,大部分創新業務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較多的公司在總營收表現上也相對良好,創新業務大幅增長的公司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營收增長率。資產管理、投資諮詢、風險控制等業務已經成為很多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增長點。其中風險控制業務是很多公司創新業務的最主要部分。雖然前期發展業務需要較大投入,導致公司18年利潤下降,但這也是傳統業務式微時期貨公司必須追尋的一線曙光。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在2018年大部分期貨公司雖然遭遇了業績“滑鐵盧”,但2019年期貨市場有望轉暖,可以給予期貨公司傳統業務以喘息之機。同時,部分期貨公司在18年對於創新業務的大量投入也有機會在19年轉化為收入,在傳統經紀等業務創收能力逐漸式微時可以為業績增長提供新動力。2018年的艱難境況對很多期貨公司是一場危機,但也是行業洗牌的好機會,熬過了優勝劣汰之後,活下來的公司將有機會握住市場的話語權。█


賺錢太難!期貨公司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