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尚探祕

海和尚是大名鼎鼎的海怪,中國東南沿海有許多漁民聲稱見過海和尚,歷代筆記、野史中也多有海和尚的記載,明人黃衷《海語》的“物怪”篇就將海和尚置於卷首,它當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凌駕於其他海怪之上:“海和尚人首鱉身,足差長而無甲,舟行遇者率虞不利,宏治初,吾廣督學大僉淮陽韋彥質先生將視學瓊州,陸至徐聞,方登海舟,此物升鷁首而蹲,舉舟皆泣,謂有魚腹之憂。”

生活在十五世紀的韋彥質先生官拜督學,從廣東的徐聞登船去瓊州,船剛出港,就在海上看到了海和尚。在水手們看來,這是不祥之兆,海和尚的出現,預示著舟船不利,有“魚腹之憂”,也即葬身海底的一種婉語。而韋彥質先生後來平安無事,則被認為是“妖不勝德”——韋先生的品德足以使其避免災禍,妖怪也不敢侵犯正人君子。在這則頗具志怪色彩的記錄中,海和尚僅僅浮出水面,就使人畏懼。

海和尚探秘

清代袁枚的《子不語》多次記到海和尚,其中有一條寫道:“潘某老於漁業,頗饒。一日,偕同輩撒網海濱,曳之,倍覺重於常,數人併力舁之。出網,中並無魚,惟有六七小人趺坐,見人輒合掌作頂禮狀,遍身毛如獼猴,髡其頂而無發,語言不可曉。開網縱之,皆於海面行數十步而沒。土人云:‘此號海和尚,得而臘之,可忍飢一年’。”故事的主人公潘某是老漁民,從網中發現了六七個小人,即傳說中的海和尚,只是增加了“遍身毛如獼猴”、“語言不可曉”等細節,這裡的海和尚是猴形,而不是鱉形。更為神奇的是,這種海和尚做成臘肉,人吃了就可以一年不餓。

海和尚探秘


明末崇禎皇帝在位的後幾年,雖然海禁廢弛,但浙江沿海地區出海船隻卻比往年減少。一則,內陸刀兵四起,倭寇乘機作亂,殺人越貨之事不絕;二則大致是預兆大明氣數已盡,海和尚頻繁出沒,往往船尚未開錨便遭損壞。僅崇禎十三年庚辰一歲之中,庚辰三月、甲申七月,浙南臺州、溫州兩地即損毀損壞船隻一百一十三艘,死傷兩人,除小型漁船之外,還包括五艘商船。

台州城南五里村的耆老們說今年是庚辰龍年,天干庚金,旺生地支辰中癸水,辰巳為巽,故吾東南巽地鬧海妖也是天運,該當如此,且熬過這一年罷。船之於漁民,如同牛之於農夫,船毀則相當於斷了生計,五里村被毀掉船隻的壯年不忿,奔走聯合潮溪口、劉家塢兩村,選出以拳師陳武劼為首的十六個力壯膽大之人慾生擒海和尚。

海和尚,又名在子。形若猿猴,眉骨高聳,通身毛髮稀少,背部隨年齡大小,有赤色、暗紅乃至茶色,浮於水面,遠看如巨鱉。因其頭頂光滑無發,故稱為海和尚。海和尚好聞船板桐油的味道,尤喜新船,因其在水中力氣奇大,常入夜即晃翻船隻,爬到船背之上貼船板而嗅。見生人不懼,唯以藿香點燃則遁,如無藿香,艾草亦可。海和尚記仇,如當面罵他“醜光頭”,即便當時遁走,幾天內依然會尋到這隻船,將它掀翻打壞。

海和尚探秘

故老相傳,海和尚面容醜陋,雙眉處高聳光滑,橫亙如管道,逮到之後,將藿香燃燒灸其眉心,令其發出刺耳的尖鳴,不出半刻,便雙目帶淚,淚水不下反上,淙淙灌入雙眉,由眉入心,兩個時辰之後,淚水始幹,當下剖開其腹,於心膽處有一瑩綠水袋,此時其淚微凝,取下水袋置於陽光下曝曬三天之後,割破水袋,即見兩至三顆蠶豆大小的玉石,冒充祖母綠可以以假亂真,即便最資深的鑑寶師也難以分辨,賣與巨賈,所得銀錢享用不盡。另外海和尚心肝可以入藥,平小兒驚悸有奇效。為此,隆慶年間曾大肆捕殺海和尚,以致海和尚數量銳減,此舉也招致海和尚報復, 令沿海十餘州縣,幾年之內,無一塊船板可下水。

是夜,陳武劼等十六人乘新漆桐油的船隻下海,漫撒桐油相誘。船行至離岸邊約二十里處,月亮似玉盤一般掛在上面,月華如水,只聽到水打船幫的聲音,眾人低頭附身,把身子隱起來,心下惴惴,今晚之行如若成功,兩顆祖母綠交易所得十六人分,不說使奴喚婢,進城安置一個宅子,再討幾房漂亮婆娘,卻不在話下,打漁的太窮,沒人願意把姑娘嫁到這種地方。想到這裡,興奮和緊張的情緒交織,一陣風激過來,渾身一凜。只聽到陳老大低哼一聲“來了”,略微探頭一看,西邊十幾米外一道水路破開波浪,行了兩米後倏然消失,腦海裡剛過兩個念頭,船便劇烈搖晃起來,八個漢子拎起用藿香水浸泡過三天的粗線漁網,分別從南、北、西南、西北四方位而下,在水裡合圍,等海和尚從桐油的味道中聞到藿香的氣味之後,再想逃脫,已經被漁網纏住,海和尚最惡藿香,一旦被帶藿香味道的漁網包纏住,力氣立刻消了大半,饒是如此,求生之力亦十分強勁,水中人被帶著不由自主四下游動,船上之人見狀將兩把大鉤拋下,勾住魚網,八人合力把海和尚拖上了船,此時方見海和尚真容,身材瘦小如六七歲孩童,很難想象這麼小的身體能發此怪力,頭似人首,形容醜陋,含胸弓背,皮膚毛髮皆呈赤紅色,在網中利叫連連,出離了水面,顯然毫無氣力。

海和尚探秘

兩個漢子過去將它用粗繩綁住,剛拿一塊黑布把它蓋上,只覺頸後一陣勁風,未及轉身,頭顱已離項,腔子裡的血滋向水面,一瞬間,船上多了四具屍首,陳武劼一行四人從船板下抽出弓箭,借月華髮箭,一時水面慘叫連連,鮮血溶進了黑色海水。原來被捕的海和尚竟有同伴來援救,陳武劼命令其他三人把屍首扔下,正要搖櫓駛離,忽感到船下一陣震動,在未完全意識到糟糕的同時,船頃刻之間已被傾覆,得了水的海和尚輕易擺脫了繩索,和來相救同伴分開兩條水路快速消失。海水的傳導速度快如閃電,血腥之氣迎來了鯊魚群,十六名漢子中有十五人裹於魚腹。

在水下躲過飛箭和鯊魚的劉國章仗著水性和極佳的運氣成為了唯一生還者。但他的描述沒人相信,海和尚是慣常獨來獨往的,從沒人看到過兩個海和尚同時出動。如此一來,此事最後變成了陳武劼殺人昧財逃走的傳聞,十四家遺孀每日抱著小兒到陳家哭罵,眾口鑠金,半個月後,陳家搬離五里村。

一年後陳武劼獨子陳紹常回到五里村,衣飾華貴,宣揚自己帶回了捕殺海和尚的方法。因其氣質華貴,與一年前大不相同,村民將信將疑。陳紹常邀村中未出閣的少女坐到船上,自己拿鞭在手立在船頭,約定好一見到海和尚需得放聲大哭。自此每夜守在船上靜候海和尚,如此十數天後,一晚,海和尚來了,船身搖盪,船舷貼近水面。少女嚇得花容失色早已忘記約定,陳紹常手起鞭落,打到少女身上,少女吃痛,大哭不已。陳紹常跳進水中,只見海和尚半個身子露出水面,目光呆滯無神,毫無反抗之力,陳紹常把他背上甲板,用繩索捆住帶回五里村,接著炙烤眉心,剖腹取玉。

海和尚探秘

原來陳紹常在天目山打獵之時,救了藏在樹中修太陰練形術的道士,此老道已藏於樹中修煉兩百餘年,正是最後關頭,眼看要在一條蛇上遭劫,幸而陳紹常路過出手除之,老道欲收其為徒,又看他塵凡未了,且眉眼帶戾氣,一算才知其父喪於海和尚之手,老道沉思半晌,嘆道:“也罷,我且告訴你那畜生的來歷吧,那畜生原是宋神宗時的一個姓繆的書生,容貌俊美,因痴戀上當朝監察御史的千金,卻苦無進身之階而不得御史賞識,遂抑鬱不得解投海而死,死後不久,情人亦傷心欲絕淚竭而終,而後繆書生化為海和尚,在水中力大無比,萬夫莫當,唯有一個軟肋,即聽不得未出閣少女的哭聲,因令其想起前世因緣,一時心緒不得紓解,只會任人捕捉,其後代也都有這個致命弱點。但我傳你這個方法必然會導致海和尚滅絕,實違天道,以致我壞了修行難得大道。然你今日有恩於我,不得不報,如此想來竟是我累世孽債尚未還清,唉,所謂報應不爽。”

海和尚探秘

學會此法後,陳紹常依此抓過兩個海和尚,一時暴富。因海和尚於他有殺父之仇,他決意再回到五里村,把方法傳給村裡人,一個月內,就捕捉海和尚七隻,炙烤眉心的尖鳴響徹方圓十里,不絕於耳,其聲之淒厲,令人聞之落淚。從嘉定行醫至此的行腳醫生方燮聽到後,心中不忍,海和尚為惡,從來只打翻船隻,並不刻意傷人,如今人人知道其軟肋,為奪其腹中寶石,不惜用這種殘忍的手段,有違善道。假的就是假的,只要找出方法證明,這些假祖母綠就一文不值,也就沒人會花力氣捕殺海和尚。方燮從此暫住在山廟,苦思解決之道。半年後,海和尚已被殺四十四隻,五里村村後堆著海和尚的屍體,挖去心膽和淚袋的海和尚兩日內即惡臭無比。方燮連日從屍堆裡找來破碎的淚袋,刮下殘餘的綠色淚粉,終於發現用菖蒲和桃花枝共同燃燒後的煙霧可使假祖母綠化為灰褐色粉末。方燮把方法宣揚出去,買賣雙方卻無人願意去試,既然世間沒人能從外貌中區別,又何必將已經價值連城的祖母綠拿來做試驗,難道只為一個“真假”?

海和尚探秘

崇禎十七年,大明皇帝朱由檢自盡於煤山。同年秋,被清軍戰敗後的大順皇帝李自成整軍於河南。及至此年,浙江福建沿海一帶共捕殺海和尚三百八十餘隻,陳紹常認定韃子不得人心,假以時日真龍之位必然還是李自成坐,遂精選上等祖母綠三顆敬獻順王,李自成得寶後大喜,正要賞賜一番,卻聽麾下一閩地副將參奏,說近兩年浙江沿海地多有漁民取海和尚淚凝之物以冒充祖母綠,聽聞有一法可驗,李自成生平最忌作偽,遂命副將驗來,只見三顆祖母綠在菖蒲和桃花枝的燻烤下全化成了灰褐色粉末,順王大怒,以欺君之罪下旨滿門抄斬,陳氏上下四十三口遂一夜傾覆。

當是時,沿海巨賈震動,無人再敢收藏祖母綠,到手寶石,必以菖蒲、桃花枝相驗。漁人冒大險所得,竟是一文不值。且海和尚經兩年大肆捕殺之後,再找一隻需花費數月,世道澆漓,既是毫無價值,也沒有人願意花費精力再行捕殺了。

次年初,方燮覺察局勢不穩,攜母親李氏,妻子餘氏由嘉定投奔廣州表舅。同年六月,清軍破城,在嘉定燒殺淫掠,史稱嘉定三屠。

多年後,傳聞海和尚又再在沿海出現。有舟山漁民於七夕之夜見海面波光粼粼,二十多隻海和尚浮於海面,半露身軀,向月而鳴,其聲淒厲,如泣如訴。

海和尚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