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事實力高於巴方太多,為何巴方屢戰屢勝?

徐雪丹


所長回答!巴基斯坦屢戰屢勝?從歷史來看不是吧。首先我同意上面說的印度軍事實力高於巴方太多,這是事實。印度無論是陸軍、海軍還是空軍,在數量上和裝備性能上,都對巴基斯坦佔盡了優勢。但是上面說的屢戰屢勝,這個我就不同意了,事實上印巴之間的戰爭和衝突,總體上來說,還是印度佔了上風。

也可能是因為二月份爆發的印巴空戰,巴方佔了優勢,所以很多人覺得巴方總是以少勝多,屢戰屢勝。真實情況呢?下面直接舉幾個戰例說明吧。

首次印巴戰爭

這是雙方圍繞克什米爾的分治理問題而爆發的一次局部戰爭,起因是印度通過控制克什米爾議會,單方面宣佈克什米爾屬於印度,這引起了巴基斯坦方面不滿,隨後雙方就在克什米爾地區,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印巴戰爭,戰爭具體的過程這裡不細說了,直接說結果。經過雙方一年多的戰鬥,勝負難分,1949年1月在經過聯合國干預下停火,此時印度實際管控著超過百分之六十克什米爾土地,且多是富饒的地區,控制區人口占該地區總數的四分之三。而巴基斯坦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地區,而且多是貧瘠的山地。雖然這場戰爭克什米爾地區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印度取得了勝利。

二次印巴戰爭

第一次印巴戰爭沒有解決克什米爾地區的統治問題,巴基斯坦一直尋找機會攻擊印度,在巴基斯坦經過精心的準備後,開始進攻印度的薄弱地區,重創印度軍隊。尤其是當時的巴基斯坦空軍部隊,裝備了美製先進戰機,而且還能攜帶當時先進的空空導彈,打下了印度空軍大量戰機。這場戰役的結果巴基斯坦獲勝,但是之前的局勢還是沒改變。

三次印巴戰爭

這場局部戰爭依舊還是圍繞克什米爾地區問題,印度趁東巴基斯擔動亂機會,主動進攻東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派出國家軍隊進攻印度,此時就出現了東西兩個戰場。雖然印度雙面作戰,但是印度軍事力量佔優,尤其是印度海軍服役的航母,其封鎖了巴基斯坦附近海域,控制了制空權和制海權,佔盡了優勢,當印度想繼續擴大勝利之時,美國航母主動了,威脅印度停火。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就是巴基斯坦分裂,巴基斯坦徹遭遇巨大失敗,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同時也失去了大量的國民和國土。

以上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的幾次大規模局部戰爭,總體上來說是印度戰勝的次數多些,獲得的利益也多些。雙方其它的小衝突,也是常年不斷,雙方都互有勝負,但是絕對不能說巴基斯坦屢戰屢勝。


資訊所長


巴基斯坦與印度,軍力上不成比例,在國力上也有很大差距,這是印度在周邊比較強硬的原因呀。有不對稱軍事優勢,其太空的衛星,陸基的“烈火”導彈,空軍的“大側衛”和“陣風”,海軍的航母和核潛艇,都要比巴基斯坦強出太多,巴基斯坦在技術上尚處於空白,自己也甚是清楚,因此把空軍當作重點建設軍種,在對印作戰中,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此次衝突,即為一例,印度為顯示自己的蠻橫,以12架幻影-2000編隊,強闖巴基斯坦領空,心裡是怕的,手是慌的,草草在山上刨掉幾個大坑,炸斷幾棵大樹,即草草收兵,次日輪到巴空軍上陣,一舉擊落了印軍兩架戰鬥機,自己卻沒什麼損失。

盤點巴空軍此番行動。面對塊頭很大的印度空軍,毫無懼色,出手即有斬獲,使得瑟的印度空軍不得不低下頭來。魂舞大漠以為,巴空軍正建立有屬於自己的優勢,機型比較單一,便於後勤維護。反觀之印度空軍,幾乎把世界的所有先進戰機,買了一個遍,造成後勤體系保障複雜,這才有了修一架掉一架的尷尬與無奈。本來作為主力的蘇-30MKI,是款三代的王者,印度還擁有該型戰機的生產線,只要專心搗鼓一下,仿製不了,至少可提高戰機完善率,可是現在,大多數已趴窩,與其糟糕的後勤保障能力大有關礙。戰機無關買得有多先進,不會維護,等於零。印度幾十年來一直如此,只會買不會維護。

使用也是一個事。飛機也看用在誰的手裡,以前巴方殲-7,追著幻影-2000跑,跑得這頭老汗喲,蠻淋漓。現在“雷電”當家,印度卻把米格-21擺在一線,不是嚴重低估對方軍機實力,而是誤判形勢,根本不知“梟龍”的厲害。被擊落一架米格-21,很可能另有一架蘇-30,三代王在印度手裡,變得如此萊鳥,好怪得了誰呢。我們不能說印度空軍不會打仗,總之此番此陣,在計劃上是有疏漏的,不夠嚴謹。遭到巴方空軍痛毆,不知好怪哪一個,是怪飛機,飛機沒有問題,只能說還是怪人。莫迪政府放權印度空軍自由行動,命令不謂不到位,想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隨空軍時間安排,上面不做限制,就是這,弄得一個灰頭土臉,讓世人笑掉了下巴,不是人不行,還能找到有別的原因嗎?


魂舞大漠


不請自來!關於印巴衝突我到覺得巴方並非“百戰百勝”,事實上,巴方一直處於劣勢。兩次印巴戰爭,還直接導致了巴基斯坦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所以,印度在對巴作戰時還是具有一定的心理優勢的。

深挖印巴衝突的根源,完全是因為英國貴族老爺的無恥,正如中印邊界問題一樣。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同屬英國殖民地,受到英國人壓迫。二戰後英國撤離南亞,兩個本來患難與共的難兄難弟,為了爭奪“繼承權”就紛爭不斷。這裡有民族擴張的影子,也有英國人詭計多端在作祟。

世界上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兩個國家的影子,一個美國,一個是前蘇聯。他們不是直接參戰,就是忙著賣武器。從兩次印巴戰爭來看,在大部分時間裡,前蘇聯是支持印度的,而美國則支持巴基斯坦,你賣米格21,我就賣F16……,印巴打的你死我活,美國和前蘇聯則賺的盆滿缽滿。不過出錢還是有點用的,在印度航母封鎖巴基斯坦的時候,美國的航母還大搖大擺的開進戰爭海域,其武力威懾的味道不言自明。

不過用金錢換來的安全保障還是有限的,如今的美國已經因為“反恐”問題對巴方強烈不滿,為了封鎖中國,美國已經和印度關係曖昧,美國不僅斷了對巴基斯坦的軍援,還對賣給巴方的F16戰鬥機多加限制,同時同意賣給印度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現在的俄羅斯也不是當年的蘇聯,賺錢比較重要,對於印度這種人傻錢多的國家,能坑點是一點,同時俄羅斯也不拒絕賣給巴方武器,典型的吃完上家吃下家。

此外,在印巴背後還站著兩個隱形的大國,一個是英國,一個是中國,當年的英國,無論在國民生產總值,還是軍事實力,都遠超中國,為了支持印度,英國還把自己的一艘正值“壯年”時期的航空母艦,提前退役,“賣”給印度,幫助印度訓練人員,儘快形成戰鬥力,這讓印度的海軍實力突飛猛進。而中國沒有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兜裡也沒有餘錢,有的是“窮硬”的志氣,1962年,在國內環境不是太好的情況下,中國軍隊憑藉優良的戰鬥素養和不怕死的精神,翻過喜馬拉雅山,克服高原缺氧,補給困難的惡劣條件,一舉把印度軍隊打回新德里,當時任印度總理聽到這個消息後,新德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何況中巴友誼源遠流長,中國雖然沒有先進的武器支持巴基斯坦,但是隻要中國軍隊在中印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做一些軍事佯動,印度就已經如坐針氈,印度很清楚,印度軍隊根本無法抵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同時進攻,其效果往往比航空母艦來的更直接。

如今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而英國已經日落西山,中國無疑在印巴衝突中起到了決定的作用,這種夥伴關係,也必將是阻止印度野蠻擴張的重要力量。

2018年,中印洞朗事件中,中國軍隊還沒開展大動作,巴基斯坦已經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首先向印度開火,再此之前這一地區已經達成“停火協議”很久了,其中的意義不言自明,這是巴基斯坦對中國的最好支持。

今年,在印度向巴基斯坦發動空襲後,中國第一時間派出官員到達巴基斯坦,為巴基斯坦出謀劃策,主動釋放被俘虜的印度飛行員,不僅在輿論上讓巴基斯坦佔了上風,而且讓印度有力使不出,在想報復,已經沒有了理由,彰顯了“大國”的智慧,同時,中國和巴基斯坦加強了軍事合作,在巴基斯坦的閱兵式上,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壓軸出演,也是給予巴方強大的支持,至於那些不適合上新聞的軍事合作恐怕更多。

如果有人問,前幾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是怎麼失敗的,一千個人中恐怕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但是巴基斯坦的勝利,一定離不開中國支持,中巴除了在地緣上有共同的敵人印度,還是血濃於水的兄弟。


標胸魅


1.首先印巴衝突是小範圍低烈度的戰爭,雙方同為擁核國家,不可能放任軍方擴大戰事。所以印度軍隊的體量上的優勢無法顯現。

2.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軍事準備不充分,前線地區居然沒有起飛蘇30的合適機場。只能派遣米格21這樣的二代戰機出戰。二代戰機去找巴基斯坦三代戰機麻煩,顯然是腦子不清醒。

3.第二點國內媒體為了迎合讀者,刻意貶低印度實力,熱捧巴鐵。就那印巴在海上的衝突而言,許多人知關注印度潛艇被發現被迫上浮,卻忽略了印度航空母艦編隊對巴基斯坦造成的巨大軍事壓力。




孤獨的約克城


答:因為巴方多年與中國進行深度的軍事合作,得到中國軍事謀略的真傳,還有得到了中國軍事科技、軍事裝備的支援。。。所以能夠戰勝印度的侵犯。


聞道於經


因為中國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援助。同時也離不開巴基斯坦自身的團結。


曾經176023242


印巴近些年並沒發生大規模衝突,印度的防禦範圍比巴基斯坦廣大部分兵力被牽制在其他地方,使得局部地區巴基斯坦的兵力並不比印度差。


回眸滄海釋流年


目前為止印巴還沒有爆發大規模衝突,印度在軍隊規模上對巴基斯坦形成壓倒性優勢,但巴基斯坦空軍表現可圈可點,採用合理戰術取得優勢,如果爆發大規模衝突的話,隨著消耗的增加,印度獲得更多主動權的機會要大一些。


戰位騎兵


把印度消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