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之路】基層公務員之“困”

在我國行政體制中,鄉鎮一級處在最基層,承擔著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聯繫群眾、發展鄉村經濟、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一系列重要職責和任務。一大批公務員在鄉鎮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中央實施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主要的工作任務都要靠鄉鎮公務員去落實。所以,鄉鎮公務員的責任越來越重要,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然而,在我國的廣大鄉鎮,一些現實問題正在困擾鄉鎮工作,困擾著廣大鄉鎮公務員,需要社會關注、重視和解決。

【人才之困】

據西部某縣的調查,該縣經濟社會發展在西部處中游水平。鄉鎮機關現在工作人員從數量上看,確實不少。撤鄉並鎮、復退士官安置、鄉鎮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鄉鎮工作人員數量與10年、20年前相比,增加了不少。一個鄉鎮機關和各種站所加起來少則50、60人,多則80、90,上百。

但是,真正可用、能用的人少之又少,這恐怕是每個鄉鎮的書記、鄉鎮長最頭疼苦惱的事。

一個原因是,鄉鎮工作處在最基層,每天工作的對象是村幹部和農民群眾,工作的內容是落實黨的“三農”工作的政策,處理農村社會的各類糾紛矛盾。這就需要鄉鎮公務員熱愛農村、瞭解農民、懂得農業,與農民能說得上話,能說農民愛聽的話,村幹部和農民群眾樂於接受的話。

然後,現在鄉鎮大量的人員是近年來招考的,都是些年輕同志。這些同志從中學校門進大學校門,出了校門直接進鄉鎮機關,對三農工作了解不深,缺乏深厚的感情,對農村社會複雜的宗族、家族、親戚關係的演變,矛盾的根源、利益的交織複雜知之甚少。

因此,在安排部署推動工作、化解糾紛矛盾過程中,往往方法簡單,照本宣科,難以得法,事倍功半。特別是遇到一些急、難、險、重的工作,鄉鎮書記,鄉鎮長總是感覺無可用之將、可用之兵,頗廢腦筋。

造成鄉鎮無兵可用另一個原因是,上級部門,特別是縣級的部門把鄉鎮中的一些有經驗、有能力、有水平的幹部通過選調或借調、抽調等方式都調到縣級機關或更上一級的機關工作了。這就造成鄉鎮機關工作人員青黃不接,鄉鎮工作效率低下,疲於應付。

加之,現在年輕人都注重追求較高生活品質和水平,一些鄉鎮公務員中的年輕同志也不能安心工作,公務員流失也較多。長此以往,鄉鎮工作就越來越難幹,願幹,想幹,能幹的人也會逐漸減少。

【工作之困】

鄉鎮公務員工作之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有限的權力,無限的責任;

二是一句屬地管理,讓鄉鎮成了萬能政府,無所不管。

比如,信訪維穩,遵循屬地管理原則,本村本鎮的群眾在外省外地打工,產生了矛盾糾紛,若赴京上訪。戶口所在地鄉鎮就得派人接訪化解,而上訪之群眾反映的事是外地的,人在外地,來無影,去無蹤,一個鄉鎮若遇上這樣一件或幾起群眾上訪事件,處理的難度可想而知,鄉鎮的痛苦自不言說。

另如,現在鄉鎮的掃黑除惡、野生動植物保護、安全生產等等,專業性強,需要專門人員、專業知識來做的工作,一些地方縣級政府或其部門也用一紙責任狀,把工作任務下到鄉鎮。鄉鎮不得不接受,然而又無條件、無能力去完成這些工作任務,只能硬著頭皮違規操作,這樣下去,給鄉鎮和農村工作,埋下許多隱患,造成許多不利因素。

加之,由於工作中重留痕、留跡的形式主義較為嚴重,鄉鎮幹部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填寫各種表格,統計各類數據,完善各種會議、整改資料上,廣大鄉鎮幹部沒有節假日,“五加二、白加黑”,疲於奔命,很難講求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農民群眾也很難滿意,鄉鎮公務員的工作處在進退維谷、左右兩難之中。

【成長之困】

鄉鎮公務員的成長之困目前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部分年輕的公務員面臨著婚戀的困境。大部分鄉鎮地理位置僻遠,條件相對艱苦,加之公務員本身工作繁忙,閒暇時間較少,談戀愛、找對象比較困難,這也成為影響部分鄉鎮公務員成長的一個不可迴避和忽視的重大問題。

二是職業發展之困。鄉鎮工作起點低、晉升渠道狹窄,影響著一部分鄉鎮公務員工作的上進心。雖然國家實行了職務職級並行,但限制條件多,在鄉鎮工作一輩子,能得到提拔,幹到鄉科級的屈指可數,幹到縣處級的更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一輩子也許就被一個科員所定格。

三是生活之困。鄉鎮生活條件艱苦,業餘生活單調,加之,工作頭緒多,忙碌而少有休息,鄉鎮公務員若長期處於這種高度緊張而且壓力比較大的工作、生活狀態之中,公務員的身體、心理都會出現危機。近年來,一些鄉鎮公務員病到在工作崗位,個別鄉鎮公務員出現抑鬱、選擇輕生的極端個例,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某些警覺和思考。


【選調之路】基層公務員之“困”


文 | 秦嶺雲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