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巴黎聖母院著火前的雄偉壯觀,如今800年人類文明被毀


今晨突聞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大火摧毀了屋頂和尖塔,有著800年曆史的藝術建築就就這樣被焚燬了,莫名感到心痛。本期小編收集了10張巴黎聖母院著火前的照片,

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該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築風格,祭壇、迴廊、門窗等處的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所藏的17世紀的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

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採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築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

聖母院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 坐東朝西,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巴黎聖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條橫向裝飾帶劃分三層: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門上於中世紀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過。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在它之前,教堂建築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牆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

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聖母院,巨大的門四周佈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裡層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中庭又窄又高又長。

巴黎聖母院為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築。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的,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巴黎聖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8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遭焚,這是全人類的不幸。令人痛心!“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雨果 《巴黎聖母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