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一兒童繪本,童年閱讀的魅力紐帶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1.文字稀少,符合學生閱讀能力

兒童繪本的主要閱讀對象是兒童,因此,繪本圖書中文字所佔比例不多。其中的語句簡短而又簡單,對於剛開始認字的孩子來說,繪本就是讓他們從閱讀圖畫到閱讀文字過渡的媒介物。精美的圖畫配以淺顯的文字,大部分孩子都能讀懂故事內容,兒童繪本正好滿足了此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

2.圖片精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大人與孩子閱讀方式的不同在於大人閱讀的時候最先關注的是文字,而孩子關注的則是圖畫,兒童繪本中的插圖都是來自著名插畫家的作品,他們根據文字的提示,以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把這些主題表現出來,畫面或色彩濃重,或筆墨淡雅,或委婉寫實,或奇異抽象,這些獨具匠心的繪畫,往往最先吸引孩子好奇的目光,即便不認字的孩子也能閱讀。

3.情節有趣,滿足學生閱讀慾望

兒童繪本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歡,不僅因為那一張張如電影般變幻的圖片,許多故事的有趣情節,也是孩子們願意閱讀的原因之一。故事的取材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是貼近生活,是孩子們所熟知的事情;有的則是充滿哲理,給孩子一定的人生啟示。不管是以何種形式出現,有趣的故事情節總能滿足孩子閱讀的渴望。

二、“聽說讀寫”能力在繪本中生長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1.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現在語文教學中,重“讀寫”輕“聽說”是一種最常見的現象,“聽”在聽說讀寫中排在最前,只有能真正做到聽懂,那麼才能開展有效的“說讀寫”。

2.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是使用最多的交際手段,小學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段,教師要把握好這段時期,培養學生說話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說話,讓孩子真正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3.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讀,也是一種能力。它與聽、說、寫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構成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於第一學段的孩子就明確指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睛境。。。。”可見,學會讀是—種相當重要的能力培養。

4.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韓國作家南美英認為,“閱讀是一種言語上的推測遊戲。

根據言語所提示的情況,想象作家沒有寫出來的部分,推測下一步可能發生的事情的這項工作,是屬於讀者的。”而繪本就為這種推測遊戲提供了舞臺。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結尾是狐狸被一群蜜蜂追趕著,可是到底後來怎麼樣了呢,於是我讓孩子圍繞狐狸被蜜蜂追趕這個話題進行寫話。

續寫:狐狸逃到河邊,跳人河中,不小心被龍蝦的鉗子夾到了,於是就跳出水面,又被蜜蜂發現了,蜜蜂飛過去叮它,最後狐狸被叮得滿頭大包。它想:我真是倒黴透了,老天,為什麼我那麼倒黴啊!可惡的雞。

我們且不論孩子在續寫中出現的問題,單看他們寫的故事情節,就能看出孩子們想象力得到了發展,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為狐狸譜寫了一段難忘的經歷。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三、繪本閱讀,無盡的甜蜜收穫

1.積累好詞

在孩子開始認字的時候,我就在教室黑板上開設了一塊“好詞記一記”板塊,每次和他們講故事的時候,把聽到的好詞記錄在上面,孩子們也會拿出自己準備的摘記本,把這些好詞記錄下來。每個故事講完以後,黑板上總是會出現那麼幾個好詞,有時是在故事中出現的,而有時是孩子們回答中的。

當孩子積累了好詞,就會用到他們平時的寫話中,在《貝貝熊的壞習慣》中孩子積累了好詞“全神貫注”,在以後一次寫話中,孩子就寫到了“中午,小朋友都在教室裡全神貫注地看書。”這就是孩子在繪本閱讀中的收穫。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繪本閱讀,兒童創作生命的最佳紐帶

2.樂於表達

通過一段時間的繪本閱讀教學,大部分孩子在課堂中、平時交流中都能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有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他們你一句我一句,可以圍繞這個話題說很久很久,雖然有的時候話題會越扯越遠,可是孩子們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大家都能聽到他精彩的回答。

3.樂於傾聽

聆聽的習慣是後天養成的,我們必須逐步教導,培養孩子——聆聽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學會。通過有意識教學,孩子們就能有好的傾聽習慣,並且也樂於傾聽,每次講故事的時候,他們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靜靜聽故事,享受在故事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